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網絡教育成爲城鎮留守學生的朋友論文

學識都 人氣:1.51W

摘要:隨着社會的發展與變遷,留守學生問題逐漸演變成爲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城鎮留守學生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多方發力,相互合作,共同來解決。充分運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資源,合理的、有效的搭建起學校與留守兒童及監護人之間的網絡教育交流平臺,從而更好地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快樂成長。

論網絡教育成爲城鎮留守學生的朋友論文

關鍵詞:網絡教育;成爲;留守兒童;朋友

一、科學利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資源,促進留守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留守學生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賺錢,對於子女的關愛較少,沒有有效履行監護人的責任。很多留守學生都處於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的現狀,從而導致留守學生特別缺乏“父愛”“母愛”,缺乏對於家庭的溫暖,性格變得孤僻,心理健康蒙上陰影。行爲習慣格外差,脾氣暴躁,打架鬥毆等。我們以網絡教育平臺爲載體,開設關愛留守學生思想教育陣地,開通學校數字圖書館,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實施德育,培養城鎮留守學生的優良品德。班主任或者心理輔導老師通過在網上搜索一些勵志的故事視頻,利用每週班會的時間組織留守兒童進行觀看,或者組織開展留守學生心理健康的講座、討論、演講等形式教育留守學生,激發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目標,讓他們能夠感受到無限的關愛。

二、合理利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提高留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當今社會條件下,電腦、互聯網像一把雙刃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不少留守學生因爲沉溺網絡而學業荒廢,一些留守學生因沉溺網絡而走上邪路。因此,如何加強對留守學生的網絡知識教育,成爲擺在學校、教師面前的重大問題。只有學校把網絡教育開展起來,讓留守學生樹立正確的上網理念,才能挽回這些孩子的心,把他們引向正道。據調查研究:留守學生的學習成績,令人堪憂!有近80%的孩子學習有困難,近20%的孩子學習沒有困難,過半數以上的孩子沒有家庭輔導。學校要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庫、各大網絡教育平臺(如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一點通教學網、綠色圃中教育網等),組織留守學生觀看專家講座、名師課堂、微課教學等視頻,鼓勵留守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平臺,與網絡中的教師和學伴共同學習、互動交流,從而提高留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引導留守學生安全上網,教會他們自主學習的方法,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愛好,讓留守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揮,讓網絡教育平臺成爲留守學生的“朋友”。

三、充分利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幫助留守學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讓留守學生在平等、開放、融洽的氛圍中得到應有的關心、引導、溝通,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使其人格健全發展,增強留守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的心理適應、自我調節、適當求助、健康成長的能力,促進留守學生優良品德的形成。

四、有效運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爲留守學生搭建“心靈的港灣”

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留守學生的心裏逐漸變得孤獨、寂寞,他們渴望得到家庭的關愛,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與理解。我們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平臺,一是通過數字校園管理平臺建立留守學生檔案管理系統,爲留守學生建立完善的電子檔案,由班主任負責記錄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二是爲留守學生構建網上心理諮詢室,除配有專業的心理教師爲留守學生及時疏導外,同學們有什麼心聲,都可以在電子檔案上抒發感嘆。信息化的網絡教育平臺,有助於加強學校與留守學生監護人之間的聯繫,共同搭建留守學生關愛的網絡體系,促進留守學生健康成長。

五、適時運用基於信息技術的網絡教育平臺,開闊學生的視野

城鎮學生生活環境較爲單一,有許多孩子父母經常出外打工,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兒童,他們每天除了課本之外,瞭解外部的工具就是電視機,課外書很少,因此,他們經常以看電視打發時間。爲此,在課外我們教師應多用網絡教育平臺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廣闊的視野,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去認識、瞭解外面的世界,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去北京採風,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到巴黎去“遊覽”,讓他們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認識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讓留守學生認識到電腦不但可以用來上網玩遊戲、聊天、看電影,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進行網絡學習、查找資料、瀏覽新聞、寫博客等等,書本不是唯一獲取知識的途徑,電腦也不只玩遊戲的概念了。綜上所述,留守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網絡教育平臺的應用。在網絡日益發展的今天,作爲學校,作爲教師,我們就要千方百計創造條件,讓師生利用網絡教育平臺,把網絡教育貫穿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爲師生創造一個安全的教學環境,爲師生搭建一個溝通的橋樑,爲師生創造一個學習的平臺,爲師生開拓一片廣闊的空間。讓留守學生的夢想插上翅膀,讓留守學生的理想翱翔藍天。

參考文獻:

[1]王良鋒,張順,孫業桓,等.農村留守學生孤獨感現況研究[J].中國行爲醫學科學,2006(7).

[2]段成榮,周福林.我國留守學生狀況研究[J].人口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