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愛悅讀徵文精選3篇

學識都 人氣:1.64W

愛悅讀徵文是寫你想寫,與閱讀相關的散文、隨筆;讀友在閱讀中的讀後感;讀友在閱讀過程中的書評等等,你們可以自由發揮,那麼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三篇愛悅讀徵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愛悅讀徵文精選3篇

愛悅讀徵文一

一、空靈

陣雨暫過,紛呈亮色的蒼空,依然彌散着灰灰濛濛,在高樓的陽臺上靜停,便覺空靈隱隱襲來,不勝靈活而難以捉摸。在空靈的世界裏,站成一尊空靈的生命。何其滋味,又何其耐人尋味。

也許什麼都經歷過了,才能擁有這般滋味;也許還有許多有待經歷,纔會體悟這般滋味。

空靈隱含着長長的韻律,優美地波動着,如微風拂動青黃相間的田野,如飛鳥掠過緩慢皺動的漣漪。

湖水至清至澈,掬一捧亮亮的,卻又從指尖滑落了,空靈酷似這一泓湖水;涼風至柔至和,探一把涼涼的,卻又從面頰逝去了,空靈亦酷似這一陣涼風。

無法描繪此時的情景,無法表述此刻的心境。似乎什麼都有,又似乎什麼都沒有。或許,空靈就在這似有似無之間,神祕地遊動着,如一尾得大自在的紅鯉魚。

冥冥之間,有多少妙不可言。有多少無以言傳。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找到這種感覺,不是所有的時刻都能進入這種境界。

把心兒裝得滿滿的,不一定就是幸運!

二、疏淡

做人還是疏淡些好。太密,易生累贅;太濃,易生膩味,都不如疏淡。疏淡是錯落有致,疏淡是平常之心。

比如梅花,就從來不去爭奇鬥豔。冬之來臨,衆花稀落,它便一枝獨秀,疏然報春。春之既來,它則藏影匿香,化作春泥。這便是疏淡。好花當然要開,這是常理,好花也不常開,這亦是常理。至於什麼時候開?是不是擠着揉着和衆花一道比着開,那就看你疏淡不疏淡了。

疏淡是對生命的有序安排,也是對心理的有效調節。密得透不過氣,濃得化不開,都於生命無益,都於心理有損。稀疏些,沖淡些,生命就疏展了,心理就疏展了。

不是生命的每個季節都同現疏淡。疏淡是閱歷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產物。疏淡是積累的擔煉;是閱歷的抽象,是智慧的昇華。有的生命癡名迷利,一輩子都在追逐中迷失,當然也就不知疏淡爲何滋味。

疏淡也不是做作出來的,爲疏淡而疏淡是假疏淡。疏淡是沁在骨子裏,溶在血液裏的一種對生活的態度。生活從不遷就生命,疏淡的生命卻能自如地駕馭生活,令生活俯首貼耳。

心要常洗,情要長滌……

三、柔韌

生存與發展,無時無刻不是激烈的競爭中進行。競爭而獲勝有許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性格上的柔韌。柔韌者,十有八九能獲勝。

柔韌類似於牛筋之類的什物,拉而不斷,折而不裂,嚼而不碎。韌就有了持續,柔就有了適應。持續而不適應,這持續久不了;適應而不持續,這適應沒意義。既柔且韌,這競爭的實力就顯示出來了。

剛烈有剛烈的用處。剛烈是爆發性的,說來就來了,來的時候嚇死人。不過去的也快,一去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黔驢技窮,逗它爆發幾次,它就再也沒有招了。柔韌則不然,你看它一副悠然相,不知有多深的城府,多足的底氣。柔生氣,韌生成,柔韌面前你不敢絲毫懈怠,它比剛烈難對付多了!

柔韌其實也就是再堅持一下的積累。許多事情的勝負,都存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你就得咬緊牙關,一下一下的數,一秒一秒地熬。熬過了,你就勝利在握了;熬不過,你我就前功盡棄了。你難受,對手也難受,看誰受不了。

柔韌是一種水性。水是柔和的,平靜的,卻也是固執的,長流不斷的。認準了一個方向,千里萬里,千曲萬折也要奔去。柔韌如水,競爭就得擁有一種水性,在相等的條件下,誰柔韌誰就穩擁勝券。

