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論文

學識都 人氣:8.65K

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普通學校應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併爲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隨班就讀”的教育安置形式要求被安置的殘疾兒童少年必須具有一定的社會適應和基本的學習能力,能夠參與大部分的班級教學活動,但由於普通學校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標準並不完全適合各類殘疾兒童。那麼如何開展有效“隨班就讀”工作?“隨班就讀”教師應如何實施差異教學?“隨班就讀”對各類殘疾兒童少年的要求是什麼?如何滿足“隨班就讀”兒童的教育需求等?都是“隨班就讀”工作解決的問題。

淺談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建設論文

一、有效開展“隨班就讀”辦法,成立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主要開展以下工作:

(一)負責轄區“隨班就讀”對象的篩查認定工作,爲每個“隨班就讀”學生建立個人檔案並跟蹤管理,管理轄區內“隨班就讀”的具體事務與工作資料。

(二)指導評估轄區內的“隨班就讀”工作。對學校在“隨班就讀”工作中的學生安置、課程安排、教學管理、個體評價、教育資源配置等,提出合理的意見或建議。對個別化教育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康復訓練、教育教學等工作進行指導。

(三)針對轄區內隨就讀工作的困難與問題,開展業務指導,爲轄區內承擔“隨班就讀”任務的教師提供專業培訓。

(四)開展“隨班就讀”家長的培訓工作,普及特教政策,傳授特教知識,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

(五)依託資源中心的師資、設施設備資源,爲轄區內普通學校的教師、家長和學生提供支持和服務。

二、“隨班就讀”案例分析

基本情況:何某某,男,12歲。籍貫:貴州,現爲小學五年級“隨班就讀”學生。該生頭較小,目光呆滯,智力低於同齡正常兒童。

(一)心理及智力情況:該生性格非常內向,從不與同學、老師交流,上課從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老師點名讓他部起來回答,他也坐着不動,表現極爲緊張,自己不知所措。上課注意力不能集中,能坐端正認真聽講,但記憶力、理解力非常差,反映遲緩。動作不協調,不會做操、跳繩、拍球等簡單動作。

(二)適應性行爲:生活上不能自理,不能做簡單家務,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看到不熟悉的人總是躲藏在父母身後,不敢看也不敢說。回到家,便成了家裏的“老大”,能大聲說話,自由活動。

(三)學習能力分析:該生因爲不說話而語言表達能力差,也無法從他的回答中得知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從考試的得分來看,他在學習上有很大困難。對簡單的死記硬背的知識稍能掌握一些,如默寫詞語。古詩、名言等稍長的就默寫不出,或錯別字很多。大腦中的詞彙量非常少,理解能力非常差,所給的文章根本看不懂意思,也沒有實際的生活經驗,沒有思維能力,對於閱讀理解的`題目無從下手。作文方面,不會審題、選材,簡單的遣詞造句的能力都缺乏,更談不上寫真400字左右的記敘文了,每次作文只能胡亂寫一通,語句不通,詞不達意。

(四)家庭背景情況:該生父、母親文化程度較高,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對孩子的教育引導非常重視,經常帶孩子支諮詢有關的心理醫生和專家,也經常帶孩子走走看看,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但孩子這種膽怯、內向的性格沒有多大的改觀。

(五)優點: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能坐端正,認真聽,回到家能認真完成作業(在媽媽的幫助下),喜歡聽表揚,有上進心。下課文明休息。老師佈置的任務能儘量去完成。

三、挖掘非智力因素,促進“隨班就讀”學生健康發展

“隨班就讀”學生由於先天的原因,在智力方面與正常的學生存在着一定的差異,使他們形成了:自卑鹹強,缺乏自信,意志薄弱,但是,對我們教師來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不能因爲“隨班就讀”學生的智力水平低,就讓他們享受不到優質的教育,這是對他們極大的不公平,我們要幫助他們逐步克服自身的個性弱點,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學會期待,學會欣賞他們潛在的價值。

(一)個別談心、敞開心扉 “隨班就讀”學生在與正常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往往表現得壓抑和鬱鬱寡歡。要撥動他們的心絃,就要嘗試與他們進行個別談心,更要嘗試學會傾聽他們的言辭,從與他們的話語中尋找希望的火焰。經常和“隨班就讀”學生傾心交談,可以消除學生心中的疑慮和膽怯,使他們感受到老師並沒有因爲他們在智力方面比其他同學差而嫌棄他們、看不起他們。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情誼的真摯所在。

(二)表揚鼓勵、增強自信 “隨班就讀”學生由於在智力方面與普通學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提適當的要求,並且,當他能夠回答問題後,由衷地對他們進行讚揚,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家校合作、加強溝通 一個學生,對於教師來說,或許只是幾十分之一,而對於家庭來說,就是百分之百。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般來說,“隨班就讀”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的智力水平是瞭解的,但他們表現出來的態度往往不同,有的家長知道孩子智力較低,但是仍然不放棄,在家中配合老師耐心的輔導,使孩子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進步;而有的家長則對孩子放任不管,任其發展。教師特別要對後者這樣的家長做好家訪工作。給他們講一些道理,提供給家長一些方法。使他們能夠配合學校做好“隨班就讀”學生的工作。

(四)營造氛圍、同伴互助 在學校中,“隨班就讀”學生接觸最多的是同伴,與之交流最多的也是同伴。因此,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培養“隨班就讀”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班就讀”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羣體,要使他們能融入班集體,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對他們的教育訓練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這就需要教師深刻理解特殊教育事業和特定的對象,要有同情心、愛心、耐心和奉獻精神。教育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教師只有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地挖掘各種非智力因素,創造一個有利於他們發展的空間,才能讓“隨班就讀”學生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