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程中三種能力培養的教學探索

學識都 人氣:2.06W

論文關鍵詞:C 程序設計 能力培養 教學探索

探討“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程中三種能力培養的教學探索

論文摘要:“C程序設計”課程是信息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本文將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轉化爲三種能力的培養,即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探索通過三種能力的培養提高“C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質量。 
  
  1引言
  
  掌握一門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高等院校學生利用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條件之一,而C語言是當前國內外廣泛使用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之一,因此“C程序設計”成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教學水平不僅影響本課程的學習效果,而且影響後續課程的學習效果,所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C程序設計”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理論+實驗”。理論教學一般採用“計算機+投影+黑板”的教學設施,教學課件是PPT文檔,教學方法是教師控制PPT播放的進度,邊播邊講,學生邊聽邊記筆記。實驗教學包括驗證實驗、設計實驗和綜合實驗三種類型。一般採用“實驗書”的教學,學生根據“實驗指導書”的安排進行實驗。該教學模式比較適合教師對教學進度進行控制,教師處於“主動”地位,而學生處於“被動”地位。
  
  2問題的提出及相關研究
  
  2.1問題的提出
  通過對學過該課程的學生和後續專業課程的教師進行教學效果,發現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如下不足:
  (1) 學生的反饋。課程的語法知識太多,理解和記憶都不太容易,即使記住了語法知識也不一定能靈活應用,程序調試不容易通過,獨立地編寫程序更難等。
  (2) 後續專業課教師的反饋。語言基礎不牢固,學過的知識如何應用到新的課程還有些困難;適應新的開發能力差,動手編寫程序的能力弱,缺乏克服困難的主動性等。
  在傳統的“理論+實驗”教學模式下,加強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成爲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問題。
  2.2相關研究
  針對“C程序設計”課程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探索諸如“建構主義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在該課程的應用成爲研究熱點。
  建構主義認爲,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來獲得,學習的質量是學習者建構意義能力的函數,而不是學習者重現教師思維過程能力的函數。建構主義教學方法已經在”C程序設計”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應用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這些方法對教師的組織能力和學生的參與水平有比較高的要求。
  “案例教學法”是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被普遍應用於、和管等學科的教學,也被廣泛應用於計算機教學中。“案例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設計和編寫教學案例會給教師增加額外的負擔,而且選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案例也不太容易。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來實施教學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該方法有助於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但對學生的克服困難、認真鑽研的主動性要求比較高,如果過程監控不到位,則可能出現嚴重的抄襲問題。
  本文研究在“理論+實驗”的教學模式下綜合應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既不過多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又提高學生三種能力的培養水平。
  
  3注重三種能力培養的教學探索
  
  “C程序設計”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一般在第一或第二學期開設,面向大學新生,中學應試的學習方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大學的學習內容,因此教師在課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應用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
  3.1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C程序設計”課程包括C語言知識、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等內容,學生開始學時候比較認真,對所學內容掌握較好,但大部分同學過於注重細節,習慣記憶,隨着知識點的增多,機械記憶容易出錯,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因此筆者從課前預習、課中聽講和課後複習三個階段引導學生把握學習的主線。
  (1) 課前預習。課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作一個概要性的預習,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個初步瞭解,分清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爲了取得較好的預習效果,要提前佈置預習內容,然後對預習內容進行檢查,譬如將單選題測驗、概念提問等的情況記入平時成績。
  (2) 課中聽講。引導學生認真聽講,首先要有充分準備的教案,其次要進行適時的課堂提問,再次對學生課堂筆記進行檢查,譬如課後用2~3分鐘隨機抽查部分學生的筆記,檢查的情況也記入平時成績。
  (3) 課後複習。爲了督促學生及時地複習,要佈置一定的'作業題,下一課要對複習的效果進行考查,考查情況也記入平時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