網絡信息安全概念探討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7W

摘要:20世紀90年代,隨着計算機革命性變革,微電腦的出現,以及應用理念的革新,互聯網得以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和普及開來,由此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網絡信息化時代,而在邁入信息化社會的二三十年的時間裏,信息憑藉互聯網鏈接世界,以自身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潛移默化的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和層面,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就是在此背景下所凸顯的。網絡信息安全是在信息安全概念基礎上發展而來,但隨着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變化,又有了新的界定。

網絡信息安全概念探討論文

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信息時代;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安全新界定

一、網絡信息安全的傳統內涵

(一)什麼是信息安全

從廣義層面來說,信息安全是指人類空間和資源的安全。信息作爲一種社會資源,它具有着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處理性和多效用性的特徵。從狹義層面上來說,信息安全是指個人隱私不受外界侵犯和自我利益不受社會活動影響而造成損傷的集合。信息是人們在社會秩序制定過程中收集的參考標準,其效用是消減甚至消除來自未知的不確定性因素。而信息安全據此而言,即是確保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和信息的有效性。

(二)網絡信息安全傳統內涵

網絡信息安全是基於信息安全之後衍生出來的一個概念,其安全問題是伴隨着信息化的發展,以及信息戰這種看不見、非暴力性競爭形態的崛起而日漸突出的。互聯網普及之初被稱爲虛擬社會,我們能清晰地分辨出,虛擬與現實兩者之間的界限因其簡單的網絡結構和功能與現實社會之間很難對接。因此,互聯網的安全對現實社會的安全影響極其有限。但伴隨着互聯網技術和理念的迭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生存、發展活動需求能夠通過新型終端設備與軟件在網絡上得以解決。信息的能量將現實與虛擬融合。特別是人類將大量社會信息植入電腦並將網絡作爲工作的場所後,在某種程度上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就是現實安全問題。

二、網絡信息安全概念新界定

(一)人文理性的界定:人機關係、僞語境、價值觀

網絡不僅僅是計算機之間簡單鏈接,互聯網最大的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對人的影響。對我們而言,需要思考的是對用戶這一概念的`界定,是我們使用還是我們被利用,是深層次的人的價值理性還是工具理性的回答。互聯網的互動屬性突破了現實生活交往的諸多限制,但同時也扼殺了我們的思考理性。在信息化的社會裏面,有些人逐漸迷失了自我,沉迷於虛擬的“人機對話”與人際弱連接,導致現實社會中人際關係的冷漠。人機關係重新構建傳統的人際關係,被建構的新的信息交流系統也塑造着信息的語境。在傳統的信息社會裏面,信息本身即是事物的映射,是對客觀存在的一種再傳遞,信息須放置於一個契合的語境當中,人們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要參考語境來儘可能避免乃至於消除這種偏差,儘可能全面地還原信息所蘊含的客觀存在,發揮信息的指導參考作用。但互聯網將信息獲取過程中時空與其他諸多限制消弭於無形,使得人們可以接受這些千里之外、毫不相干的外界信息———僞語境信息。這些原本不被視爲“信息”的信息進入人們的視野,並作爲商品進行消費流通。我們逐漸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爲了不錯過自以爲有價值的信息,我們無時無刻不關注終端設備上的信息提示,常常會爲了QQ、微信信息紅點坐立不安,這種信息強迫症所衍生出來的不確定、不安全感背後是我們理性自律的迷失。

(二)時空領域的界定:時間變革的剝奪、虛擬社會空間的新建構

在歷史的社會裏,我們祖先以自然爲時間標準,季節是個寬鬆的時間概念。但進入工業化社會之後,我們的時間被標準時鍾時間所支配,甚至互聯網時代精確到了毫秒,資本的流動往往可以在網絡時間裏面幾天甚至幾分鐘在全球流動,我們身邊的事物正在被加速,信息流動的加速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剝奪屬於我們的時間。面對互聯網海量的信息,我們將爲甄別這些免費信息付出昂貴的代價,包括時間。“人類乃是具有軀體的時間”。而有人類需求所產生信息也具有時間屬性。信息安全在這個方面來說也是對信息時限進行保鮮。互聯網作爲信息媒介的新載體,不僅決定了信息流動的形式、內容,而且也決定了信息流動的方式。“高等級信息對於低一等級羣體而言是一個祕密,任何低一等級羣體想要獲得高等級羣體的信息都必須付出足夠的代價”。流動空間是信息社會的空間支配形式。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虛擬空間與現實空間融合,虛擬社羣以共享的價值和利益爲中心,以其本身的平等、開放、包容連接現實。當現實元素涌入,一些原本現實東西也被帶到虛擬空間,我們由旁觀者變爲互動者,使用者直接也有了階層分化,控制信息運行的人爲了積累權力勢必密謀防備,權力精英爲了保持他們的凝聚,發展構建區分內外邊界信息社區文化,持有這些信息憑證的人才能進入權力中心,不懂技術或者懂技術而被技術矇蔽的人成爲了信息符號持有者的犧牲品,操縱技術的人通過虛擬空間控制信息而成爲現實最大的贏家。現代互聯網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更應注重深層次一些東西,互聯網信息安全不應僅僅注重經濟社會層面的影響,需要將互聯網發展過程中一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東西拿出來,放在互聯網安全的框架中去討論。

參考文獻:

[1]沈偉光.2010信息災害:發展中國家生存發展戰略[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1.

[2][美]曼紐爾卡斯特夏鑄九.網絡社會的崛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9.

[3]吳曉恩.逃離電子文化的陷阱———尼爾波茨曼媒介學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