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讀《城南舊事》有感

學識都 人氣:1.54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讀《城南舊事》有感

讀《城南舊事》有感1

讀《城南舊事》,我有難以形容的愉悅之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人事景物,讓二十一世紀的花季少女動情共鳴,在於純樸真誠的語言把我和英子的情感聯通,讓我體會到了祖國語言的魅力。

林海音以平淡的文字、真實的情感敘述了英子從女孩變成少女的成長曆程。通過英子幼稚的雙眼,以一種天真、一種自然,描寫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道盡了人世間複雜的情感。英子眼中三十年代的北京南城風光,也恰切的融入字裏行間,給我們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書中有淡淡的憂傷,濃濃的詩意,彷彿品着陳年普爾,淡淡的苦味中卻有餘香在舌尖繚繞,讓人回味無窮。

全書六個章節,各有各的風格,各有各的餘韻。我最喜歡《爸爸的花兒落了》這一章。英子的爸爸很喜歡花。花兒已經落了,父親也因身體不好住院了,英子在這時忽然長大了,明白自己是個小大人兒了。她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書中最後兩句話是: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這是一種 充滿詩意的結尾,有對童年逝去的感嘆,也有對未來的彷徨與企盼。中華語言的韻味盡在其中。

樸實超越華麗。平實的語言,優雅的情調,仿若小夜曲,輕輕釦動人心。字裏行間的餘韻,猶如流動的詩意,讓人陶醉,讓人忘了自己……

讀《城南舊事》有感2

《城南舊事》是一本自傳體小說。主人公就是作者林海音。它記錄了林海音小時候豐富多彩的故事。它講述了林海音小時候在北京發生的事。許多事她都不理解大人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再加上她老是問一些天真的問題,更體現了童年的趣味。

在故事中,不管是人,還是物都和林海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成爲了她心中永遠不會忘記的朋友。童年是快樂的,甜蜜的。林海音小時候雖然過的不是很好,有點苦,但是童年卻是豐富多彩的。她童年中的故事不僅使她很難忘,甚至我看完了書,也是很難忘掉的。因爲她童年擁有的快樂和我們不同,和我們的生活時代也不同。

在書中,林海音最初在惠安館認識了瘋女人——秀貞。她是因爲失去了孩子而瘋了的。當我看到林海音的朋友——妞兒是小桂子的時候,我就開始激動了,因爲小桂子就是秀貞的孩子。再當還我看到她們母女重逢的時候,我差點激動的流下了眼淚。再往下看,她們母女倆想要去找妞兒的爸爸要走時,林海音戀戀不捨的追着,結果下雨了,早前的小病又厲害了,林海音發起了高燒,昏迷了十天,終於醒了,但是她卻忘記了一些事情。這一章的最後,林海音他們一家搬到了新簾子衚衕,她還要準備上學了。

過了許久,當我看完這本書準備合上的時候,我發現,我已經長大了,我的童年就要結束了。雖然我的童年沒有林海音的童年那麼有趣,但是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愛我的童年。

讀《城南舊事》有感3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英,林海英1918年~20xx年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

1918年生於日本大阪,三歲返回臺灣,五歲隨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過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時期。

在《城南舊事》一文中分爲五小節:《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些描述的都是小英子在北京的童年生活,有着最質樸的真善美。

可在五個小節中我最喜歡的是《驢打滾》《驢打滾》中主要寫了英子家的保姆宋媽——一個可憐女人的命運。

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後,就去了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裏淹死了。

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裏帶呢。

幾年後宋媽在大雪天又跟了那個丈夫回家去了。

讀了《城南舊事》我明白了,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堅強,要用毅力去克服成長道路上的重重難關卡。

不能因爲一個小小的波浪就被打垮。

讀《城南舊事》有感4

寒假中,我在家裏看了一本書——名叫《城南舊事》,裏面講了作者林海英年幼時自己經歷的一門門趣事和家裏的一些生活故事。

這本書裏的衆多故事都十分精彩、生動,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第一篇——惠安館。在那裏生活了一個女人,她很不幸,失去了女兒和丈夫,一整條小巷裏居住的人們都無情地叫她瘋子,嫌棄、厭惡着她,根本就沒有人去喜歡她,就連她的父母都不太喜歡她了,對她也十分失望。她叫秀貞。

英子的爸爸媽媽都告誡她不要靠近惠安館,可後來,英子還是忍不住靠近了惠安館,她常常與秀貞玩耍,而秀貞請求英子幫她找到她的女兒小桂子,並告訴她小桂子的脖子有一塊胎記,英子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英子在小巷裏有一個好朋友,她叫妞兒,她們經常在一起玩,很開心。妞兒的父親讓妞兒唱戲、賣藝,戲唱不好就要打妞兒,妞兒的身體上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一天,英子發燒了,可她卻約了妞兒,她不能毀約,她來到了她們約好的地方。忽然間,英子看到妞兒的脖子後面有一塊胎記,於是,英子立刻帶着妞兒來到了惠安館,讓秀貞瞧瞧,妞兒是不是她的女兒小桂子。

