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實用範文>徵文>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5篇

學識都 人氣:2.3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歡迎大家分享。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5篇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唐初,社會安寧,經濟繁華,而隋朝的科舉制度被唐完善,唐朝更是人才輩出的朝代。詩詞是當時的一種潮流。李白稱爲“詩仙”他的詩浪漫飄逸,一代人們口中的佳句。

去年九月份,我要背初一的唐詩,因爲初一學的多都是唐詩。被稱爲“詩仙”的李白,他端着斗酒向我走來,嘴裏卻吟誦“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站在飛瀉的瀑布下,吸了一口天地的清氣,大吼一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是多麼的瀟灑飄逸,豪邁的氣勢使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就是“詩仙’超凡脫俗,自信豪氣之美

杜甫他是我很喜愛的古代詩人,杜甫和李白不同,最大的是他憂國憂民,替國家着想,是一位具有強烈的愛國詩人,他生在唐朝衰落的時候,而詩歌《春望》是他表達了他自己對國家快要滅亡的擔心。

唐詩也有貼近生活的詩,比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一句詩,我想了小橋和水的關係。它是橋樑,水在橋下,對橋的親近莫過於那些在雲南地區的傣族人他們天天與橋接觸,是多麼的重要啊。古詩詩歌想一個提示,提示着我們現在重要的古蹟或者是文物古時也是重視的。

“一切都要想細水長流”這句話對一些背頌古詩的人正是一句佳句,背頌唐詩是有幫助而且更能領會到古人的心境,它也可以使我們的古文水平的提高,在以後的古文翻譯也有幫助的啊!這是小時候最好的一本古書籍,一句名言,也是郎朗上口。包含着古人知識和思想的產物,值得我們去品味其中的奧祕所在啊!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2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輪迴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給了我們一種寄託。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着對它溫柔的狂熱,因爲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懷,成爲我們生命中恆久相伴的詩意。

說起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如果讓我們只選取一個最典型的,我們一定會想起頭頂上的那一輪明月。

李太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他在唐朝停下的這隻酒杯,被蘇東坡在宋朝遙遙接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停一接之間,何止兩次追問。

我們的古人,對頭頂的那輪明月,有着無窮追問,寄託無限情懷。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追問,相比人生的短暫,江與月都是長久的、不變的,人與世界最初的相遇,發生在什麼情景之下?究竟是誰,哪一位遠古的先人,發現了江月的美?究竟是什麼時候,在生命最初的美麗狀態下,江月發現了人?流光在生命中悄悄逝去,我們的心在明月照耀下,不停地探尋——有迷茫,有歡喜,有憂傷,一切都被明月照亮,從人與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張若虛的發問,直到明月照耀我們的今天。

張若虛的問題有答案嗎?其實,發問本身就是它的意義。

聞一多先生在《宮體詩的自贖》一文裏說:“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瀆褻。”作爲一位現代詩人,聞一多先生用詩一樣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千年之前的張若虛的深刻理解:“更敻絕的宇宙意識!一個更深沉、更寥廓、更寧靜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恆前面,作者只有錯愕,沒有憧憬,沒有悲傷。……有限與無限,有情與無情——詩人與‘永恆’猝然相遇,一見如故,於是談開了。”《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讓人如此讚歎,是因爲它道出了我們少年時心中都有的疑惑。但是這一生到老,我們都沒有答案,我們也不需要答案。還是在這篇文章裏,聞一多先生說:“對每一問題,他得到的彷彿是一個更神祕的更淵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滿足了。於是他又把自己的祕密傾吐給那緘默的對方……”

有時候,只有在明月之下,我們纔會有這種奇妙的感受:一方面,我們感到了生命的迷茫;另一方面,我們在迷茫中感到了心靈的陶醉。人生有着無數無解的困惑,但是在月光之下,現實與審美的邊界、人生與夢幻的邊界,還有其他區隔着我們和世界交流的邊界,都變得模糊了。我們就在這流光之中,看世界,看歷史,更洞悉內心。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

這是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停杯一問的答案嗎?

在這一輪中國的明月前,無論是張若虛,還是李白,還是聞一多,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中國人心中所有的珍惜,都被明亮地照射出來。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3

中外名著,童話寓言,詩歌散文,名人傳記,科普科幻是每位讀者不可不讀的經典。本學期我讀了《唐詩三百首》、愛麗絲漫遊奇境》和《愛麗絲鏡中奇遇記》這三本書。下面讓我來談談讀了《唐詩三百首》的收穫吧!

從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詩仙”李白,他的詩歌抒發了進步思想,氣勢豪放,想象豐富。認識了“詩聖”杜甫,他的詩歌以詩寫歷史,而是在深刻、廣泛反映現實的同時,通過獨特的藝術手段表達自己的主觀感情。還認識了“詩魔”白居易,他的詩歌淺切、生動自然,讀來琅琅上口且便於記憶傳誦……

《春夜喜雨》一詩中詩人杜甫面對春雨心中十分歡喜,所以詩中句句都充滿了喜悅之情,而且描寫的十分生動、形象,猶如一幅絕妙的春雨圖。此時我的眼前彷彿又浮現了這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讓我體會到了詩人王維那深深的思念親友,思念家鄉的情感。從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體會到了詩人李白對即將分別得故友依依不捨的情感,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令人感動。

