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財務報表認識企業價值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文

學識都 人氣:1.9W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本身就是一種可以在產權市場上交易的商品,作爲經營該種商品的投資者必須要了解企業的價值。如何估計企業價值就成爲投資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將討論如何通過企業財務報表來認識企業價值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透過財務報表認識企業價值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論文

一、企業價值分類及經濟價值估計方法。

按購入、持有或是賣出爲標準進行分類,[1]企業價值可分爲取得價值、經濟價值、市場價值。取得價值是企業購置資產所花的代價,表現爲會計賬面上的價值。企業經濟價值是對所有者而言的價值,具體地說,這種價值是企業爲其所有者提供盈利能力的價值。它是確定企業在產權市場上轉讓價格的基礎,表現爲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函數。企業市場價值,即企業價格,是企業在產權市場上買賣的價格。按是否分割爲標準,企業價值和企業價格可以分爲企業的總價值或總價格和分割爲每一股後的價值或價格(文中未作說明的企業價值指企業經濟價值)。

估計企業價值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有現金股利折現模型、現金流量折現模型、收益估價模型、剩餘收益估價模型、期權估價模型等等。綜合各種估價模型,對企業價值估計,實際上就是對企業現有盈利能力(包括現金淨流入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評價,以及對未來企業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預測。不同估價模型的差異主要在於對企業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認識方面。企業價值評估最基本的模型是企業未來現金淨流入量的折現模型,即:

該模型表示企業價值受企業未來創造現金流入量,適用折現率和持續經營期等3個因素的影響。 企業未來創造的現金流入量的能力與企業價值成正比,企業未來創造的現金流入量越多,企業的價值就越大;反之則越小。適用折現率與企業價值成反比,適用折現率越高,企業價值就越小,反之則越大。持續經營期與企業價值成正比,持續經營期越長,企業價值就越大,反之則越小。從理論上講,只要能準確地估計出企業創造的現金流入量,適用折現率和持續經營期,那麼,用該模型就可以比較準確地估計出企業的經濟價值。

但在現實中,由於現金流量折現模型中的各變量均是離散變量,要運用該模型估計企業價值必須要預測各期的現金淨流入量、折現率以及企業的存續期間等變量,使運用該模型估計企業價值變得非常困難,至少有工作量大和預測準確性不高這樣兩個問題難以解決。爲了解決模型中各變量的預測問題,在實務中,採取了按稅後利潤加折舊費和各種長期資產攤銷的方法來預測現金淨流入量,並根據會計資料來推算企業稅後利潤增長率,從而將離散的變量轉換爲連續函授,即:稅後利潤t =稅後利潤[,0](1+年增長率)[t]+折舊費+各種長期資產攤銷。這樣做有利於運用損益表和其他會計報表來推算企業現金淨流入量,使企業現金淨流入量的預計簡化。另外,隨着時間的推移,按權責發生制計算出的會計收益總額將與按收付實現制計算出的現金流量總額相等;因此,當企業存續期足夠長時,可以用會計收益來近似表示現金淨流入量。如果用年會計收益來表示現金淨流入量,適用折現率不變,且存續期趨近於無窮大,那麼,運用數學歸納法,前述現金流量折現模型就可以簡化爲如下的會計收益資本化模型:企業價值=年會計收益/社會同風險平均收益率-會計收益年增長率。

在現實工作中,用該模型來估計企業價值比現金流量折現模型要簡單得多,因而得到廣泛運用。在會計收益資本化模型中,當會計收益年增長率爲零時,則有:企業價值=年會計收益/社會同風險平均收益率。這是一個更爲簡化的模型,普遍運用於會計資料不足時的企業價值預測。該式可有若干變形。如年會計收益可以有本年的會計收益、過去幾年的平均會計收益、預測的近期會計收益等等形式。模型中的年會計收益越能反映實際情況,用該模型預測出的企業價值也就越準確。

無論現金流量折現模型,還是年會計收益資本化模型,都是建立在較長期或無限期折現基礎之上的,其假定條件難以全部成立,對模型中各因素的預測也難以準確,因此這兩類模型在實際運用中均會遇到不少問題,難以準確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爲了解決這些問題,不少學者研究用較短期限的會計數據來估計企業價值,從而發展出一些旨在估計企業價值的新模型。

