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的就業前景

學識都 人氣:7.15K

導語:岩土工程時要求熟悉各種岩土工程檢測方法的操作規程及技術規程;熟悉常見的地基處理設計及施工方法,能獨立組織施工並出具檢測成果報告;熟練掌握岩土工程專業知識,並能熟練使用多種岩土和結構計算軟件;責任心、上進心強,工作認真細緻,善於與人溝通,且富有團隊精神。

岩土工程的就業前景

前言

岩土工程是一門既古老又新近的專業技術。上古時代,人類修道路、挖渠道、建居室,就與岩石和土打交道。近代工業化過程中,建廠房、開礦山、修鐵路、興水利等土木工程實踐中,涉及到許多與岩土有關的問題,如地基的承載能力、邊坡的穩定、地下水的控制、岩土材料的利用等等。但岩土工程真正成爲一門獨立的專業,則不到半個世紀,傳人我國只二十幾年。對岩土工程的涵義,岩土工程師的執業範圍,至今還有不同認識。本文擬談一些自己的看法,與同行們探討。

1、岩土工程的內涵

對岩土工程的定義有幾種不完全相同的表述:

《岩土工程基本術語標準》定義爲:“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處理和改良的科學技術。”中國大百科全書定義爲:“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以工程地質學、岩石力學、土力學與基礎工程爲理論基礎,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門技術科學。”也有專家定義爲:“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研究岩土體(包括其中的水)作爲支承體、荷載、介質或材料,必要時對其改良或治理的一門工程技術。”以上表述方法雖不完全一致,但主要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第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第二、研究對象是岩石和土,包括岩土中的水;第三、是一門技術科學或工程技術。

2岩土工程的外延

岩土工程的實踐性很強,從工程實踐角度,包括下列範圍:

(1)岩土作爲支承體

房屋建築、道路、橋樑、堆場、大型設備等等,都建造在岩土上,岩土作爲地基,作爲支承體,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承載力和變形問題。

(2)岩土作爲荷載或自承體

邊坡工程、基坑工程、露天礦等地面開挖,隧道、地下洞室等地下開挖,面臨的是另一類穩定和變形問題。這時,岩土體擔任的角色,既可能是荷載,也可能是自承體。同時,地下水的控制常常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3)岩土作爲材料

填方工程,特別是大面積高填方、填海造陸,要用大量岩土作爲材料;圍堰、水壩、路堤等也用岩土爲材料。這些工程除了研究其穩定和變形外,岩土材料的選用和質量控制是主要問題。

(4)地質災害的防治

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質災害,對工程構成嚴重威脅,防治工程必須針對具體條件和地質演化規律進行設計和施工。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也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

(5)環境岩土工程

地質和水文地質環境的評估、廢棄物的衛生填埋、土石文物的保護等等,都涉及複雜的環境岩土工程問題。隨着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人地和諧的認知,可持續發展方針的貫徹,環境岩土工程正日益受到加大的重視。

還可以舉出一些,但主要是以上五大類。

以上各類工程,不僅涉及天然岩土,還包括各種人工土,包括對天然土的加固和改良,利用排水、壓實、加筋、改性、注漿、錨定、設置增強體等方法,改變岩土體的強度、變形和滲透性能。岩土加固和改良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組成。

我們可以從第九屆優秀勘察申報項目瞭解岩土工程的範圍:如秦嶺隧道、嶺澳核電廠、三峽五級船閘、龍羊峽水電工程、小浪底水電工程、白雲機場和肖山機場、許多高層建築、唐山岩溶塌陷治理、滑坡治理、大型露天礦山邊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上採油井場、三峽水庫岸邊浸沒區治理等等,還有深基坑支護、公路、尾礦、動力機器基礎、岩土工程檢驗和監測等等。雖然並不全面,但可以看出,岩土工程涉及的範圍是很廣的。

3岩土工程和相鄰專業的關係

岩土工程與許多專業關係密切,且互相搭接,邊界模糊。邊界附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諸如:工程地質、結構工程、水利和水電工程、道路橋粱和隧道工程、港口和航道工程、採礦工程、地震工程、海洋工程、環境工程等。下面僅就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的關係,岩土工程與結構工程的關係做些說明:

(1)岩土工程與工程地質的關係

首先說明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區別。

工程地質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與工程建設有關地質問題的科學。工程地質學的產生源於土木工程的需要,其本質是一門應用科學;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其本質是一門工程技術。從事工程地質的是地質專家(地質師),側重於研究地質現象、地質成因和演化、地質規律、地質與工程的相互作用;從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師,關心的是如何根據工程目標和地質條件,建造滿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決工程建設中的岩土技術問題。因此,無論學科領域、工作內容、關心的問題,兩者都是有區別的。

但是,工程地質與岩土工程的關係又非常密切。有人說,工程地質是岩土工程的基礎,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質的延伸,雖然不一定十分確切,但有一定道理。岩土工程師面臨的岩土材料,無論性能和結構,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經過了漫長的地質歷史,是多種複雜地質作用下的產物。對岩土的性能和結構,只能通過勘察來查明,而又不能完全查明。一些關鍵性的問題,需根據地質規律推測或預測。尤其在地質構造複雜的山區,有經驗的工程地質學家,通過地面調查,就可大致判斷地質構造的輪廓,利用物探、鑽探、槽井探等,由粗而細,由淺而深,構造出工程地質模型。沒有地質學基礎,哪能識別斷層?哪能識別軟夾層和結構面的空間分佈?哪能說清地下水的賦存和運動規律?如果要開挖隧道,哪些地段會冒頂?哪些地段會突水?在地質複雜地區,離開了工程地質專家,土木工程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