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之薛寶釵解析

學識都 人氣:2.18W

薛寶釵在大家的心中是什麼樣的形象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之薛寶釵解析,希望喜歡!

紅樓夢讀後感之薛寶釵解析

紅樓夢讀後感之薛寶釵解析一

《紅樓夢》是曹雪芹的鉅著,它以賈府爲中心活動舞臺,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爲首要資料,經過對賈、王、史、薛爲代表的封建貴族家庭由盛至衰的發展過程及豪華奢侈日常的生動敘述與描寫,客觀而真的地揭露出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並明白無誤地預示了其無可挽回的覆亡趨勢

《紅樓夢》的思想內涵十分深厚,“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一個嬌嫩多病的林黛玉, 但我更樂於去分析薛寶釵的人物形象。坦白說,在《紅樓夢》中,我最欣賞的人物是薛寶釵。 薛寶釵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大多都是保守、圓滑而又自私的。我覺得這並不能作爲她的性格標籤。大家都以袒護林黛玉的角度來看她,但若以一種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的話,薛寶釵的可愛也並不下於林黛玉。 薛寶釵,纔不輸黛玉,貌堪比可卿,能可替熙鳳,巧齊平襲人。寶釵端莊穩重,溫柔敦厚,豁達大度。薛寶釵一出場,作者就描寫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見奢華,惟覺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麗”;“罕言寡語,人謂裝愚;隨分從時,自雲守拙。”這就概括地寫出了她謹守封建禮教,順應環境的個性特點,勾勒了一個封建淑女的輪廓。

薛寶釵很世故,即很會做人和處世。水亭撲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機。但其目的是讓小紅、墜兒以爲她沒有所見那些私情話,並非有意嫁禍林黛玉。借衣金釧,也並非有意識讓王夫人嫌棄林黛玉。她這樣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義的明哲保身的哲學,她處事周到,辦事公平,關心人,體貼人,幫助人。一次,襲人想央求湘雲替她做點針線活,寶釵知道後,馬上對她講明史湘雲的苦衷,責怪她“怎麼一時半刻不會體貼人”,並主動接去了要湘雲做的活計。湘雲要開社作東,寶釵因伯她花費引起她嬸孃報怨,便資助她辦了螃蟹宴。因此,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經真心地這樣稱讚寶釵:“這些姐妹們,再沒有一個比寶姐姐好的,可惜我們不是一個娘養的——我但凡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就是沒了父母,也是沒妨礙的。”薛寶釵這個形像,不是要一個虛僞奸隱的“女曹操”;也不止是塑造一個標準的封建淑女形像;是一個品格端莊,容貌美麗,才華出衆,學識淵博的標準女兒,被封建禮教所毒害以至毀滅的過程。

薛寶釵的詩歌創作,也頗具特色。在大觀園的詩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她的詩構思新穎,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渾厚的風格。從這首詩中,可見薛寶釵的才學: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臨江仙?柳絮 可就是這“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引起了多少的罵名。其實世人不都是這樣的心態嗎?大家都厭棄寶釵的“上青雲”,可現實生活中,真正又有幾個人真的是兩袖清風,無所顧忌,不攀高,不勾心鬥角呢?一個女子,就不能有這樣的志氣嗎?就憑這一句,就給寶釵硬加上“功利”地想奪得寶二奶奶的位子,豈不是有“文字獄”的意思?

釵、黛關係的緊張,並不是寶釵要與黛玉爭奪寶玉引起的,而是黛玉爲保護自己的愛情而處處防範的結果。相反,寶釵對寶玉、黛玉的親近,倒是採取了明智的迴避做法。況且,在元妃送每個人禮物的時候有說過,寶釵因“金玉良緣”之說而故意遠着寶玉,又看見只有她的禮物和寶玉的`相同,心中更覺沒趣,幸而有一個林黛玉,使寶玉一心撲在黛玉身上,她才得以抽身。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她並不鍾情於寶二奶奶嗎?“情場冤家”終於和解,寶釵確實征服了黛玉,但那不是用的陰謀詭計,而是用她忠誠信奉的封建禮教。從這件事中,黛玉看出寶釵並未拿她的“行爲失檢”作話柄,到處張揚,大作文章,而是真心地勸,說她,開導她,因而消除了“疑癖”,主動作了和解的姿態,此後,通過“薛姨媽愛語慰癡顰”等章回;進一步描寫了她們友情的發展。她們的關係親密到“竟比別人好十倍”的程度,連寶玉都感到奇怪,“暗暗納罕”。說寶釵爲爭奪“寶二奶奶”的寶座,處處監視寶、黛,陷害黛玉,是不符合書中描寫的實際情況的,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寶釵不是相比而言,寶釵其實比寶玉、黛玉更爲痛苦,因爲他們畢竟真心相愛過,不管最終是淚盡而逝還是出家逃避。而寶釵卻從未被人真心愛過,她只不過是一枚任被封建制度擺弄的棋子,一枚最後被用作打掃殘局的棋子。她的痛苦與悲哀,比這兩位抽身而去的,更令人感到同情。但她的痛苦,好像被世人忽略了。他們只記得黛玉的病焚詩稿,寶玉的淚灑瀟湘,又有誰記得她的獨守空閨,遺恨終身?會有人說,她的悲劇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是她爲了寶二奶奶的地位而至,我卻不這麼認爲。她也不願做那個名義上的二奶奶,那個揹負罵名的“第三者”,她遵循的,只是父母之命不可違,她只是不會反抗,她也曾哭了一夜,但少有人去理解她的痛苦。