Penman和Sougiannis在1997年利用美國過去的財務數據,用一定模型對企業評價結果與實際股票價格相比較,發現根據會計數據評價企業價值的數學模型比其他模型準確,而且與其他模型相比,它們用更短期間(6-8年)使評價誤差接近於零。[2]這個結果證明, 在對企業進行實際評價時,根據會計數據評價企業價值的數學模型比其他評價模型更爲可靠,原因是會計收益覈算過程中所使用的權責發生制,考慮了未來事項對現在的影響,比現金流量更有利於評價企業。這個研究結論也是對現實在流行的估計企業價值過分看重現金流量的批駁。

根據會計數字評價企業價值的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3種:Sougiannis和Yaekura在1997年利用證券分析家提供的5年的預計收益,按以上3種模型對企業價值進行評價,結論是, 從總體上看模型(3)相對優越。但由於企業特點不同, 不同類型企業存在着不同的最優模型。

二、通過財務報表分析揭示企業價值。

財務報表本身就可視爲是通過反映企業經營活動過程和結果來表述企業價值的報表。[3]

首先,資產負債表是通過反映企業在一定時點上的財務狀況來揭示企業價值的一種會計報表。它的左方是企業擁有的各種資產的價值和總資產的價值;右方的是負債和淨資產,其中負債表示債權人應分享企業價值的份額,淨資產表示所有者所擁有的企業價值的份額。但是該報表是用歷史成本反映的企業取得各項資產、負債和淨資產的價值。即該價值是歷史價值而不是現實價值,是獲取價值而不是經濟價值。這種價值並不能滿足與企業相關的各種利益主體的決策需要。第一,它不能滿足企業現有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的需要,因爲企業股權轉讓的基礎是企業現實的經濟價值而不是資產獲取的歷史價值。第二,它不能滿足企業現有的和潛在的債權人的需要,因爲對企業債權人債權安全完整性起保證作用的同樣是企業現實的經濟價值,而不是會計的歷史價值。第三,它不能滿足經營者的需要,因爲企業經營的目標應是將企業的經濟價值做大,只有按企業的經濟價值而不是按會計賬面價值才能正確評價經營者的業績。此外,以歷史成本法編制的資產負債表也不能完全滿足職工和國家稅務機關等利益主體的需要。正因爲如此,才需要對歷史成本法爲基礎的資產負債表進行分析調整,使之能較好地反映企業現實的經濟價值。資產負債表的分析重心是企業價值分析。將歷史成本的資產負債表調整爲現值資產負債表是偏重於對企業擁有的各種資產的現實價值和投資者擁有的現實企業價值份額的分析,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則是着重於對債權人而言的現實價值分析。

其次,損益表是通過反映企業一定時期盈利狀況來揭示企業價值的會計報表。因爲企業價值的大小除了可用企業資產價值之和表示之外,還可用企業盈利的資本化或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來表示,用這種方式表示的價值是企業的經濟價值。企業的經濟價值不但對投資者極爲重要,而且由於它揭示了企業對債務的擔保能力,因此對債權人也十分有用。

再次,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企業現金流入和流出狀況的報表。從財務角度看,企業可視爲一個現金流程,現金一方面不斷流入企業,另一方面又不斷流出企業,現金是企業的“血液”。現金流量狀況直接反映着企業這一組織有機體的健康狀況,是揭示企業價值的重要指標。企業現金流量無論與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或其他與企業有關的經濟利益主體的經濟利益等都是直接相關的。

可以認爲企業財務報表是爲了揭示企業價值而設定的,但由於會計覈算所採用的方法是歷史成本法,與企業現實價值和經濟價值的相關性不強,要了解企業的現實價值和經濟價值,就必須對財務報表進行深加工,財務報表分析正是對財務報表進行深加工的一種有用的方法。另外,由於財務報表是由一系列高度濃縮的指標體系構成,難以直接根據這些指標做出有關企業價值的判斷,因此,要掌握財務報表中各類指標間的關係也需要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