四、沉穩

沉穩是性格成熟的重要標誌,是懸於生命之樹濃密綠蔭間一顆深藏不露的肥碩之果。

青澀的果子總是顯得那麼英姿煥發和急不可耐。沉穩不是,它有着圓熟的外殼,更有沉甸甸的份量。

有一份角逐中的不聲不響;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緊不慢;還有一份尷尬中的不卑不亢。

沉穩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沉穩是萬萬不能的。險渦飛旋之時,沉穩是篙,助你入一泓清流。婁平和的微風將碎金子般的陽光灑向你的周身時,你半枕溼漉漉的沉穩之篙,百感交集。

亦有大獲其勝之時,沉穩使你無法狂喜,卻將勝之快感盪漾於淺淺的笑渦。笑不在聲高,輕輕一抿就足夠了。輕拂一笑那勝之前的艱辛便都雲散煙消了。

並非所有的選擇非此即彼;並非所有的結果非敗即勝。沉穩接受似此非彼,或者似彼非此的選擇,在選擇中彼此兼顧。沉穩從勝中透析着敗的因子,是從敗中吸納着勝的希望。

該放下的時候徹底放下,安安穩穩睡它一覺如何?放下時夜幕沉沉,拿起時不是霞光滿天;該拿起時從容拿起,輕輕鬆鬆搏它一場如何?拿起時勝券在握,放下時恩怨俱消。

沉穩包藏着一顆真正的平常心。欲沉穩,宜先懷持一顆平常心。

五、仁厚

做人首當仁厚,一要仁愛,二要寬厚。

全愛者,仁義之愛也。以子女的心對長輩,以父母的心對晚輩,以兄弟姐妹的心對同輩,焉能不仁不愛?!

寬厚者,寬容厚道也。寬容是以德報怨,厚道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既寬且厚,自然親切可掬。

仁愛的核心在於情。寬厚的核心在於恕。

天下薄情寡義之舉甚多,彌顯情之珍貴;世上刻薄挑剔之人甚衆,彌顯恕之實用。

按常理,人心都是肉長的,有仁來就有愛往。然則卻常見仁來而無愛往,不仁報仁,不愛報愛者大有人在。此時你分應仁,分應愛,既爲別人,也爲自己。面對不仁不愛卻依然懷持仁愛之心,於人於己都無損有益。

刻薄常常把人逼到忍無可忍的地步。忍無可忍卻終於忍了,使步入了仁厚之道。由此可見,刻薄常常成爲培植仁厚的溫牀。身邊多幾個刻薄的人並不是壞事,它客觀上幫助了你,讓你修煉品性,使你博大寬廣。

遇上薄情寡義之舉,便常以一憐了之;

碰上刻薄挑剔之人,便常以一恕了之。

仁者高壽,厚者怡心。仁厚的最終受益者是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做人,還是仁厚點好。

六、坦蕩

心地純潔、胸襟寬暢吃坦蕩。

坦蕩不是不生雜念,而是善於排解雜念;也不是一塵不染,而是勤於心靈上的灑掃庭除。不斷地排除雜念,就能求得心地的清純;不斷地灑掃庭除,就能求得心地的潔淨。

坦蕩不是從不計較,而是計較而後不計較;也不是生來就寬寬暢暢,而是日鑿月開,逐漸使胸襟遼闊寬廣的。說從不計較是假,不計較是本身的一種計較;說生來寬暢不可能,寬暢都是在豐厚的閱歷中逐漸形成的。

一般來說,見多識廣的生命易達坦蕩。見多了,就見怪不怪,能淡然而待;識廣了,就豁朗通達,能釋然而解。不至於在小衚衕裏,慌慌張張地鑽來鑽去,把生命弄的委委瑣瑣的。

坦蕩待人,誠明自現;坦蕩處事,仁厚在先。誠明最能打動人,故友情叢生;仁厚最能辦好事,故青史留名。

心地陰暗者,其生活一定陰暗;胸襟狹窄者,其生命一定狹窄。於他人是一種折騰,於自己是一種折磨,很不可取。還是坦坦蕩蕩的做人處事好,坦蕩也許不會給你帶來一時的蠅頭微利,長遠地看,卻能給你帶來大功大利。

愛悅讀徵文二

人生命1/3都是在等待中度過,等待成了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等待一份不可預知的夢和前程。沒有等待的生活是無聊的,沒有等待的生命是可悲的。所以等待也是一種快樂的人生旅程。

