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49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最新朝花夕拾讀後感(通用5篇)

朝花夕拾讀後感1

大家在暑假裏一定都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那麼大家是否都有所感悟呢?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的淺見。

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的老師,他平易近人,關心學生。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下,遇到魯迅這樣的中國學生,藤野先生不但沒有對他產生一絲歧視,反而非常照顧他:擔心魯迅不願解剖屍體,幫魯迅整理講義,魯迅要走時他的依依不捨……

文章從頭到尾,都透露着他的偉大、無私。使我們都不禁爲藤野先生的有教無類而喝彩。

這篇文章看似是記敘了魯迅在日本的留學生活,事實上還夾雜着些許魯迅對舊中國的看法與個人情感。與魯迅一同留學的清國留學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害,竟與日本人一同喝彩;魯迅成績進步,同學卻因爲嫉妒而誣陷他作弊,甚至給他發了勸誡信。

魯迅終於意識到了國人麻木的靈魂與別國對祖國的歧視,是無法通過醫術來改變的,這裏的一切都深深刺激着魯迅的每一根神經,於是魯迅毅然棄醫從文,將滿腔熱血寄託在了他筆下的每一個文字當中。

從文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魯迅先生面對舊中國的腐敗,卻無能爲力的自責,我們無不爲他的愛國精神所折服。

拜讀此文,我彷彿穿越回了那個灰色的年代,看到了魯迅那些日本同學們鄙夷的目光,感受到了魯迅內心那份憤恨與惆悵。唯一能給全文帶來一絲暖色調的,便只有和藹可親的藤野老師了,是他,對魯迅的關照,給文章注入了一絲暖流。

我想,正是因爲藤野老師那一視同仁,無微不至的關懷,才讓他成爲了魯迅口中“最使他感激的老師”吧。

通讀此文,我對於藤野老師的無私與魯迅強烈的愛國情懷感同身受。身處和平年代,我們無需背井離鄉,更無需棄筆從戎,唯有好好珍惜身邊的每位良師益友。

朝花夕拾讀後感2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性的書籍。書中敘述了魯迅幼時和青年時的生活。在暑假中通過閱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感受頗深,閱讀這本名著,感覺不像是在閱讀書本文字,而是魯迅先生通過樸實的話語在跟你講述一個個真實而又充滿情感的現實故事。裏面的很多篇章和內容使我受益匪淺。

在《二十四孝圖》中通過閱讀魯迅講述他在兒時閱讀的“老彩娛樂親”“郭巨埋兒”等故事的感觸,明白了其中一些封建時期的孝道故事誇大其詞,有很強的迷信色彩。儘管對宣傳孝道有幫助,但是對應有的孝道進行誇張虛構,不僅不會讓孝道在中國得到良性發展,還會對社會產生不良的影響。魯迅通過文字形象地揭露出封建孝道中的虛僞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可憐又悲慘的處境。

另一篇是我印象深刻的篇章是《瑣記》,其中衍太太自私、陰險、心眼壞的形象描寫的非常形象。它寫的是魯迅孩童時和小夥伴經常去衍太太家玩耍,衍太太在魯迅與小夥伴去吃缸裏的薄冰時,她竟然讓孩子們比賽誰吃得多,並教唆魯迅投自己母親的首飾,賣掉首飾給自己買東西。這個衍太太思想不正,陰險,心眼壞的的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深深地對她感到憎惡。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對孩子們的童年產生積極的影響呢?孩子們再這樣的人身邊怎麼會安全和快樂?

通過本次閱讀魯迅的名著《朝花夕拾》,使我能夠領略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童年故事,並瞭解魯迅兒童時代的社會現狀,跟我們自己的童年時光進行對比,能夠感受到時代的變化和我們當下時代的幸福,從而使我們更加珍惜我們的美好時光,奮鬥青春,不負青春。

朝花夕拾讀後感3

魯迅的名字,是家喻戶曉得。第一次讀他的文章,確是課本中的《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裏的一篇。在這以後,我和魯迅的距離一下拉近了很多。樸實的文筆中透露出細膩的情感,彷彿在與親人交談一樣。