秀貞與小桂子母女相認,她們立刻收拾好衣物,坐上車,趕往車站,只留下英子在原地傻傻地發呆。

英子十分善良,她對被人們叫做瘋子的秀貞一點兒也不嫌棄,這使我十分開心。

讀《城南舊事》有感5

青蔥漫漫的歲月,那殘老的古城·城南,迷茫着,遙遙着,蝴蝶劃出的弧,漫出了淡淡而悠久的悽傷——[題記]

捧起《城南舊事》,輕輕翻開書籍恬靜的頁碼,一股淡淡的憂傷伴着濃濃的詩意浸溼了我的心頭,又如一列蒼翠的老樹,憧壯而悲傷地盪漾開來,《城南舊事》讀後感:淡淡情思,淡淡愁。書中的英子,面對着無分暗明的社會,她有水晶般透徹的思想,有金銀般耀眼的品德,還有那珍珠般潤滑的寬容。天真爛漫的童年她把世間的一切都想得那麼美好·純淨,似乎她的心是純澈的水晶,再陰暗、醜陋的光線,也能轉化成美麗的光點。這也是她始終以快樂面對生活的原因。

半個世紀前,英子隨從父母漂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京華古都的殘陽駱鈴,鬧市僻巷讓英子爲之着迷沉溺。會館前的瘋女人秀貞,遍體痕傷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孃宋媽,重症染下眼底下的慈女······他們都跟英子玩過,笑過,生活過:他們的笑容還在,卻一一悄然離去。這難道不是一次次適應新的環境的種子嗎?當一粒種子狠狠地的次次去適應新的泥土,原本的溫度,原來的水分與關懷,已不復存在!而存在的是一陣陣傷痛!爲何人是這般悽苦?不明事理的英子百思不得其解。五十年過去了,漸遠離北京的英子,對這一切往事依然情意濃濃,那一縷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英子童稚的記憶裏,永不消退。

她面對繁雜的舊事,英子想不明白。她情願相信自己單純的直覺。她對古事塵埃·今日往來的好奇,對於各種新奇的想象力,她的天真,讓人感動;好似手掌心上的一顆晶瑩剔透的露珠,雖然有早晚消失於迷霧當中,但我們總想竭力呵護。閉上眼睛,讓腦中的思緒勾勒出一場童年的盛宴,也許有許多天真,稚嫩與好奇的倩影;但,無不是一珊珊華美的亮點。伴隨着歲月的洗磨,天真染上了世俗,成熟代替了稚嫩,冷靜驅逐了好奇······時間,以把我的童年塵封於記憶。

在那個充滿黑暗與扭曲的時代,褪去世俗的眼光與偏見,擁有一顆正義而純淨的心,又是何等的高貴?何等的超脫世俗?而在現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卻看到了靈魂的本真,生命的淨土。

夾竹桃謝了,零落的花瓣片片就像是隻只蝴蝶輕盈的旋飛在空中,那婀娜的身姿仍那麼美麗。夾竹桃落了,它真的落了嗎?它當然是會回來的。因爲在這半個世紀的離別中,城南的落花依舊,然而,零落的,卻是人們記憶的碎片。

當我合上《城南舊事》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每一種酸·甜·苦·辣,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懷。

童年的短暫歷程,如一輛崎嶇路上的馳車,在初出平坦的路上,心裏的惆悵又是何等的忐忑,一旦如入崎嶇,就必須學會承擔。生命正是因他們而美麗,每一段歷程,都濃濃地融在心頭,深深地漬上腦海。在生活的忙碌與奔波之中,感傷的往事,再次尋覓平靜。

惜,在那段花開花落的時光;

惜,那份花開的明媚與燦爛。

珍惜吧!零碎的駁影,茫茫的過路人,那蒼翠的`時光!

