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長跑”現象的心理因素探究

學識都 人氣:1.26W

 摘 要:現今社會,戀愛“長跑”人羣在戀愛人羣中佔有很大的比例。面對戀愛“長跑”的結果差異,社會大衆對於這種現象也投入了很多的關注和思考。究其產生的原因,除了物質因素外,更深的是大衆對自身和對方情感深度、認知偏差和信任感等心理因素的審視。正是由於對待這些心理因素的不同態度,戀愛“長跑”的結果也隨之不同。

戀愛“長跑”現象的心理因素探究

關鍵詞:戀愛“長跑”;心理因素;探究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婚戀是人生必經的階段。處於婚戀階段的青年人,一直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焦點羣體,他們作爲一個特殊的羣體在對待自身的婚戀問題上有着其獨特的心理特點。在“閃婚”成爲一種社會現象的同時,處在婚戀階段的戀愛“長跑”人羣也開始受到了大衆的關注。而這種現象也隨之進入了心理學者的研究視野之內。

1、戀愛的產生及其“長跑”概念的界定

西方心理學者對愛情的系統研究始於20世紀7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探索,國外心理學界在愛情心理學領域已經取得了相對豐富的成果,但是和其它心理學研究領域一樣,心理學界至今未對“愛情”制定出一個統一的概念。許多研究者從自己的學術立場對戀愛給出了不同的定義。主要包括,從性的角度來考察戀愛的,把性看作是戀愛的主導因素;從認知的角度出發,強調了認知和情感在戀愛中的作用;從行爲特點進行研究,互動性是戀愛行爲的最大特點。我國的王娟則在其學位論文中將戀愛操作性地定義爲:戀愛是以情感、生理喚醒、認知和文化爲基礎,通過交往建立起來的一種排他性的親密關係。

從生理學上講,意大利帕維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剛剛進入戀愛中的男女的大腦都會發出指令,使人體分泌出一種叫愛情荷爾蒙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令戀愛中的人相互吸引,但它在人體內的分泌高峯僅能維持1―2年的時間,有科學家認爲,產生戀愛的原因正是愛情荷爾蒙在起作用。

戀愛是婚嫁的基礎。在結婚之前男女雙方的吸引行爲被稱作“談戀愛”。那究竟戀愛多長時間是合適的呢,大衆對此有一個普遍的認同。

從心理學上講,一般來說半年到兩年對一個人的基本瞭解是夠了,包括對方性格、人品、家庭背景、興趣愛好、人生觀、價值觀及其對婚姻的看法、對婚後生活的看法,對未來的計劃,優點和缺點等都會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如果這時雙方還在一起的話,結婚是最適合的。有一位心理專家曾提到,每個人的情感衝動期都不會超過36個月,談戀愛最適合結婚的時間是一年左右。一旦進入親情期,再結婚可能幸福感就會減少。國外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戀愛18~36個月後結婚,婚後的持久機率最高。因爲愛情能使人體內的荷爾蒙水平升高,而達到最高值是在戀愛後的18~36個月,在此時結婚的人,婚後不僅有戀愛的感覺,而且有磨合的能力,婚姻的幸福感也較高。另外,他們將過了熟悉期還處在戀愛階段的情感現象稱之爲戀愛“長跑”。

2、戀愛“長跑”現象出現的心理因素

2013年《楚天都市報》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的40位市民中,25位市民都一致認同戀愛2年是結婚的最佳時機。既然,大多數的人都認同兩年的戀愛時間是步入婚姻的最合適的時間,那麼爲什麼戀愛“長跑”的現象還會這麼的普遍存在呢?

Sternberg提出的愛情三元理論,這是迄今爲止影響最大的愛情理論。他認爲愛情是由三種成分構成的:親密、激情和承諾,並且由此進入到三個階段。從男女雙方相互吸引的.親密階段,感情深入的激情階段,激情退卻情感昇華的承諾階段。戀愛“長跑”顯然更多的類屬於激情淡化後的承諾階段。

Rusbult的愛情投資模型理論指出戀愛就是一種投資,雙方在愛情互動過程中各有得失,個體在與他人發展愛情關係的時候會以一種理性的方式去評估自己的得失,根據成本與收益的情形,來確定與對方建立一種怎樣的關係。他認爲愛情關係中的承諾是根據滿意度、替代性及投資量等變量的情況做出的。當個體在一段愛情關係中能夠獲得較多的滿意度,而且投資量較大同時又知覺到較差的替代性品質時就容易做出愛情的承諾。反之則會產生對承諾的實現產生遲疑的態度,從而進入“長跑”狀態。

在女性比較看重男性的責任心、上進心和經濟實力,而男性則普遍看重女性的容貌、身材以及年齡的擇偶觀支配下,男女雙方都會對對方進行考量。不管戀愛“長跑”的結果怎樣,在這一過程中其實表現出的都是對戀愛另一方的承諾實現程度的信任感衡量與自身情感的不自信。

3、正確看待戀愛“長跑”,把握自身情感態勢

在2012年,新浪健康頻道和《健康時報》聯合做了《戀愛多久適合結婚》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已婚人士中,戀愛1年~3年之間結婚的人數最多,佔參與者的44.4%;其次是一年內結婚的“閃婚族”,佔30.1%;5~8年及以上的“長跑族”最少,僅佔9.8%。面對這一調查狀況,許多處於戀愛“長跑”狀態中的情侶都對自身能否進入到婚姻階段產生了憂慮,甚至有些剛墜入愛河的情侶怕感情會因“長跑”變淡而選擇閃婚。

戀愛“長跑”是愛情的處理方式之一,它的產生除了外在的客觀因素外,與戀愛雙方的主觀情緒密不可分。當戀愛雙方把“長跑”當作考驗對方的感情時,考慮的更多的應該是對對方信任程度,這不僅包括對方的情感,態度,更包括自身對這段感情的信任程度,而後做出理性的判斷。不能僅憑几組調查數據就否定這種戀愛方式。戀愛“長跑”不是檢驗感情深淺的手段,同樣也不是感情轉爲淡薄的藉口。不論何種戀愛方式,遵從自己的內心,相信自己的情感,相信對方的情感纔是尤爲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王娟.中國人愛情的心理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6 年5月.

[2] 甘琳琳.當代中國人的擇偶偏好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2007年5月.

[3] 廖莎莎.青年婚戀觀的橫斷與縱向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06年5月.

[4]葉浩生.西方心理學研究新進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