在這個寒假裏,我細細品讀了這本《朝花夕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阿長與<山海經>》令我印象最深。它所描寫的是魯迅家的保姆阿長。文章生動地塑造了一個非常典型的舊時中國農村勞動婦女形象。有人比喻這篇文章是魯迅從記憶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異常鮮美的“朝花”。對於這個婦女,魯迅不但沒有避諱寫出她的美與醜,反而是懷着真摯的感情懷念她的一切。不論魯迅對她是佩服、厭煩、喜歡或是討厭,字裏行間都流露出他的感情。

《五猖會》在童年的魯迅心中是一個節日。前面寫的是魯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的急切,中間父親突然出現,強迫“我”背誦《鑑略》。魯迅的心理,從興奮,到掃興、忐忑到無奈和痛苦都生動的體現了出來。表達了魯迅童年時對五猖會的嚮往,也同時點名了封建教育的強制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這一點是我初讀《五猖會》時沒有發覺到的。

《朝花夕拾》,在這本書中,無處沒有魯迅細緻的描寫和真摯的感情,無處沒有魯迅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每一次閱讀,總能悟出不同的道理。

朝花夕拾讀後感4

《朝花夕拾》一書,是魯迅先生所著的一本回憶性散文集。書中文章集中著於1929年,作者當時已經四十五歲了。文章資料主要是回憶童年、青年時期的事,就猶如清晨開的花到傍晚摘去,所以文集名叫《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一書,記敘了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期求學的故事,追憶了作者的難忘之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讀完之後,我發現整本書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的,前六篇作者用來回憶童年,七八兩篇作者來追憶自我面臨選擇的青年時代,最終是抒發了對親友、教師的懷念與祝福。

《朝花夕拾》雖爲回憶性散文集,但魯迅先生並不只是在回憶往事,而是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多角度,多側面地揭露着當時的社會氣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深深地思考。文中對封建社會,封建教育的批判,對北洋政府的嘲諷,對舊社會的抨擊無一不體現着魯迅先生一貫的戰鬥風格。如今,大浪淘沙,近九十年過去了,此書仍像金子一般閃閃發光,是中學生們鍾愛的讀物。如今,翻開這本散文集,我們依舊能夠聞到那夕拾朝花的芬芳。

朝花夕拾讀後感5

《朝花夕拾》中最熟悉的文章莫過於《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百草園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春秋天翻開斷磚與昆蟲一齊玩耍,拔何首烏根,摘覆盆子,夏天乘涼、聽赤練蛇的.故事,冬天拍雪人、雪地捕鳥……百草園是作者的樂園。在那裏,他盡情玩耍,增長見聞,親身實踐度過了一段完美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到了上學的年齡,他來到三味書屋,壽先生是極方正、博學的人,生活自然要有所拘束,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儘管如此,在壽先生陶醉於美文中時,魯迅和他的小夥伴們照樣在先生的眼皮底下幹各種“好事情”,還偷偷溜到院子裏折臘梅,尋蟬蛻,就算惹怒了先生,也可是是訓幾句罷了,這樣完美的生活真令人羨慕。整篇文章充滿了真摯樸實,動人趣味之感,哪裏有什麼諷刺批判之意呢?童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完美純淨的,有誰忍心將自我的童年蒙上一層陰冷麪紗呢?

想想我的童年,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夏天獨自一人吃着雪糕,趴在樹下掏螞蟻洞、捉螞蟻,冬天折一枝淡黃的臘梅,滿屋飄香,平時也和小夥伴瘋鬧,玩各種遊戲,放假了還能出去旅遊,那時的我也是像百草園中的魯迅一樣天真爛漫。上了學,課業負擔較重,教師也都個個嚴肅端莊,我和同學可沒有上課溜到院子裏玩的勇氣,甚至做小動作,交頭接耳也都是別人的專利,我是沒有的。慢慢的,課間十分鐘被作業佔了去,我們也不會想着跳皮筋,扔沙包,僅有寫作業。儘管如此,放學路上、假期裏仍然會有我們的笑聲和打鬧聲。總之,童年畢竟是一方淨土,不管如何,都會散發出奶味的芳香,給我,給你留下完美的回憶。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所描述的經歷是那麼趣味溫馨,或許它沒有那麼完美,但失去了才知珍惜,那裏有魯迅對自然的喜愛,對童年的留戀。我亦是如此,我在百草園、三味書屋中與魯迅重溫了他的童年,而我的心裏也充滿了對童年的追憶與回味,對自然的熱愛與嚮往,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

童年如花,無論何時拾起,都會有所回憶與新的內涵。

童年,永遠都是個道不盡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