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需求收縮 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前景熊市不改

學識都 人氣:3.21W

整體需求收縮

整體需求收縮 財經類畢業生就業前景熊市不改

在“911”事件後全球經濟下滑,由於國際、國內經濟格局大調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趨於平緩,再加上我國加入WTO後,企業因面臨壓力而進行的人員結構調整在前年和去年就已經進行,從而導致各企業今年的招聘計劃有所縮減。

一方面,在前幾年由於財經類畢業生走俏,全國許多高校紛紛開設財經類專業或盲目擴大招生規模,大量的財經類畢業生充實到企事業單位的各個崗位,在總體上滿足了許多用人單位的需求;同時,很多企業由於觀念陳舊,出於急功近利的用人心理,只願招聘有工作經驗的財經人才,不願接收應屆大學畢業生,這無疑大大限制了畢業生的就業門路。

另一方面,由於很多財經類大學生在選報財經專業時,就是爲了畢業後能到工作穩定、條件優越、待遇優厚的單位工作,就業期望值過高,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願到經濟相對落後的城市或地區就業,這也是財經類畢業生就業不容易的重要原因。

另外,從調查結果來看,社會需求量較大的是審計學、會計學等專業;需求量較小的是經濟學、金融、管理、財政學、統計學、價格學、國民經濟計劃等專業。這種供需形勢是對全國而言,具體到不同層次的學校、不同地區看,還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現狀:就業比較困難

一、畢業生去向

由於就業越來越困難,選擇考研和出國的財經類畢業生逐年增加,中央財經大學2001屆1061名本專科畢業生中,有12.91%的畢業生選擇了考研,而有1.41%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2002屆1454名本科和第二學士學位畢業生中516人選擇考研,佔了畢業生總數的35.5%,而自費出國留學的有41人,佔了畢業生總數的2.8%。根據上海財經大學和西安財經學院提供的資料看,考研和出國的畢業生人數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加。

二、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

到企業工作是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單位。中國人民大學2002屆已落實就業單位的730名畢業生中有459人到企業工作,佔了就業人數的62.9%,有132人到了事業單位工作,佔了就業人數的18.1%,有126人到了黨政機關工作,佔了就業人數的17.3%。同樣,中央財經大學2001屆的1061名畢業生中,到企業工作的超過了27%,到金融單位工作的佔了20.74%,到黨政機關工作的佔了15.18%,到教育科研單位的佔了3.29%。上海財經大學2002屆畢業生中到商貿公司的佔了39%,到金融證券的佔了30%,到會計事務所的佔了13%,到政府機關的佔了8%。

三、畢業生就業地區

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以及東南沿海城市仍是財經類畢業生就業的首選地區。以中央財經大學爲例,該校2001屆1061名畢業生中,選擇在北京就業的佔了53.27%,到沿海就業的佔了30%,到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佔了14%。而上海財經大學2002屆畢業生中85.96%的人選擇了在上海就業,其次是沿海地區佔了6.84%,而到內地的僅佔1.64%。

就業形勢預測

據中國人民大學就業指導辦的李老師介紹,2003屆財經畢業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由於用人單位的需求量比往年降低了5%,而畢業生人數卻增長了近一倍,就業壓力明顯加大。另外,研究生的擴招,會使衆多的學生把精力用在考研上,用在找工作的精力相對減少,而大批考研落榜的畢業生就業危機更加嚴重。

上海財經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金申榮老師則稱,從目前的情況看,會計專業的就業會與往年持平,保持高質高就業率,而受中國加入WTO的影響,涉及財經專業,如金貿英語、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專業的畢業生在明年的需求量會有較大的增長。另外,稅收、財政、經濟法、經濟學等往年就業壓力較大的專業,需求量也會略有上升。而且這些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觀日趨成熟,適當降低了標準,對於這些學生的就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