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實習教學探討

學識都 人氣:2.55W

 論文關鍵詞:教學 實習效果 制約因素

淺議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實習教學探討

論文摘 要:隨着我國事業的快速發展,旅遊本科層次的在校生迅速增加,如何確保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質量,提高實習效果,已成爲影響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綜合素質的主要因素之一。從、學校、旅遊相關行業和學生自身四個方面系統地分析了制約旅遊管理本科生實習效果的原因,並對如何提高旅遊專業本科生實習效果的途徑進行了有益探討。
  
  隨着我國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既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又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管理經驗的應用型和管理型人才越來越受到旅遊用人單位的重視和歡迎。爲培養適應旅遊業發展所需的各類旅遊人才,我國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中專生的多層面教育體系。與旅遊專業的中專和專科層次教育相比較,本科教學存在明顯的特殊性,學生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實習是學生實踐的重要環節,通過實習,可以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讓學生積累旅遊實踐知識和經驗,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事業心和責任感。然而受社會、學校、學生自身和旅遊企業等多種方面的制約,高校旅遊管理專業的實習效果並不十分理想。本文試對其原因及解決舉措進行分析,希望對解決當前高校旅遊管理專業實習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所裨益。
  一、制約實習效果的原因分析
  實習是學生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和積累實踐經驗的有效途徑。成功的實習搭起學校教育和社會需求的橋樑,通過在具體工作崗位的鍛鍊,學生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優勢,發現不足,從而自覺調整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實習前,旅遊管理專業的大多數本科生的熱情都很高,希望通過實習邁出與社會“短兵相接”的第一步。然而受社會、學校、旅遊相關企業、學生自身思想觀念等多方面的影響,實習效果差別很大。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社會因素
  社會制約因素主要體現爲社會對學生能力和素質期望過高。這種現象在學上被稱爲社會角色確定不當。所謂社會角色,一般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範與行爲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爲期望,它構成社會羣體或組織的基礎。而社會對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高期望值造成該專業學生與其扮演角色的不對等。
  在全國上下紅紅火火發展旅遊業的勢頭中,公衆對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期望值較高。不少學生的家長,對子女學習旅遊管理專業也抱着很高的期望,認爲系統掌握了旅遊理論的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將來所做的工作應該是比較體面的旅遊企業經理、主管之類的工作。而長期以來形成的大學生即天之驕子的思想,以及社會、家庭的影響,不少旅遊專業本科生具有較強的優越感,學生對實習工作期望值過高,多希望在管理崗位實習。
  (二)學校因素
  1.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旅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教師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國高校旅遊專業大多數是在其他學科基礎上改辦而來,部分教師由原來的.類、史地類、管理類教師轉改而來,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旅遊,缺乏旅遊行業實踐操作和管理的基本經驗;此外,許多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實踐經驗較少,致使教師注重純理論的教學和個案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的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
  2.教學設備匱乏,實習基地建設滯後。部分學校旅遊管理專業教學設備匱乏,旅遊教學實習基地建設滯後現象比較普遍,這使得本該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課程也無法提供實際操作,旅遊教學設施的缺乏導致學生到了實際工作崗位實習時,部分學生表現出眼高手低,不知從何下手,致使實習單位對本科學生有不良看法,產生部分本科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還比不上專科,甚至中專學生的看法。旅遊對旅遊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服務技能與管理經驗,這種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往往一開始就挫傷實習生的積極性。
  3.實習環節設置存在不合理處。部分學校對旅遊管理專業的實習環節設置存在諸多不合理處。在實踐課程方面,許多需要學生親自動手的課程僅僅停留在觀摩的層面;在實習課程方面,對實習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或正值旅遊淡季,或時間太短,影響了實習效果。
  (三)學生自身因素
  1.心理準備不足。當前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有父母呵護,在學校有教師幫助,人事關係簡單、平和,缺少挫折、磨礪和社會經驗。在實習前,學生往往對實習生活理想化和浪漫化,對離開學校、初入社會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問題與不適應缺乏心理準備。在實習期間,部分實習生對安排的工作不滿意,甚至與實習單位員工產生衝突,面對旅遊服務工作無所適從。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是從高中直接進入大學學習,普遍缺乏實踐經驗,到了實習崗位,往往感到知識不夠用,在實習階段實習生往往無法勝任管理層的工作。
  2.自身定位錯位。近年來,隨着我國大學擴招後的畢業生進入市場,大學生就業已開始發生“質”的變化,實際上大部分就業在“非精英”的崗位層面。這種就業層次的下移和位移數量的加大,反映到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中,表現爲企業爲實習生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在管理層,而是基層。這樣,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的實習崗位多到旅遊行業的第一線工作,在旅行社實習,多數從事接待、諮詢、宣傳等工作,在旅遊飯店則被安排做禮賓和服務員。這讓一部分本科生很難接受,容易產生茫然、不滿,甚至對抗的情緒,這樣不僅影響了實習效果,而且還對其他學生,以及實習單位和學校產生了不良後果。
  (四)旅遊企業因素
  1.目標上的錯位。旅遊企業以企業贏利爲目的,需要服務質量穩定,要求保持員工相對穩定,而旅遊管理本科生的實習以學習爲主要目的,爲能掌握不同部門的實踐知識,要求儘可能地輪換工作崗位。這樣的要求經常讓實習單位覺得實習生眼高手低,見異思遷。
  2.時間上的錯位。高校一般安排的實習期常常僅有1~2個月,而旅遊企業通常都有嚴格而長期的培訓和管理,且受到旅遊業淡旺季的影響,擔心實習生打亂正常的工作秩序而對接收實習生熱情不高。
  二、提高實習效果的途徑
  (一)學生方面
  學生要調整心態,做好角色轉變,儘快拉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實習前,專業導師要引導學生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培養其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對自己要高標準,嚴要求,培養吃苦耐勞,敬業愛崗的精神,做好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旅遊管理業的本科生要正視實習,要把實習當作學習、發展和磨練的機會。在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上,實習生可以從旅遊企業提供的培訓以及同事的諸多中學到許多有用的經驗,儘量獲得實踐知識和積累實踐經驗。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通過對行業的實際人才需求狀況,即時調整在校期間的學習,改變不切實際的想法,注重實踐磨礪。總之,要調整心態,在實習中做好角色轉變,儘快拉近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更好更早地融入到實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