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諮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規劃》重要知識點

學識都 人氣:2.33W

區域規劃的編制原則

2016諮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規劃》重要知識點

(1)在堅持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的基礎上,充分重視和運用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來協調區域發展。

(2)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建立各具特色的區域分工和合作格局。

(3)要鼓勵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帶動發展中部地區,着力幫助落後地區,彼此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促進地區間經濟的協調健康發展。

(4)要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逐步實現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5)要堅持以人爲本,搞好統籌兼顧,把普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質量,縮小地區間的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爲根本的宗旨和出發點。

區域規劃的編制程序

1.履行立項程序編制國家區域規劃,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立項申請,經規劃諮詢委員會組織論證後,報請國務院批准。

省級區域規劃的立項程序,參照前款規定執行。

2.規劃編制部門國家區域規劃由國務院提出,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具體負責編制。

省級區域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市、縣(縣級市、自治縣)人民政府具體負責編制。

3.區域規劃意見徵詢規劃編制部門起草區域規劃時,應當徵求下列組織和個人的意見: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區域內下一級人民政府;區域外相鄰地區人民政府;有關方面的專家;有關軍事機關;區域內其他公民和組織:徵求區域內其他公民和組織的意見,應當採取將區域規劃草案徵求意見稿公佈的形式。

4.區域規劃的銜接規劃編制部門應當將區域規劃草案送同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由有關部門負責與相關專項規劃進行銜接。

省級區域規劃草案還應當送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進行銜接。

區域規劃中關於基礎設施、資源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內容,應當符合相關領域的國家專項規劃。

5.區域規劃的審批區域規劃草案在報請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前,應當送同級規劃諮詢委員會組織論證。

國家區域規劃由國務院批准。省級區域規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編制規劃應遵循的一般原則

爲確保規劃的科學性,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包括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堅持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

(2)堅持從實際出發,遵循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

(3)堅持科學化,遵循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

(4)堅持統籌兼顧,加強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協調;

(5)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傳統經濟方法

係數法:本質是根據過去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某種比較固定的比例,確定計劃期相應的計劃指標。係數的不準確性就會對整個計劃產生負面影響定額法:是指在一定技術經濟條件下,人力、物力、財力的利用或消耗所應達到的標準。定額法不是一種獨立的計算方法,而是其他各種計算方法的基礎和工具。

速度比例法:用某一單項指標在過去計劃期的動態速度來估算計劃期的動態速度,並根據計劃期的條件和其他有關的計劃指標予以適當調整後得出計劃指標的方法。在我國計劃編制中運用較多,尤其是在制定單項計劃指標時,得到更多的運用。特點是可操作性強;其侷限性在於其依據的是過去的動態指標,帶有經驗或主觀意願的特性。

因素分析法:是把質的分析與量的計算有機結合用以確定計劃指標的方法。操作起來較複雜;但較之前述三種方法具有更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現代經濟方法

投入產出分析方法:是研究經濟系統各部門、各行業及企業內部各個產業之間的經濟技術聯繫和相互依存關係的數量經濟分析方法。具有極強的綜合平衡功能,而且既適用於宏觀經濟,又適用於微觀經濟,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的應用。

經濟計量方法:是研究經濟運行及其結構變動趨勢的測定方法,它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實際經濟統計資料進行計量分析,以預測未來和規劃政策。在改進編制工作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前沿經濟計劃方法

系統動力學方法:建立在系統論、自動控制理論和信息論的基礎上,依靠系統論分析系統的結構和各個層次、自動控制論中的反饋和調節原理及信息論中信息傳遞原理來描述系統。模型主要是提供系統發展變化趨勢,運用模型輸出各個指標的各種趨向,對制定中、長期規劃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灰色預測模型:凡是有些參數已知,有些參數未知的系統都是灰色系統。灰色系統能更準確地描述社會經濟系統的狀態和行爲。

人工神經網絡:預測成功地應用於實際問題的預測中,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發展規劃指標體系

國家發展規劃的各項指標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互相聯繫的,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國家發展規劃指標體系。

指標體系含義特點內容

目標性規劃指標體系

以科學預測爲基礎,體現政府宏觀調控意圖的計劃指標。一般不分解下達,對地方和企業不具有行政的約束力,主要提供信息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