生命的每一處角落,珍惜······

讀《城南舊事》有感6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聲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耳熟能詳的小曲又在心底迴盪,好像翻開一個復古的相冊,在一片泛黃中去尋找那份童年的回憶。

翻開《城南舊事》時,感覺書中的一切是那樣有條不紊,恰似一首淡雅而樸質的小曲,盪漾着一種淡泊與純潔,給人無盡的遐想。作者林海音以自己六歲到十三歲的生活背景,創作下這部自傳體小說,用英子稚嫩的雙眼去觀察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透着一股淡淡的悲傷。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夢的一個符號,它承載着美好的希望,承載着人們對純真的懷念。讀着《城南舊事》,漸漸走進了書中,看着英子一點一點長大,一點一點懂事,心裏充實了許多。大家對英子深厚的感情,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築成的。孩子眼睛是透明的,透明的不帶一絲雜質,就像英子看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她以另一種理解的態度去接納她,只有她能理解秀貞的苦,這就是孩子的世界,真實樸質,不像大人,只會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周圍的一切。在英子眼中,秀貞是個善良,可愛的人,並不像大人所的“瘋子”,對秀珍的命運更爲同情。英子的善良讓秀貞和妞兒母女走到一起,但最終卻悲慘地喪生在火車輪下,結束了苦難的人生。英子沒有想到,生活竟如此殘酷。隨着故事的發展,朋友和親人也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中紛紛離去了,英子經歷了一件又一件事情,歲月匆匆,她也長大。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朋友了”是我感觸深的一章。“走過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唸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每每讀過這句話,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面對父親去世的噩耗,英子看似平靜,但我們卻能感受到她內心的那份波瀾,她是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要積極面對一切,承擔起她應盡的責任,我在她的淡然中卻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是何等的偉大。

故事在濛濛細煙中結束了,滿地飄落的花瓣,寄託着深沉的思念,在我身旁久久縈繞,美好而又樸實……

讀《城南舊事》有感7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每個人都會從童年中慢慢長大,林海音筆下的《城南舊事》,就是用筆記錄了童年的美好生活。

英子要小學畢業了,可爸爸卻因病重不能參加英子的畢業典禮。英子在衣服上別上了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那是爸爸種的花兒。英子回憶起許多關於爸爸的事,因賴牀受到爸爸的懲罰、爸爸特別愛花以及爸爸讓她去闖蕩的情形。畢業典禮回來後,英子看着滿院子零落的花兒,清楚地意識到,爸爸的花落了,而自己已經長大了。

人總有一天要獨立,當你能夠獨自擔當時,就意味着長大了。

假期裏的一個下午,家裏的大人都有事出門了,媽媽在電話裏告訴我她半小時後到家。弟弟在睡覺,我在一旁寫作業。忽然,哭聲傳到我的耳邊,我回頭一看,兩歲的弟弟醒了,我一時手足無措,隨着哭聲越來越大,我差點都要急哭了。但哭也不是辦法,大腦告訴我要理智,我迅速拿來奶粉放在奶瓶裏衝好,哄着弟弟坐起來喝上,然後給弟弟調出了他最愛的動畫片——《小豬佩奇》,弟弟漸漸不哭了,我終於安下心來。媽媽回到家後看到了這一情形,直誇我長大了。

一本好書,會給人一個好的啓示,《城南舊事》讓明白:對於成長,年齡不是記號,責任纔是標誌,長大是一種勇氣與擔當。成長是責任的延續。

讀《城南舊事》有感8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超級女生大頭馬之新新老師詠詠》詠詠老師是一個很奇怪的老師我就說個故事給大家聽聽:每週都會約三五好友去泡咖啡吧;再比如,她對教學有着自己的一套獨特方法,所以年紀輕輕,居然混上某重點中學之重點班班主任之要職;再再比如,她經常化名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那種風花雪月的小女人情調散文,之所以有必要化名,是怕文章被學生瞅見而不好意思。

最讓我感動的是,詠詠對班裏的”差生“比對”好生“還要好——她經常請那些”差生“們吃飯或是吃零食,送給他們禮物,和他們交朋友,爲此她不惜倒貼自己的工資。詠詠最划算的一次”倒貼“,是給班裏一個愛踢足球的男生買了一個價值兩百多元的新足球,那個最頑皮的男生因此感動得立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後來那男生的父親得知此事後,立即給詠詠買了一塊漂亮的手錶。詠詠和我一起逛商場的時候,我突發奇想,一定要搞清楚這塊表是多少錢,於是拉着詠詠來到手錶櫃檯前諮詢,結果發現這塊手錶居然價值四百多元! 從這本書知道了好心有好報。

讀《城南舊事》有感9

你成長了,可還記得童年時那種別樣的快樂嗎?——題記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可是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就這樣,我寫了一本《城南舊事》。”這便是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的前言,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我和一個又一個讀者。

在這本書裏,令我最感動的是全書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它主要說的是英子的父親,雖然他的表面看起來很嚴肅,但內心卻是一位慈父。在英子要畢業的時候,而他卻生了重病,不能去參加英子的畢業典禮,這時英子回憶起以前父親嚴格要求她的種種,不禁流下淚來。回到家後,才知道父親已經逝世了。多麼令人嘆息,此時,英子也終於成長了、成熟了,向童年揮手告別。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靜恬淡

