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淺析職業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調查及其啓示

學識都 人氣:2.6W

[論文摘要]文章對近五年學術界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文章、專著進行學習、研究、總結,闡述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含義、目的、步驟及國內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通過實地調查結果,分析了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總結了大部分文獻提出的共同觀點,並對文獻中提出的觀點進行探討和反思,基於筆者的認識和實地調查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於淺析職業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調查及其啓示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 調查 啓示

一、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意義

職業心理學家薩柏認爲職業生涯是個人規劃未來職業發展的過程;管理學家諾斯威爾指出: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一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和制約的因素爲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培訓和發展計劃等,併爲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方案。按時間的維度分爲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和人生規劃;按性質分爲內職業生涯規劃和外職業生涯規劃。它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自我評估和目標設置的過程,是實現繼續專業成長的必要組成部分。國內外的文獻都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和重要性作了闡述,並指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幫助高職學生儘早進行個人規劃,儘快找到人生目標,合理地進行職業規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激發潛能,彌補不足,爲成功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打好基礎。

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現狀

2.國內的職業生涯教育發展狀況。我國的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於20 世紀90年代中期從歐美國家傳入,尚屬於新鮮物,現雖然已廣泛應用於教育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但在高等教育領域,僅有少數高校和部分諮詢機構開展系統的教育指導。在高職高專院校中,雖然開設此課程,但大多隻是流於形式或應付上級教育主管理部門的檢查而出現在課表上,很多院校即使開設了也只作爲講座課,在學生臨近畢業的時候開展一兩次全校性的講座。筆者走訪和電話訪談了內地13所高職院校(以公辦爲主),將此課程列入教學計劃,並形成課程體系的學校較少(包括一些本科院校)。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職業生涯規劃在我國高職高專院校中還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也沒有得到重視。

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地位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是高校的一門重要課程,學校需要通過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從態度、知識和技能三個維度達到既定目標。

1.態度層面。樹立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的主動意識,樹立正確的、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職業價值觀和就業理念,把個人長遠發展與國家、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結合,確立利於個人發展的、宏觀的職業概念和意識。

2.知識層面。讓學生了解當前市場經濟形式下職業發展的階段特點,較爲清晰地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點、職業的特性以及社會環境,瞭解國家與當地的就業形勢與政策法規,掌握全國及個人職業目標區域內基本的`勞動力市場信息、所學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羣)知識及基本的創業知識。

3.技能層面。基本能掌握探索自我的技能、信息檢索與管理能力、生涯目標決策能力和各類求職技能等,還通過課程學習提高各種社會通用技能,如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協調管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

4.預期目標。通過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較爲正確的評價和定位,並建立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能夠正確認識當前形勢下的就業問題,轉變就業觀念,樹立職業理想,並積極謀劃個人發展,提升畢業生的就業層次、質量和就業率,樹立學校的就業品牌,提高學校整體形象和聲譽。

職業生涯規劃的步驟分爲:自我分析→環境認知→確定目標→戰略性生涯規劃策略的制定→目標的評估與修正。"

四、內地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個案調查與結論

2.問卷調查分析及結論。第一,問卷分析。第一次調查對象爲20XX~20XX級的部分經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學習的學生,發出問卷2960份,2008年7月31日收回問卷2XX8份,經確認1400份有效。具體分析如下:(1)生涯規劃指導方面:XX級學生的需求着重於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處理;XX、XX級學生看重求職與面試技巧、就業政策等;(2)職業目標制定狀況:XX級學生制定職業目標清晰可行率比XX、XX級學生高得多;(3)生涯規劃認知方面:XX級學生認爲生涯規劃對就業擇業、個人心態、個人意義、個人職業成功影響程度非常大的比重比XX、XX級學生多;XX級學生願意對職業生涯規劃投入的資金(投入3000元以上佔21.44%),遠遠高於XX、XX級的(投入3000元以上佔14.43%)。可見,經過社會實踐後,學生的職業定位更加理智、明確,對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增加了社會閱歷,選擇對象增多,對當初制定的職業目標是一種考驗。 第二,調查結論。首先,新入學學生普遍對專業瞭解不夠,尤其對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不明確。因爲對行業及專業的認識不足,致使學習興趣不高,對所學專業的市場需求狀況的瞭解及個人職業發展規劃缺乏主動性,在調查對象中只有37.25%的學生把所學專業設定爲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目標。

其次,學生普遍認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的教學內容較爲豐富,但缺乏與任課教師進行溝通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尤其是涉及課程內容的問題溝通更少。在校期間最想得到的就業指導內容是求職面試技巧、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處理,大部分學生都希望學校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開展面對面,一對一或以班級爲單位的就業指導。

最後,高年級學生普遍認爲,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之後,個人在制定職業目標和人生規劃目標時有很大的改變,如心態變得穩定、平和,無所適從的情況減少,對職業定位與目標的選擇,已經變得相對從容。就業觀念較之前有了明顯的轉變,不再只盯着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不放,選擇利於個人長期發展的用人單位就業的學生佔大多數。並且普遍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未來全方位的發展很重要,即便是踏入工作崗位後也願意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爲自己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五、職業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啓示

通過調查研究結果知道,學生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學習,基本能找到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切入點,抓住重點內容,發現自己的強勢和弱點,縮小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便於他們更加明確今後的努力重心和職業發展方向,也便於他們適應社會及就業市場發展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狀況。

學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也應針對教學、專業及學生的需求,適時調整教學內容,指導內容要緊扣企業崗位和就業市場需求,要緊扣學生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需要。在大學一年級第一或第二學期開設不少於20學時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第三學期開設不少於10學時的就業指導課程,第四學期開設不少於10課時的創業指導課程,第五學期,視學校教學安排一系列就業創業的成功人士進校講座、報告。這樣對穩定大學生專業思想、培養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改變大學生學習態度,塑造學習型風格,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有利於學生明確人生使命,樹立職業理想,使其職業意識、職業態度、職業探究能力得到鍛造,從而確定人生髮展目標;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體現高職教育以職業能力爲核心的育人功能。

借鑑國內外職業生涯專家、教育行業及社各界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和總結,結合筆者的個案調查研究,發現開發和加強職業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將使學生和學校實現雙贏。第一,學生方面: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激發個人潛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適時自我覺醒;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高職學生明確人生目標,促成自我實現。第二,學校方面: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高職學院樹立自己的就業品牌和增加社會美譽度;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開發學生個性,促進學風建設,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形成平安和諧的校園氛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於提升高職學院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就業層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高了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效益,使就業工作體系得到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爲社會提供適銷對路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六、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國內現狀研究和筆者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國內全面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並取得預期效果是非常困難的。但如果從學生與學校兩個層面着手,相互協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必定會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所以一方面,大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地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理論,如“人-職匹配”理論“職業發展階段理論”“職業類型論”“職業生涯規劃=知己+知彼+抉擇”等。另一方面,職業院校要充分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學習、個人職業發展的必要性和學校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加強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機構軟硬件方面的建設,幫助大學生自進校起就着手製定一個既有個性化,又能促進學生個體成長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提升學校的就業率、就業層次和就業質量,樹立學校的就業品牌,提高學校整體形象和社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