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

學識都 人氣:2.25W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閱讀。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一

無論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候門公子,擁有着不可一世的榮華富貴和錦繡前程,但會以寂寞告終。

他就如雪花一樣,人們還未曾來得及觀賞它的美,就這樣轉瞬即逝了。留給了我們淚珠般的回憶和拉長的嘆息。

上天給了賈寶玉一個美若天仙的表妹林黛玉。我說——林黛玉來人間是爲了還債,用一生的眼淚還了前世的債,把所有的感情都交託了賈寶玉,在自己一無所有的時候歸去。

可能因爲他們的愛情本身就帶着一種悽美,花落冰韻,訴盡無數的冷音。多麼淡薄的緣分,就像一段還未來得及旁白的故事,在心中留下了刻苦的記憶。

正因爲愛的太深,所以纔會以悲涼散場。賈寶玉歸依佛門,其實早已註定。從此,賈寶玉紅塵不染,把痛苦放在心底。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二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鶚共同創造的。全書以封建四大家族爲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爲主線,着重描寫了賈家由勝到衰的過程,以及各人物在封建體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劇命運。

跟四大名著中其他三本書不同,《紅樓夢》主要寫的是一段讓人悲痛欲絕的悲慘愛情故事,我看了第一遍就哭得淚流滿面。林黛玉的哭哭啼啼、嬌弱的形象與其他書中的英雄形象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或許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哭哭啼啼讓你厭煩,但《紅樓夢》卻無疑是古典文學中的奇葩。這本書的名字也不同——《紅樓夢》。一看這名字,我還真蒙了,《紅樓夢》,什麼意思呢?他給了我一種夢幻、神奇以及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合上書,書中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書中的人物還在跳躍、舞蹈。但當我一想起他們的結局,就忍不住想破口大罵,想潸然淚下,他已經把我深深地引住了。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三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紅樓夢》,我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高鶚寫的。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刻畫了衆多人物形象,儘管他們的生活境遇和理想追求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愛與恨,痛苦與歡樂,也呈現不同的情節,但他們的悲劇命運卻是相同的。作者用爐火純青的筆法,塑造出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衆多的藝術典型,他們已經家喻戶曉。它是一部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名著,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罕見的.瑰寶,是我們小學生加強藝術修養的良好讀物。

我感覺《紅樓夢》最後的結尾悲慘極了,我想改一改:最後,賈寶玉去京城考試,高中狀元;林黛玉長得更加漂亮,而且病也沒了,而且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探春、迎春、惜春、汀雲、鳳姐、妙玉都有了好的結果。春天到了,大觀園裏到處春意濃濃,張燈結綵,歡聲笑語。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四

我聽一個老師說,看了紅樓夢,寫作能力會大大提高,所以我覺得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紅樓夢》是可以讀多次,而每次感受都不一樣。

第一次看《紅樓夢》是在讀高中時,當時看書更多注意故事情節,爲了更快知道最後的結局,書中的詩歌大多跳過了。看完後爲書中的人物流下了同情的眼淚,不太喜歡薛寶釵,更喜歡林黛玉。

前年兒子要看《紅樓夢》,幫她買了一套成人看的,他看了幾天,可能看不懂,就不再翻了,我就一字不漏的看,我才知道高中時沒有讀的詩歌寫得是多麼的好。作者曹雪芹如果不是家道中落,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他寫不出《紅樓夢》,作者把他對人生的看法和感悟,都融於小說裏,他用心寫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我認爲《好了歌》是作品的中心思想,人生只有一世,到生命的盡頭,名、利皆是空,不要爲他人做嫁衣裳,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也許,又看一遍,又有新的感受。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五

縱觀人類情戀的演變史,大體可分爲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現代情感史三個階段。如果文學史正是人類情感史的一種反映再現,那麼《紅樓夢》一書在時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橋,她正好橫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終結和現代情感史的開端之上。由此看來,《紅樓夢》一書和我們這個時代的距離也更加鮮明。

作品呈現的古典畫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過去時代的影響,使我們得以從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現代人在情感領域巨大而微妙的異同。我們悲喜交加地看到,人類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樣是在向前進化着,儘管進化的軌跡是如此沉重而遲緩,一步一個腳印,前仆後繼,包括血和生命的代價,轉眼間焦頭爛額,各奔東西。

四大名著紅樓夢讀後感六

“丟棄了不離不棄黃金瑣,忘記了莫失莫忘通靈玉”,好一個多情瀟灑的賈寶玉,嬌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個發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動人愛情悲劇。作者曹雪芹通過《紅樓夢》,揭示了當時封建社會的黑暗,也表達了他的不滿與憤怒。故事講述的是從小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來到了榮國府,漸漸與賈政之與生俱來通靈玉而性格頑劣的公子賈寶玉相戀,又因鳳姐從中使用掉包計,使得賈寶玉娶帶有黃金瑣的薛寶釵,讓林黛玉吐血身亡,賈寶玉從此心灰意冷,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故事。

我實在是爲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並沒有過錯,讓人憎恨卻是那種封建的傳統觀念。什麼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麼門當戶對,這種思想真是害人不淺。這不,賈寶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陰陽相隔,想而見不着的痛楚。還要讓賈寶玉受這樣的欺騙。唉,就是石頭心腸的人也會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