估計企業價值的財務報表主要揭示企業現有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以及企業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變化趨勢。把握企業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變化趨勢的基本目的,是爲了確定企業未來的平均盈利額和相應的折現率,以便用簡便的方法準確地估計企業價值。

三、透過財務報表分析認識企業價值的方法體系探討[4]。

企業價值是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函數,以揭示企業價值爲目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首先應是對企業現有盈利能力分析和風險水平分析,然後,再在此基礎上逐步展開對企業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產生重大影響的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業績等問題的分析,並根據分析結果對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進行調整,最後,結合各種分析結果估計企業價值。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財務報表分析的前期工作——財務報表信息質量認定和財務報表調整。

財務報表分析的前期工作,是對財務報表中的內容去僞存真,使分析所用的原始數據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之上,以保證分析的正確性。財務報表分析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財務報表信息質量認定和財務報表調整:

1、財務報表信息質量認定。

財務報表的信息質量直接影響到財務報表分析的質量,因此在財務報表分析之前應該對財務報表信息質量進行判斷。財務報表信息質量判斷的基本方法是分析財務報表中各指標之間的經濟關係,以及指標本身的經濟含義。比如,將營業淨利潤與經營現金淨流入量相比較就可以判斷營業利潤的質量;將主營業收入與總收入相比較就可以判斷企業收入質量的高低;查看應收賬款的明細賬就可以判斷應收賬款資產的質量;分析虛擬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就可以判斷企業總資產的質量;等等。當然,在進行財務報表質量判斷時,瞭解註冊會計師的審計意見也十分有用。一般而言,應將註冊會計師持保留意見的.虛增的利潤和資產從財務報表中剔除,將少計的費用和負債加在財務報表之上。

2、歷史財務報表信息的調整。

現行的財務報表以歷史成本法爲基礎編制,當物價發生變動時,該類報表就不能準確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因此需要將它調整爲現值財務報表。調整方法主要有物價指數法和逐項評估法。物價指數法是根據物價變動指數將歷史成本的會計信息折算爲現值會計信息的方法。逐項評估法則是按諸如重置成本、市場價值等分別對各項資產進行評估最後求得其現值的方法。

(二)財務報表分析——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分析與調整。

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是確定企業價值的兩個基本因素,但是確定企業價值所用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應是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爲了正確地估計企業價值,就必須對企業現有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進行調整,因此,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內容應是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分析及其對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調整。

1、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分析。

對企業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分析,是根據調整後的財務報表上的數據直接進行的分析。企業盈利能力類指標主要有收入盈利能力、資產盈利能力和淨資產盈利能力三大類指標。而每一大類指標又是由若干明細的指標所組成,這些不同的盈利能力指標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企業的現有盈利能力。企業風險水平可用槓桿和財務比率兩類指標來反映。槓桿分析可以反映企業風險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企業總風險可以分解爲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大類,反映風險對盈利能力影響程度的槓桿也相應地有經營槓桿、財務槓桿、總槓桿等3種。 財務風險除了可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不確定性外,還影響到企業的償債能力,即還本付息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並不亞於盈利能力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因此是財務報表分析中的重要內容。財務比率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現金覆蓋率等。

2、對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調整。

對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調整,主要是根據企業現實的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況以及企業的外部環境來進行。這是因爲,企業現實的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變化趨勢。盈利能力指標的構成指標可以揭示企業財務風險、企業對風險的態度、信用程度和理財行爲等方面的狀況,而這些狀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變化趨勢。企業經營效率指企業資產的運用效率,企業管理水平指企業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內部資源的組織運用能力,企業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必然對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產生直接的影響。

在把握企業現實的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情況後,就可以對企業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進行適當的調整,以求得估計企業價值所需的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企業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對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影響可以表述如下:當一個企業盈利能力構成穩健、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高時,該企業的未來盈利能力就會保持較大的穩定性,即該企業面對的盈利能力變化風險就會降低,其所面臨的償債能力的不確定性風險也會相應降低。反之,當一個企業盈利能力構成欠穩健、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不高時,該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就必然缺乏穩定性,所面臨的償債風險也會相應地增加。對現有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調整的基本目的就是確認企業未來的平均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以便於用財務報表直接對企業價值進行估價。