畢竟《紅樓夢》是一部極其深奧的書,對於我來說,仍是囫圇吞棗而已。相信隨着時間的增長,我對它的認識將更深入一層。

紅樓夢讀後感之薛寶釵解析二

看了很多遍的紅樓,以前總是覺得林黛玉的一生是那麼的淒涼,總也不忍看後幾回中的黛玉焚稿,寶玉成親.覺得那麼殘忍的結局,知道就夠了,不想一遍遍去複習那種傷心.

前些日子看了一本清代人作的紅樓續補,以前對於這種書,我總是排斥的.覺得那些人搞出一個個大團圓,或死而復生或仙境重逢之類的結局,實在是沒有意義.這麼粗劣的改續,無聊的緊.不過這次去圖書館,見到書架上好幾個版本的這種書,抽出一本,粗略的翻了一下,卻使我萌動了重讀紅樓結尾幾章的想法.

看到黛玉的鬱鬱而終,依然那麼難過.可待到讀完,聽甄世隱說着什麼"蘭桂齊芳"我不由黯然.薛寶釵這樣的人物,也要像李紈一樣,將一生都葬在這片冷酷的園子裏麼?

以前的我,是很討厭薛的.從蜂腰橋撲蝶到最後的成親,我一直都覺得她是一個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是現在,我竟然不由不同情她了。其實細想起來,她的悲劇也許比林的更令人嘆惋.

薛寶釵家境富足,從小飽讀詩書.接受的是極爲全面而正統的教育.賈母總是誇她"沉靜寬厚".沒錯,這正是她從小被教育過的爲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應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應形於顏色,否則就是"不尊重."綜觀全書她的舉止,幾乎從未超出這些束縛。只有一次寶玉將她比做楊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話反諷過去.以前最恨她在蜂腰橋下陷害林的一段.現在想來,其實也並不是完全不可以理解的惡毒舉動.她從小生長在皇商家庭,這種"趨吉避凶"的法門應該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吧.雖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許認爲人理所應當就該這樣應對.其實她纔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別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從來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沒有開心也沒有不開心,只是按照理所當然的道路走下去.從未得到過全心全意的愛情,也沒有誰真正的關心過她.而她,也就認爲世界本就如此.認爲夫妻間有的不是真誠的感情而是"舉案齊眉"的尊重;認爲母女間有的不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是服從的孝道.這樣冷酷的綱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則,而且還毫無知覺的麻木着.

她的作爲,其實並沒有多少是自由的選擇.她只是一個典型的循規蹈矩的服從者.她是聰慧有才的,卻被教育着認爲女子讀書也是無用,香菱和湘雲談詩她說道"一個女孩兒家,只管拿着詩作正經事講起來,叫有學問的人聽了,反笑話說不守本分的";她也熟悉劇作戲曲,卻認爲這些淫詞巧句是不能爲端莊淑女所知的,因而委婉的批評寶琴的詠古詩;她像任何人一樣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當母親爲了賈府的權勢而把她嫁給癡癡傻傻的寶玉時,因爲母親告訴說她已經應承了,也就只有流淚接受.直到最後寶玉出家,她的悲劇達到高潮.即使在這時,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爲的.王夫人說"看着寶釵雖是痛哭,他端莊樣兒一點不走,卻倒來勸我,這是真真難得的!"可想想寶釵如此人物,又這樣年輕,此時想起自己的一生將如何結束,她的痛苦其實並不在黛玉焚稿之下呀!可她依然只能剋制着,這是她的"尊重"!

與林相比,他的一生也許更爲可悲,林至少還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最終一死解脫了所有的痛苦.而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而且依她的性格,終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一點割掉生命吧!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 金簪雪裏埋"

這幾句判詞,註定了薛是紅樓數場悲劇中的一個.對於她的一生,作者曹雪芹應該也是嘆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