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樂意學習數學的路徑論文

學識都 人氣:2.3W

一、“遊戲”教學,寓教於樂

學生樂意學習數學的路徑論文

數學並不是“要麼枯燥;要麼深奧;或者是晦澀的”。其實學數學的過程可以是做遊戲的過程,如魔方、七巧板、對弈取勝……寓教學於遊戲中,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學生十分歡迎,興趣很濃,教學效果也很好。如在低年級教學中可以開展開火車、奪紅旗、找朋友、放鞭炮等遊戲,使學生在輕鬆、快樂的氣氛中學到數學知識。又如,三年級數學課本上有一道題,給出了足球場地的長和寬,問:沿着足球場邊線跑兩圈,一共跑了多少米?好多學生不知道這道題如何計算。此時完全可以找兩名學生沿着教室牆壁跑兩圈,學生一看就能理解,跑兩圈就是跑了場地的兩個周長。這樣學生通過直觀“遊戲”很快就能找出答案。這樣的數學小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數學,在玩中愛上數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遊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學生纔是學習的主體,要靠學生自己積極探索,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學到數學,愛上數學。

二、創設主動參與情景,讓學生“做、演數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小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心理需求,創設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手腦並用,理解知識,通過自身的積極實踐探索後獲得成功,體驗到參與之樂。如在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可讓讓學生課前自制一個長方體,課堂上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長方體的各個面,理解什麼是長方形的表面積。然後讓學生把模型拆開,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出長方體的長、寬、高,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最後通過比較、分析、歸納,得出長方形的表面積公式。這樣學生不僅興趣更濃,積極性高,而且通過親身動手實踐,理解更透徹,記憶更牢固。有一些知識沒有辦法直接通過實物演示進行教學,但不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又很難理解,此時我們可以尋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幫助學生理解,從而解決問題。如教學“行程問題”時,因部分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我就準備了兩輛遙控玩具車,讓兩位學生分別操縱,在講臺上操作演示。這樣學生很快就掌握瞭解決行程問題的方法。學生常常把課堂作業視爲負擔,我們可以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情景,讓學生活學活用,引導學生將書本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幫助他們建構系統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系統。例如,在學習百分數應用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計這樣的練習拓展所學知識:配製含糖20%的糖水,你能做到嗎?配製好後,讓老師和同學嘗一嘗。學生一聽,積極性很高,都躍躍欲試,果然都配製出了糖水。又如,在學習了“年、月、日”課後,可以讓學生根據課上所學知識設計一個精美的新年曆。這樣學生在創造性的學習活動中,將書本中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不但潛移默化中了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訓練了思維,提高了綜合素質。

三、激勵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每個人都希望被別人肯定,對於好勝心強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教師要“蹲下來”把學生當做平等的朋友對待,循循善誘,充分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教材中有很多競賽設計,如“小動物比賽過河”,鼓勵學生分別扮演書中的小動物,代替它們進行比賽;還有“用相同的時間,看誰算得又準又快”,比賽後對全部算對的學生給予獎勵,對有進步的學生獎勵小紅花,對沒有得到紅花的學生,鼓勵他們加油,下次爭取好成績;在“奪紅旗”等遊戲時,將做好的小紅旗放在黑板前,誰做得又對又快,就可以到前面親手奪取小紅旗。這些競賽小遊戲,給予了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使他們樹立了信心,一次次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此外,我還適當地開展數學競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這樣,學生便在緊張、刺激、快樂的學習活動中獲得了成功,體驗到了進取之樂。教給學生知識僅僅是教育的一個部分,而帶給學生快樂纔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讓學生快樂思考,自主學習,燃起學生心中對數學的喜愛之情,感受學習數學的無限樂趣。

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說:“學習是學生的事,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讓他們自己學,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好的。”教給學生知識僅僅是教育的一部分,讓學生積極思考、快樂學習纔是教育的終極目標。教師是愉快數學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是愉快數學課堂的主體。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爲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友愛、合作、競爭的課堂氛圍,學生纔會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數學課堂才能真正成爲學生快樂學習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