在進行財務報表分析時,特別是根據風險水平對企業盈利能力進行調整時,應充分注意社會對待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態度,因爲社會對待盈利能力和風險水平的態度會通過對資本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和企業經營環境的影響,而影響到企業價值和企業價格。

(三)企業價值估計。

其基本方法首先是將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能力換算爲同風險水平的盈利能力,以確定估計企業價值的平均盈利額和折現率;然後再根據調整後的平均盈利額和折現率,按“企業價值=未來平均盈利額/適用折現率”的公式來估計企業價值。[5]下面用實例對估價方法加以說明。

例:有甲、乙、丙3家企業,年利潤分別爲100萬元、120萬元、130萬元,根據各企業的盈利能力構成、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分析結果得知,3家企業的獲利風險係數分別爲1、0.833、0.769。甲企業的適用折現率爲10%。試估計3家企業的價值。

1、將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換算爲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

將各企業盈利額換算爲與甲企業同風險的盈利額分別爲:甲100 萬元(=100萬元×1)、乙100萬元(=120萬元×0.833)、丙100萬元(=130萬元×0.769)。

當然也可將各企業的盈利額換算爲與乙企業或丙企業風險相等的盈利額。以換算爲乙企業同風險的盈利能力爲例,有:甲120萬元(=100萬元×(1/0.833))、乙120萬元(=120萬元×(0.833/0.833))、丙120萬元(=130萬元×(0.769/0.833))。

2、根據不同風險水平確定企業的適用折現率。

在各企業的盈利額不加以調整時,當甲企業的適用折現率10%時,乙、丙兩企業的適用折現率則分別爲:12%(=10%+(1-0.833)/0.833×10%)和13%(=10%+(1-0.769)/0.769×10%)

3、根據調整後的企業未來平均盈利額和適用折現率估計企業價值。

在確定同風險水平和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和折現率之後,就可以用同一折現率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折現和用不同折現率,對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折現估計出企業價值。本例中各企業的價值用同一折現率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折現所得企業價值如下:

甲企業價值=100萬/10%=1000(萬元)。

乙企業價值=120萬×0。833/10%=1000(萬元)。

丙企業價值=130萬×0。769/10%=1000(萬元)。

用不同折現率對不同風險水平的盈利額折現所得企業價值如下:

甲企業價值=100萬/10%=1000(萬元)。

乙企業價值=120萬/12%=1000(萬元)。

丙企業價值=130萬/13%=1000(萬元)。

上述討論的是盈利能力不同、風險水平不同但具有相同企業價值的特例。當然,在現實中更普遍存在的是不同盈利能力、不同風險水平和不同企業價值的情況,不過其價值確定方法完全與上述方法一致,故不再討論。

從上述討論中可以看出,通過對財務報表的調整、分析、以及對有關指標的調整和換算,可以簡化對企業價值的估價程序。如果能正確地對有關指標進行調整和換算,是可以用較簡單的方法準確估計企業價值的。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可以使財務報表更好地爲與企業相關的各種利益主體服務。

參考文獻:

[1]Erich ert. Techniques of Financial Analysis,Ninth Edition[M]. USA: Richard Inc。 1997.303—309.

[2]於永春編譯。根據會計數字評價企業價值[J].會計研究,1998,(11).(in Chinese)。

YU Yong—chun。 Appraising Enterprise Values on the Basis ofAccounting Data[J].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11).(inChinese)。

[3]Karen V. Pinus. Core Concepts of AccountingInformation Theme Ⅲ: Accounting Issues Involving EconomicResources[M]. USA: Iwin/The Mcgraw—Hill, Inc.1999. (Ⅲ—1—37).

[4]熊楚熊.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報表分析重心及其相應體系[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1999,(1)G Chu— Focu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under Market Economy and Its Corresponding System[J]nal of Shenzhen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1999,(1).(in Chinese).

[5]熊楚熊。財務報表分析原論[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8).(in Chinese)G Chu—xiong。 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es [M ]ghai: Lixin Accounting Publishing House, 2000, (8)。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