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路

學識都 人氣:8.02K
珠海市發展都市農業的思路
摘要: 都市農業是利用鄉村的設施與空間,農業生產的場地、產品、生態環境、景觀、人文資源及經營活動,經過規劃設計,以發揮農業與休閒功能,增進人們對農村與農業的體驗,提升旅遊品質,並提高農民收益,促進農村的一種新型農業產業形式。充分利用本地優勢,發展都市農業,可以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農村自然、文化資源;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促進農村發展,縮少城鄉差別;爲人們提供新的活動,有利於身心健康;擴大農業經營範圍和規模,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農民收益;擺脫農業發展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當前都市農業發展的主要類型有觀光農園、休閒農場、市民農業園、森林公園、民俗觀光村等。針對發展都市農業時出現的一哄而上、總體規模小、管理法規不健全、缺少文化內涵等,應該做到政策引導、計劃管理、規劃發展,以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繁榮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都市農業 發展思路
都市農業是把農業與旅遊業相結合,在都市化地區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漁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是一種爲人們提供休閒旅遊、體驗農業、瞭解農村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是農業重要構成之一。
都市農業(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的本意是指都市圈中的農地作業。在一些發達國家裏,大都市特意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農地,由城裏人去耕種,這是都市農業最初的意義。後來由於社會結構的不斷變化,都市農業的內涵不斷擴大,它已發展成爲一種新型的農業產業形式,如生物農業、休閒農業、觀賞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工廠化農業等,都充分地反映了都市農業的發展及其特點。
都市農業在60年代率先出現於美國,而後迅速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傳播、普及。我省在80年代末就出現了都市農業。首先在廣州郊區出現了觀光果園,以後其他各市陸續地出現更多。廣州的雲臺花園、東莞的綠色世界、深圳的青青世界、順德的生態園以及我市的白藤湖農民度假村、農科奇觀等,就是我省都市農業的典型代表。
1 發展都市農業的意義:
1.1 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農村自然、文化資源。都市農業除了提供採摘、銷售、觀賞、垂釣、遊樂等活動外,部分勞動過程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親自體驗,農村豐富的鄉土文物、民俗古蹟等多種文化資源,可供參觀,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參與者更加珍惜農村的自然文化資源,激起人們的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興趣,也進一步增強人們保護自然、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1.2 增加農村就業機會。都市農業將農業由單一產業向第三產業擴展,擴大了農業的經營範圍與服務領域,爲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1.3 促進農村社會的發展,縮小城鄉差別。都市農業可以增加農民與城市居民之間交流與溝通;同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面貌的改善,提高農民的素質和生活品質,縮小城市差別,促進農村社會的進步和城市鄉村的共同繁榮與發展。
1.4 爲人們提供新的活動內容,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隨着城市人口的集中,經濟的發展和都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身居城市的人們,逐漸被“水泥叢林”所包圍,被“柏油沙漠”所環繞,被“三廢”和嗓音污染所困擾,“都市綜合症”隨之而來。都市農業集農業勞動、農產品生產及休閒、度假於一體,給人們增加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爲人們提供了新的活動空間,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
1.5 擴大農業經營範圍和規模,減少農產品的運銷環節,增加農民收益。發展都市農業,把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解決部分農產品運銷層次多的問題,避免了運銷商的中間獲利,這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收益;同時農民也可以從提供休閒服務中獲取合理的報酬,增加收入。
1.6 擺脫農業發展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我市農業面臨着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少,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壓力大,部分邊遠山區鄉村農民收入低等諸多困難和問題,都市農業拓展了農業的發展領域與範圍,增加了其發展空間,也提高了農業的經濟地位,並可緩解農業對環境的污染,有利於我市農業的經濟地位,並可緩解農業對環境的污染,有利於我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