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教育發展趨向探究論文

學識都 人氣:4.89K

摘要:縱觀我國體育教學現狀,由於教育部門的不重視,學生的訓練達不到既定標準,學生的耐力、柔韌性等生理指標都未能達到合格,國家體育教學的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由此可見,我國體育教學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通過對現階段中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探析其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學體育教育發展趨向探究論文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學;發展趨向

在新課改的前提下,國家對於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體育不再以單一專項爲主體,而是逐漸推向全民參與。體育是鍛鍊學生身體機能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未來的教學建設工作中,必須加強中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工作,實現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

一、我國現階段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水平有限。體育教學與其他科目教學不同,需要教師肢體與口語的相互配合。現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師隊伍存在綜合素質不達標、教學經驗欠缺、學歷水平偏低等問題。此外,由於學校爲彌補其他課程時間而犧牲體育課,導致教師心理上產生懶怠,對自身工作不重視,因此,對於課程內容的編排不甚走心,致使體育教學工作無法正常開展。

(二)教學內容刻板單一。與其他課程相比,體育課的教學環境與內容都佔有一定的優勢,但這並不能阻擋教師採用填鴨式的教育方法,使整個課堂變得索然無味。學生僅僅是被動地接受內容,在心理上更傾向於自由活動。教師的授課方式及內容缺乏生機與活力,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浪費了得天獨厚的教學條件,長此以往,學生不但身體素質未得到改善,對體育項目也逐漸喪失了熱情[1]。

二、探析中學體育教育的發展趨向

(一)健康第一,以人爲本。國家提倡素質教育,現代社會無論是在弘揚傳統文化還是開發新技術能源上,首要的考慮就是“以人爲本”,這是人類社會一個相對成型的理論觀念。體育教學的初衷是改善人類的身體素質,其本質在於促進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因此,中學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爲主體、以體育項目爲主要服務條件,將兩者的結合稱爲“健康”,從觀念上進行改良,賦予體育教學新的生命力。中學的課業量劇增,爲了能夠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爲大腦提供大量的養分,除食物補給外,體育鍛煉也是不可或缺的。適當的鍛鍊能夠使學生保持頭腦清醒,提升反應速度。因此,在未來的體育教學發展道路上,應重視人的作用,改善傳統觀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新思想。

(二)實現終身體育思想的普及。終身體育是指人一生中得到的所有體育培養的總和,即一個人從出生到生命終結所進行的所有個人及社會體育項目的有機結合。中學體育是終身體育的核心要素。中學生在心理及生理特徵上逐漸發生改變,且未形成系統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此時的教學活動將會對學生的性格及行爲習慣的養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在中學期間加強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採取有效手段,促使學生成長於體育,並依賴於體育,會激發學生終身體育的熱情,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終身體育實際上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由學生選取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教師負責基礎講解及演練,在完成第一階段的基礎訓練後,教師逐漸增加教學難度,深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學生養成定時定量運動的好習慣,增強身體素質,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從而體會到體育運動的精髓。此外,隨着終身教育工作的開展,教師的教學工作思路逐漸明晰,對不同項目的學生進行分類管理,實現初中教學工作的多樣性、條理性發展[2]。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目前,我國體育教學事業已顯露出多元化建設的端倪,諸如學校取向、學生興趣、社會取向以及混合取向等多方因素構成的教學方法,然而受傳統教學的單一化、嚴禁化的思維限制,體育教學對於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認識存在片面性,因而即使有多方的便利條件作前提,也無法改變體育教學本質上的缺陷。因此,現階段的體育教學多元化不過是建立在多種選擇上的單一化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本質上並無差別。任何一個學校都有其自身的發展特點及規律,因此,在體育模式的制定上,應以實際情況作爲衡量準則,例如對於佔地面積廣的學校,可開設足球專業,而體育強校則可開設多個體育大項。

教學模式應以這些優勢項目爲主,通過更多的羣體技術來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此外,還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需求確立不同的教學模式,加大體育教學設施的投入,提高硬件質量,引導學生正確地掌握運動技巧,從而實現體育基礎到鍛鍊再到興趣的逐步昇華。中學時代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中學體育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心理活動狀態,明確主體真實訴求,並在此基礎上實現技術改革與創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震.葉聖陶體育觀運用於中學體育教育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

[2]柳歡.提高中學體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