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問題探討

學識都 人氣:1.84W
對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問題探討
摘要:非正式組織作爲組織行爲學研究在一項重要內容,對行政組織的管理實踐產生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行政學對組織問題的研究一般把重點放在正式組織即行政組織上,對行政組織中實際存在的非正式組織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事實上。對待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必須採用科學的辯證法,行政領導者在目標設置、組織文化、人事管理方面,應採取科學的管理對策。文章首先從理論上對非正式組織的特點進行闡述。進而探討非正式組織對行政組織的積極與消極的影響作用。

關鍵詞:行政組織;非正式組織;組織行爲;影響;管理
  
  “非正式組織”的概念是人際關係學派的奠基者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通過霍桑實驗於20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來。社會系統學派創始者巴納德在總結吸收梅奧非正式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系統組織理論”,並把非正式理論引申到行政組織之中,使之理論化、系統化。巴納德所理解的非正式組織是無形的,不具備正式的組織結構及其清晰的共同願景和目標,只是因爲工作關係而偶然接觸和聯繫,從而形成共同的習慣、規矩或引起思想共鳴、行爲默契而最後結成鬆散的聯合體,他認爲非正式組織對行政組織目標的達成起促進、限制和阻礙三種作用。巴納德的非正式理論在現代行政管理學中。具有深遠的啓示作用。
  
  一、非正式組織的特點
  
  所謂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它是行政組織中的成員在相互交往過程中,出於共同的情感或利益需要,自發地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鬆散的非正式羣體,因而它的組織特徵帶有鮮明的人身依附和利益關聯。非正式組織在行政組織中作爲一種羣體集合體,它所呈現的特點與正式組織有顯著的不同。
  
  (一)行政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是一種網絡結構
  網絡化組織的組織形式既不同於市場,也不同於科層,它不是市場和科層的一種組合,而是一種獨特的、具有自身統一邏輯的經濟活動組織形式,即網絡組織。網絡化組織具有兩個特徵:第一,網絡化的組織形式的社會脈絡是由持續的互動形成的交換方之間穩定的關係模式。我國行政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最明顯的特徵便是“關係本位”觀念的凸顯,人際關係在非正式組織的運行中發揮着首要作用。第二,這種關係模式下的制裁和約束力往往體現爲規範而非法律,行政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運行的原則恰恰也是感情、互惠或人際關係。因此,我國行政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的組織結構既不同於市場,也異於西方國家的行政科層,而是一種網絡化的組織。
  
  (二)非正式組織具有很強的羣體規範。羣體效率高
  非正式組織一般都具有自己的組織規範,它從非正式組織成員的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情趣和愛好出發,規範非正式組織成員的行爲,調節內部關係。這些規範反映了組織成員的集體利益和要求,雖然不成文,但非正式組織的規範的作用往往大於行政組織明文規定的規則,那些違反了規範的人往往受到很大的壓力,要求其糾正自己的行爲。這些制度和與手段,保證了非正式組織活動的效率很高。
  
  (三)非正式組織自然形成領導核心
  非正式組織的領導一般是內生的、自然的,他的產生以依靠個人的人格魅力或者其他個人特質而自發形成。非正式組織雖然沒有上級任命的領導,但實際上每個非正式組織都有自己的“領導”。這些人雖然沒有組織賦予他們的職務、地位和權力,但由於其本身的特點,如知識豐富、技術水平高、辦事公道、待人熱情等等,故對其他成員具有特殊的影響力。他們在行政組織的非正式組織中具有權威性,發揮着維護羣體的相對穩定性和提供行爲規則等作用。由於自然形成的領導在非正式組織中處於核心地位,因此成員的擁戴程度比正式組織高、號召力強。
  
  二、非正式組織對行政組織的影響
  
  非正式組織在發展過程中,既可以促進正式組織的發展,也可能給正式組織帶來不良的影響。它在幫助完成一個行爲的同時,也能破壞它,在傳授有用信息時,也可能在散播謠言,一個非正式的組織可以幫助員工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相反,同樣是這個組織,它可以抵制、擾亂、排斥其他員工,嚴重挫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在大多數非正式組織中,正負兩面效應同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