每個人一生都在等待,母親等孩子出生,孩子等母親回家,父親等孩子長大,孩子等自己取得好的成績。人們都在不經意的等待着自己的目標,等待着自己的理想,等待着自己的愛情,等待着金錢和地位。等待着我們艱辛而快樂的一生。

等待是很苦的一件事,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等待讓我們的心靈充滿了柔情和憧憬。等待讓我們充滿了美好和詩意。我們在等待中享受着甜蜜的愛和濃濃的情,感受着家的幸福和快樂。

有的人是因爲寂寞和孤獨纔等待的,那種美好的感覺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感受的到,有的人是因爲幸福而等待,他們心裏充滿了愛和寬容。

等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等待一個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是需要付出艱苦的代價的,等待一個美麗而又溫馨的生活,也是需要付出努力和勇氣的。

我們一生都在等待中度過,到底我們等待到了什麼。等待一個愛自己的人,是很幸福的事,等待一個自己愛的人是一件快樂的事,等待孩子回家是一件美好的事,等待丈夫或妻子回家是很甜蜜的一件事,等待自己美麗的前程也是一件人生快事。

因爲等待是美好的,是快樂的,是幸福的,所以我們纔不辭辛苦,耐心的等待着每一天的到來。也許你不曾想到,等待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種期盼。

品位等待,學會等待,讓我們在等待中度過自己美好的一生,讓我們在等待中學會感知世界,感受人生。

寂寞

寂寞的人感情太美麗,寂寞的人心靈太優秀。太陽是寂寞的,月亮是寂寞的,但它們卻都是燦爛的。

寂寞也是人一生中所要面對的事情之一,寂寞的人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快樂,寂寞的人常常是因爲心靈的孤獨而冷清,他們有的人其實很快樂,也有的人很空虛。不管是什麼原因,寂寞總是和孤獨相伴的,他們是一對攣生兄妹,寂寞的人是充滿智慧和睿智的,他們喜歡在寂寞中領會心靈深處的愛,他們喜歡在寂寞中擁有自己的天空,他們在寂寞中享受着人間最高的境界,他們在寂寞中學會孤獨,學會自信,學會生存,學會愛自己,學會愛別人,學會愛生活,學會愛世界。

我常常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寂寞,也許是因爲孤單,也許是因爲空虛,也許是因爲幸福,也許更是因爲愛吧。

愛自己的家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渴望有一個快樂的家是我們一生的期待。因爲愛,我學會了寂寞,也因爲愛,我學會了堅強,更是因爲愛,我學會了等待寂寞,等待孤獨。

寂寞是我的朋友,我喜歡和它在一起的那種感覺,模糊而又朦朧的享受,是我一生中最真最純的一個夢。

因爲有了寂寞,纔有了孤獨,因爲有了孤獨,纔有了我們精彩的人生。

因爲有了寂寞,纔有了生命,因爲有了生命,纔有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

因爲有了寂寞,纔有了沉默,因爲有了沉默,纔有了我們對對自己的自信。

學會寂寞,學會孤獨,學會愛,你的生活會更明朗,你的生命也會更加美麗動人,你的世界纔會更加寬廣。

牽掛

思念如果是一條河,牽掛則是河裏自由漂泊的魚。就生命個體來說,牽掛是一個人最初的本能,一個人如果沒有這樣的本能,他的生命就會沒有溫馨和甜蜜。

你牽掛過你的親人了嗎?你牽掛過你的朋友了嗎?你牽掛過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了嗎?你牽掛過,你就會懂得生活,懂得珍惜生命。

人一生中有許多的牽掛,牽掛自己的親人,是很美好的事,他們的.健康和快樂是你最渴望的。牽掛自己的朋友,是很愜意的事,他們的快樂將影響你的性格。牽掛你愛的人是很幸福的事,他的快樂就是你的快樂,他的痛苦也會使你傷心。牽掛是一種美麗的粟粒花,也是一種純香的美酒,它是你生命中最值得回憶和難忘的一個夢。

沒有牽掛的人,就沒有精彩的人生,沒有牽掛就沒有愛的感覺,沒有牽掛就沒有瀟灑背後的悽美,沒有牽掛就沒有生命中的最愛,沒有牽掛就沒有對生活的熱愛,沒有牽掛就沒有對理想的追求和奮鬥。

人生因爲有牽掛,纔會充滿希望。

人生因爲有牽掛,纔會充滿快樂。

人生因爲有牽掛,纔會如此的甜蜜。

生命中有了牽掛,你才如此的喜悅。

生命中有了牽掛,你才如此的優秀。

生命中有了牽掛,你才如此的浪漫。

因爲有了牽掛,我們的人生才這樣的多彩多姿。

因爲有了牽掛,我們的生命才如此的春光燦爛。

牽掛所有愛你的和你愛的人,你的生命將重新開始,你的生活也將會更加的美麗。

愛悅讀徵文三

人生如一壺酒,越品味道越甘醇;人生如一杯茶,越品味道越可口;人生如一幅畫,越品畫面越覺得美如仙境!