我們也跟林海音一樣,十年,幾十年,或許呼嘯而過的時光會讓一些記憶蒙塵,卻依然有些人和事,他們執着的留在你的骨子裏,不肯磨滅,不肯老去。

話至此,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相對於英子,我的童年沒有太多絢麗的春花,沒有太多的喧譁,沒有爛漫的五彩,只有像紅楓一樣的熱切殷實的夢和最熾熱的童心。有多麼想回到那無憂無慮的時光,沒有讓我喘不過氣的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有的只是銀鈴般的笑聲。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句號。我將會對童年一直懷揣最真摯的情感,願你們也如此,過好每一天,不留有遺憾。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這本書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林海音透過英子(作者小名)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她將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風光融入到作品當中,描繪了作者懵懂的童年生活。

瘋女人秀貞、井邊的夥伴妞兒、蹲在草叢裏的小偷、反對封建思想的蘭姨娘、陪伴在身邊的奶媽宋媽、使“我”走向成長的慈父......這些人伴隨着小英子走過她六到十三歲的童年。童年一去不返,但是作者筆下豐富多彩的老北京生活,卻觸動了無數讀者。當然,我的童年也是十分有趣的。

記得小時候,大概是一二年級吧,經常有幾天下午放學後回到家,看見媽媽在和一個陌生人議價,地上擺着一摞報紙之類的東西。一問才知道是收垃圾的,一個月來幾次,不過這周比較頻繁。又有一天,媽媽收拾好廢舊報紙、紙箱後,我十分感興趣,便自告奮勇拿去門口準備“做交易”。當時,我自以爲學了許多知識,就學着媽媽與門外的阿姨說了起來。我盡力地將價錢往下壓,她爽快地答應了。事後我才知道是她給我錢而不是我自己付,價錢自然是越高越好。現在回想起來,自己可真是天真。

還有一次,媽媽買回來一些辣椒,被我看見了。她說小孩子別吃,很辣。我心想:紅紅的東西怎麼會辣呢?蘋果那麼甜,西瓜是多麼香,還有西紅柿、火龍果......媽媽肯定是不想讓我吃。於是,不懂事的我便帶着惡作劇的心理偷偷嚐了一個。一會兒,喉嚨便一陣發燙,感覺嗓子冒起了煙,辣得我火冒三丈,火燒火燎。趕緊抄起水杯猛一陣喝水,結果喝到肚子都漲了,還是辣得難以忍受......

《城南舊事》的結尾裏,主人公英子告別童年歲月,逐漸成長爲一個堅強獨立的少年,邁步走向新的生活。童年,是冬日的暖陽,是雨後的彩虹,是滋潤的雨水。每個人都有他的《城南舊事》,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童年。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童年是美好的,如同一朵美麗芬芳的花朵。我們增長一歲,花斑就掉落一瓣。花瓣落完了,我們的童年也就結束了。到那時,我們就會懷念那美好的童年,細細回味着那時的酸、甜、苦、辣。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一部“懷鄉”作品,書中的一個個故事都表現了作者懷念童年、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的運用了兒童的視角進行故事敘述——借主人公英子的眼睛,描繪了一幅北京的風景人情畫卷。同時,也表達出作者本人對人生和生命體驗的多重感受。故事裏,作者將英子眼中北京南城的風光融入到字裏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餘,架設了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呈現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道盡了人世間複雜的情感和真實的人性。

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句句言語都深深感染着我:《惠安館》中,小英子並沒有因爲秀貞的“瘋”而感到畏懼,並和秀貞成爲了朋友,還想盡辦法,讓好朋友妞兒和秀貞母女相認。她的善良、淳樸,富有同情心的本質,都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看海去》中,小英子蹲在草叢中與小偷的約定,又展現了英子的質樸、年幼時分不清好與壞的童真;《蘭姨娘》中,聰明機智的英子做了一回月下老人,爲蘭姨娘和德先叔牽線搭橋,給她們帶來許多快樂;《驢打滾兒》中,宋媽失去孩子但頑強不屈的精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英子的爸爸因得了重病去世了,小英子也就從此告別了童年,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童年如一條溪流,川流不息,一去不復返,思緒卻如潮水般涌出。英子的童年是美好的、愉快的,所以她纔對童年生活如此留戀,回味無窮。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南舊事》,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

曾經那個願爲我千千萬萬次撿風箏的人已經逝去

曾經那個願爲我千千萬萬次撿風箏的人已經逝去,人生中錯過了就不會再得到,也許我們會懺悔,會救贖,但這些似乎都已經晚了。每當放飛風箏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珍惜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