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與上司衝突後怎麼辦

學識都 人氣:2.12W

實際上,相對於較爲單純的大學校園,社會職場更顯複雜。不少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便遭遇心理“關卡”,這些職場新人的心理健康,同樣值得關注。

職場心理與上司衝突後怎麼辦

目標落空 陽光青年顯抑鬱

“我要是跟同事朋友說我去看過心理醫生,肯定沒人相信。”黃慶(化名)說。

在旁人眼中,黃慶是一個陽光男孩,他熱愛運動,幽默風趣,這種人怎麼可能存在心理問題?但他的確曾先後三次到柳鐵中心醫院,接受心理醫生的治療。

黃慶坦言,自己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有一段時間了,具體表現爲對工作生活完全提不起興趣。“就是感覺什麼都沒意思,醫生給我的診斷是輕度抑鬱。”黃慶說,他做事一貫積極向上,那段日子他卻感覺找不到自己。

爲什麼會抑鬱呢?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黃慶最後找到了自己的癥結所在:那就是曾經美好的願望落空了。

兩年前,畢業於武漢某名牌大學的黃慶,選擇簽約柳州一家大型企業。“簽約前,我來考察過,發現柳州城市漂亮,房價也不算特別高,我想自己應該能很快攢夠買房首付,立足生根。”另外,黃慶還堅信,以自己畢業的學校及專業背景,在公司裏將很快能出人頭地。

兩年過去了,黃慶當初設想的目標並沒有如期實現。房價漲上去了,以他的工資水平,購房還很遠;另外,他在車間裏的職位也一直沒有變動。

工作生活既定目標落空,且看不到改變的跡象,黃慶正是爲此抑鬱了。

專家診斷:

柳鐵中心醫院心理專家謝靜表示,黃慶的情況是較爲典型的抑鬱症狀,具體表現在對身邊的人和事都沒什麼興趣,精神萎靡不振。這些症狀持續惡化下去,可能造成更爲嚴重的後果。

謝靜稱,因工作上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健康問題,在新進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身上較爲常見;畢竟大學生們自身的期望值較高,但如今職場競爭激烈,往往難以讓人如願。

謝靜建議,黃慶們不要太過於關注自己落空的目標,而要多看看眼下的所得。以黃慶來說,他眼下買不起房,但租房肯定沒有任何問題;他現在沒有升職,但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的認可,已經擁有了很好的成長資源。瞭解清楚自己在職場上的優勢,會有助於心理上的調適。

委以重任 優秀員工欲辭職

一起畢業的同學都在各行各業打拼着,劉星羽(化名)卻在休假。她的這個消息在班級QQ羣發佈之後,曾經引起了許多同學的關心。

“現在已經休了一個多月了,領導給了我兩個月的假,讓我徹底調整一下。”她告訴記者。

劉星羽畢業於北京的一所知名大學,去年進入柳州的一家國企。她工作能力很強,能說會道,材料也寫得好,因此深受領導重視。

她感覺自己出現問題是在今年春節後。過完年上班,領導找到她談話,說要給她委以重任,讓她協助主管部門的業務工作。

“個人的工作我可以做得很好,但要指派別人的工作,我真的感覺沒把握。”劉星羽頓時感覺“壓力山大”。

但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劉星羽也不想辜負領導的信任。於是她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勤快地加班,制訂工作計劃,和部門的同事溝通每一項工作的實施辦法。

可結果並不總是好的,她分派下去的任務很多都實施不下去,甚至還有同事當面和她發生衝突,領導也對她的一些做法提出了批評。“因爲工作進展不順利,我感到壓力很大,同事們的不理解,更是讓我難過。”那段日子裏,失眠、痛哭常常伴隨着劉星羽。

堅持了兩個多月後,疲憊的劉星羽出人意料地向領導遞上了辭職信。領導回絕了她,並額外爲她放了兩個月的長假,希望她好好地調整自己。

專家診斷:

謝靜認爲,劉星羽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具有完美主義特質的人身上。

謝靜表示,劉星羽的工作能力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但當她領導一個部門的工作時卻出現了問題。這主要是因爲她把全部的精力都關注在事上,忽視了與人的溝涌,忽視了同事的感受。

而這也是許多新入職場的大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他們往往認爲把事情做好就行了。謝靜建議,工作之外還應該多參與團隊活動,傾聽團隊成員的心聲,讓自己更好地融入團隊。

心直口快 進諫“犯上”生壓力

接觸過周兵(化名)的人,很容易感受到他心直口快的性格。不過在職場上,心直口快卻給他帶來了麻煩。

周兵也是去年的畢業生,如今在柳州一家大單位上班。單位的環境很好,部門領導對待下屬也很和善,周兵一度感覺得心應手。

但部門領導也有個不太受下屬歡迎的習慣,那就是對各項工作都非常看重。除了本職工作外,單位的徵文比賽、文藝匯演等,樣樣都要求員工積極參加。而爲了“備戰”這些活動,周兵和同事們自然得頻繁加班加點。

去年年底,工作本來已非常緊張,領導卻還要求大家排練幾個節目參加單位年會。爲此,周兵和同事們除了每天晚上要加班到深夜外,週末的休息時間也被佔用了,大家對此都頗有意見。

但是當領導前來監督排練時,同事們卻個個顯得非常愉快,只有周兵沒有忍住,他“直言進諫”:“領導,爲工作加班加點也就算了,表演節目又不是工作,沒必要搞得這麼緊張吧。”

周兵說,平時和領導說話,他也經常不拘小節,但當天說完這話後,領導的臉色卻明顯黑了下來。

之後,周兵總是感覺領導對自己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併爲此一直惴惴不安。“其實他還是像往常那樣經常對我笑,但我卻感覺那裏面有些別的東西,爲此心理壓力很大。”周兵說。

專家診斷:

廣西腦科醫院心理專家潘潤德認爲,周兵的'遭遇是因爲人際關係處理不當而給自己帶來的困惑。

潘潤德表示,在職場中,交往對象不同,交往原則就有所區別。即使是對工作有益的建議或意見,如果要向領導提出,也應該選擇合適的場合、以合適的方式提出,否則就會造成不愉快,也會給當事員工形成心理壓力。

上司相爭 “菜鳥”員工心茫然

與上述幾名職場新人相比,樑興月(化名)更是個徹底的“菜鳥”。他要到今年7月才正式畢業,不過目前已在一家公司上了幾個月的班了。

他所在部門有一正一副兩個經理。正經理是新提拔的,資歷淺,副經理職位低一級,但資歷卻非常深。

“兩個領導之間有些爭鬥,這種狀況真的讓我無所適從。”小樑說。

有一次,正經理安排他外出辦事,回來後副經理卻批評他不遵守規章制度,私自外出;而當他積極爲副經理交辦的事情跑腿時,正經理也會提醒他,想要轉正的話,最後還得他簽字。

爲此,小樑上班就如同在煎熬;當一個領導給他交辦事情時,他常常不自覺地去關注另一個領導的臉色,深怕一不小心又得罪了哪一方。

“每天都提心吊膽,晚上經常睡不好。”小樑說,自己不知道該如何排解這種壓力。

專家診斷:潘潤德認爲,小樑這種情況因爲職場角色定位不準,顧慮太多,給自己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

潘潤德表示,員工的職責是做好自身工作,完成單位交辦的任務,而如果想着要取悅每一名上司,自然就會無所適從。

潘潤德建議,小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瞭解什麼事情該向哪一級領導負責,然後按公司的流程彙報,這樣就能“脫身”上司之間的爭奪,也能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