人在一生中,起起落落很多,平淡無味的事也有,色彩斑斕的事還有,調灼情感的事更有。我們不妨品其滋味,就覺得人生不再是有人所說的索然無味了,它更像我們生活中的飯菜、或是糖果、或是其它一些美味的食物。越咀嚼它,味道就越自然溢出,就越覺得有味、有甜、有鮮美的滋味。

往往人們在生活中不加以品味,只是初略地走過。殊不知人生其實也是有味道的,它發揮出的氣體,如果你不加以品嚐,就不會發現其中的感悟。有人覺得生活很快樂有趣!而有人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就是這個道理。這就看你是否會品嚐人生,是否會將人生咀嚼的有滋有味。

一旦將人生細細觀察,加以品味,就不難發現人生原來也是有靈感的。你快樂了,它就回饋給你一份安逸祥和的感受;你憂傷了,它就回饋給你一份黯淡的時光,陪你度過那些歲月。當你仔細品嚐其滋味時,人生便會給你不一樣的味道。正如你碰到喜歡的事,就感覺到周圍的環境和人也歡呼跳躍起來,那種滋味是歡快的、甜蜜的;你碰到不愉快之事,山河湖泊隨着也嗚咽起來,那種滋味是憂傷的、乏味的。這不僅是人的心境問題,而且更多的則是人生中的那個味道而已。你品嚐它,那氣味就散發在你的心間;你不細品嚐,那氣味就隨風飄散。

社會上有些人就是不去品嚐人生的滋味,感覺生活無意義,沒有趣味。便悲觀失望、消極厭世,甚至還有的出現跳樓、喝藥、等自殺的行爲,那就是對人生毫無品嚐,感覺生活蕩然無存。這些人體會不到生活的滋味,尋找不到快樂感!生活在暗淡的色彩中。所以失去了自己人生的價值!然而,社會上有些人,覺得生活非常有趣,感到生活處處充滿陽光。做平常事,覺得是爲自己而活,爲自己所愛的人而活;做有作爲的事,覺得是爲自己的前途而戰,爲自己的命運而戰;做情愛之舉,是爲自己浪漫的生活,爲自己一生的愛而付出的代價。這些人不僅對前途充滿希望,而且對生命也非常重視。不會感到沒有意義!相反,他們認爲生活充滿了七彩的陽光。

其實,越是人生險境的地方,就越應該去積極品嚐,看該不該繼續進行。如若覺得有味道,有滋味,就值得繼續探索。如果沒有必要,食之無味,就契而舍之。我在生活中往往就是以品嚐爲嚮導,慢慢摸索前行。感覺味道有時變苦,就縱觀一下遠方,看看有沒有甜頭出現,有沒有亮點出現。有甜頭,有光環,就繼續去挑戰未來。否則,就退出再重新進入下一局。

正如一杯酒,你喝過了,慢慢品嚐才覺得很有酒味,並且是甘醇的。一杯茶,細品,才覺得那股茶葉味。人生的圖畫,越看越品,才覺得那幅畫很美!假如你不去品嚐,怎知酒的甘醇?怎知茶的味道?怎知畫的唯美?只有細細咀嚼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才能感受人間的美味。否則,你永遠不會知道酒的甘醇,茶的味道,畫的優美。只有身臨其境,細細品嚐,才能獲得人生的甘甜,才能享受人生別樣的風情。

品味人生,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追隨的境界。沒有品嚐的境界,就得不到人生的鮮美!你就永遠只能在人生的外圍,永遠不會知道人生的甘甜。有人說,雖苦也很樂!就是覺得雖苦猶甜。其實,人生,就是我們人間的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它承載的東西很多,經歷的世事也很多。期間,風風雨雨,起起落落,酸甜苦辣,難以描述!只有慢慢嘗,細細地品,才知人生的豐腴!

擅長品味人生,生活日日甘甜,時時美味可口!不擅長品味的人,生活當然就枯草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