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禦金融危機,選擇自主創業

學識都 人氣:1.72W

2月12日,“2009經濟全球化與工會”國際論壇在北京召開,探討的主題是全球金融危機之下的工人就業問題。在此前的兩天,國務院發佈了《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從穩定就業、擴大就業和鼓勵創業等方面規定了應對失業的政策措施。

抵禦金融危機,選擇自主創業

  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受到劇烈衝擊,進口產品的需求減少,我國出口企業遭遇困境,實體經濟受影像較大,企業裁員過冬,失業人員和返鄉農民工增多,加上龐大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就業問題雪上加霜。

  “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實施擴大就業”,這是十七大提出的重要舉措,而創業精神也早已在中國被髮揚光大,之前央視播出的創業節目“贏在中國”更是激發了公衆的創業精神,也普及了創業理念。

  據統計資料顯示,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自主創業非常普遍,美國高校和僱主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大學畢業生創業參與率已超過20%,而在我國,大學生創業的還不到1%,並且他們自主創業的成功率只有2%~3%。

  自主創業除了創意、資金和技術的需求外,還需要相關專業知識和操作經驗,也正是這些讓很多想要創業的人望而止步,加盟業或許會幫你繞過這些困難。那麼,加盟業目前出於什麼狀態,創業者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記者專訪了中國加盟網ceo吳天華。

  行業在逐步規範

  美國次貸危機蔓延成爲金融危機,歐元區經濟增長前景趨淡,新興經濟體之前的高速增長也開始回落,出口企業面臨的交易風險加大,我國衆多依靠出口的企業遭遇寒冬,很多之前主要依靠出口的家紡、服裝等行業的產品出不去,紛紛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

  企業的產品由出口轉爲內銷,會面臨很多問題和風險,吳天華介紹說首先就是建立渠道的資金風險,因爲各地的市場都有自己的特點,要適應還是不太容易的,所以他們會去找渠道而不是自己去建,也就是會選擇找加盟商,以此來節省人力、資金和時間。這時他們主要是輸出管理模式、進行培訓並監督經營情況。

  “當這些企業由出口轉內銷後,會讓加盟行業品牌增多,由於這些企業的產品大多是出口到歐美國家,在產品生產和管理方面這些企業都比較優秀,標準更高,服務意識也更強,運作也比較規範,只需要補上加盟連鎖業的操作規範和標準”,吳天華這樣描述在金融危機之下這些企業轉型的情況。

  吳天華認爲,在加盟業的`品牌增加的情況下,創業者可選擇的餘地更大,之前存在的加盟品牌就會受到衝擊,特別是運營不夠規範的,他們要麼轉型,要麼就等着消亡。

  除了加盟品牌的增多,2007年5月開始實施的《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也促進了加盟業的規範和良性發展。吳天華介紹說,條例在信息披露上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同時對違規的企業處罰力度加大,並要求特許人需要去商務部門備案,這些舉措都在一定程度上對於遏制利用特許加盟進行欺詐和虛假宣傳等行爲產生促進作用。

  立法規範和行業內部加強自律之外,媒體也加大了對加盟業的關注,在給公衆普及一些行業知識,吳認爲輿論的關注也會迫使行業的規範,在多重壓力之下,加盟業正在洗牌。

  如何選項目

  “很多創業者都沒有經驗,找個項目加盟可以幫他們解決產品和知名度,同時也可以讓自己的公司運營得更規範,這就是連鎖加盟的魅力。”吳天華如是說。

  數目衆多的加盟項目讓人眼花繚亂,據吳天華介紹,目前加盟業主要有兩類,一類只是輸出產品,另外一類是在輸出產品、運營思想、管理模式和運營標準,而後一種纔是真正的連鎖,目前在國內這樣的企業不超過10000家,而做得比較嚴謹的良性品牌也就5000家左右,這些品牌總部主要在北京、上海和廣東。

  吳天華認爲首先是要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行業,比如你有親戚或者朋友在做房地產或者物業,你就可以選擇做房屋中介或者環保相關的項目,自己熟悉的行業比較容易入行,而已經積累了人脈資源的行業操作起來也會更順手。

  結合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吳天華給出了選項目的一些標準。首先這個品牌要成立3年以上,同時還要有2家以上的成立時間超過1年的直營店,加盟商店在3家以上,加盟品牌要有特許加盟備案,社會的美譽度要在良好以上。

  在具體操作的時候,去實地考察項目之前,可以在搜索引擎上看看品牌有沒不良信息,以此來了解項目目前運營情況和被大衆接受的程度。如果看到網絡上的投訴或者加盟失敗的信息,需要確認是因爲加盟商個人原因還是項目的原因而失敗的。

  實地考察的時候,不能只看樣板間,而要去庫房看貨到底是什麼樣的,還要去直營店和品牌加盟店的門口,看看每天有多少人流,有多少人買產品出來,以此估算出營業額。還要讓企業提供五證:營業執照(包括副本)、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註冊商標和商務部備案,其中前三個證是公司成立所必需的,後兩證是《商業特許經營備案管理辦法》中規定的。

  對於該品牌加盟商情況的瞭解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去接觸已經加盟的人,瞭解他們經營多久了,經營情況怎麼樣,當時的加盟費或首次進貨費以及總投資額情況,加盟商個人對這個項目是不是認可,對此項目前景的看法。

  審時度勢調好心態

  初春,富海大廈辦公室裏,頻繁出現“那時”,這個字眼是對經歷的回憶,吳天華言語中充滿感慨。

  2000年夏天,還是高校學生的吳天華用僅有的250元人民幣買了一個傳呼機,開始了他的漫漫求職路。他說自己曾一個多星期踏遍北京城,去11家單位面試,而那段時間維繫生計的是5袋方便麪、16個燒餅和9家已記不起名字的賓館的自來水。從身兼兩份工作的大學生到創立自己的企業,吳天華用了兩年時間。

  “打印機是別人給的,電腦是借的,電話也是別人送的,當時簡直就是一個拼湊公司。”吳天華這樣描述自己創業初期的境況。

  同樣有着創業經歷,感受過創業的艱辛,吳天華這樣介紹自己的經驗:“創業首先要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找到興趣點和優勢,只有感興趣纔會去鑽去想,審時度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既要考慮自己的資源,還要考慮到當時的行業和整個社會的經濟情況。還有就是要有毅力,有段時間我差點連飯都吃不上,但是還是堅持下來了;最重要的還要有好的心態,放下包袱。遇到問題,擔心只會讓自己更亂,這時關鍵的是要找到解決方案。”

  吳天華介紹,創業者找項目的時候還要考慮誰會給你掏錢,他爲什麼願意掏,確定好自己產品的定位,然後確定自己的投入和性價比,滿足特定客戶的需求。還有就是要有換位意識,做好服務,讓客戶放心,多考慮他們最害怕什麼、擔心什麼、需要什麼、最好有什麼、奢望什麼,盡最大努力去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解決他們的擔心,滿足他們的需求。企業處於初創期的時候總體而言比較容易生存,競爭對手也不會太在意,這時候主要是進行人性化的管理。企業進入發展期的時候,就需要建立防風險體系,進行內部殺毒,建立企業文化和規範化的操作標準。

  “沒有一個成功模式是可以完全從別人身上克隆過來的,特別是創業,因爲每個人的條件和環境是不同的”,吳天華這樣總結自己的經驗,“總體而言,創業者要學會調研,也就是研究消費者心理,另外就是執行,執行很關鍵,它包括效率和品質,也就是速度和質量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