《遊子吟》一詩中描寫了一位慈母雙手不停地飛針走線,爲兒子遠行趕製衣衫的情景。在兒子臨走的時候還將衣衫密密地縫了又縫,只怕兒子遲遲不回家園。讀罷全詩不覺被這位慈母而感動,這首詩很貼近生活,非常真摯感人。

每當我吟起這首詩就讓我想起了那對我恩情濃厚的媽媽。她每天早起晚睡,不停地工作着。記得有一次,爸爸勸媽媽不要這麼拼死拼活的工作,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媽媽卻說:“我再苦再累沒關係,主要是得讓孩子過好!”聽了這句話躲在門外的我頓時熱淚盈眶,無比激動。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使爸爸媽媽付出的一切沒有白費。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領域中一朵絢爛的奇葩。無論是思想內涵與形式,還是優美的意境與格律都獨樹一幟。

我相信,

在古詩詞的薰染下,我定會更懂得用心去感悟生活,體味人世間的真善美。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4

世界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有沒有一段美文,喚醒了你的記憶,溫暖了你的心

你理想的夏天是怎樣的?

一個很好的朋友,一堆寫不完的暑假作業,和一家空調開得很足的咖啡店。

吃不完的冰激凌,喝不完的奶昔,去書店翻不完的雜誌。

或是冰箱裏滿滿的飲料,零食和豐富多彩的裙子,出門扎的美美噠丸子頭。

曾經在校園裏的那個夏天,想象眼前的黃色和薄荷綠色,西瓜和清涼的水,還有烈陽能透過的大玻璃窗。

夏天鋪天蓋地突如其來時,會穿很寬大的T恤,舊舊的牛仔褲和跑鞋,蹬着變速車每天從城東一直到城北,穿過最熱鬧的街區,越過廣場,然後晃晃悠悠地走進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裏聽課的時候,會看見透過玻璃照進教室的陽光裏無數的微塵像鮮活的小精靈在四處漂浮。

坐在樹下時,看見陽光透過樹葉星星點點地撒在臉上,細細碎碎地落在地上,伸出手讓陽光在手心裏跳躍,突然就會開心起來。

夏天就是這樣。有最美麗的日出和日落,還有大片蔚藍海岸。看見飛鳥飛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聽見他們漸行漸遠的歌聲。

這是個明媚的季節。夏天的一切,都讓人難忘。

古風君是一個由古詩詞和美文愛好者組成的文化公衆號,每天爲古詩詞和美文愛好者們整理,盤點值得一讀的古詩詞,美文,用文字溫暖你。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5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情有獨鍾,也許是因爲月亮那種特殊的質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

我們想想看:在初一,古人稱爲“朔”的日子裏,我們幾乎看不見月亮;初二以後,細細的一點點月痕露出它的內芽,然後逐漸豐滿圓潤;直到十五,古人稱爲“望”的時候,它如同冰輪,如同瑤臺的鏡子,變得那麼豐滿,那麼圓潤。月亮周而復始地變化着。從“朔”,經過“望”,再抵達“朔”,完成一個循環,就是一個月。這就是中國的陰曆。月亮的這個週期,是一種循環,隱喻着一種不死的精神。大家最常聽到的關於月亮的神話,就是“嫦娥奔月”——因爲吃了長生不死之藥,嫦娥飛到天上,居住在月宮;在月亮上有一棵婆娑的桂樹,吳剛一斧接一斧地砍着這棵樹,樹砍而複合,合而復砍。所以,月亮代表着一種流轉循環的永恆與輪迴。

在中國的哲學裏,月亮的這種變化是一個主題,甚至可以說,認識明月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命題:大地之上的天空,黑夜的月亮和白晝的太陽形成平衡,它們的形象被遠古的中國人提煉爲“陰”與“陽”。中國人講究陰陽平衡,《周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世界上的一切匹配都在平衡之中,“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太陽是什麼樣子?我們每天迎着東昇旭日去上班去工作,看見的一輪太陽永遠是穩定的,熱烈的,圓滿的。它永遠給予你光和熱,給予能量,促使人們發奮進取。中國人從太陽那裏學到了一種進取心。

但是在月亮之下,我們總是在休息,在獨處,或者沉沉睡去,忽略了這一輪萬古明月。就在一片寧靜之中,我們發現月亮高懸在空中,它的陰晴圓缺,有着諸多面目,和太陽的永恆形狀不一樣。在它的週期性變化裏,在它的陰晴圓缺中,我們品味着時光的承轉流變,命運的悲歡離合,我們學到了平常心。

人向太陽學會了進取,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奮發,可以超越;人嚮明月學會了沉靜,可以以一種淡泊的心情看待世間的是非坎坷,達到自己生命的一種真正的逍遙。

人得意的時候更多是在太陽下花團錦簇、前呼後擁,而在失意的時候,才知道明月入心。“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月宮的玉兔銀蟾真知道人間的心事嗎?其實,只是人生有恨,在中秋月夜都被明月勾出來了而已。

蘇東坡也有一首《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以一種忐忑的憧憬,從暮雲沉沉的時候就在企盼,雲彩漸漸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來,終於,皎皎的月輪,彷彿潔白玉盤,在靜謐的天空緩緩轉動。面對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居然有一絲隱隱的疼痛,隱隱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美麗的夜晚終將會過去,相比起顛簸的人生,這種美麗是何等短暫,多麼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樣“長好”啊!而在明年,再見明月的時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爲什麼人人都說中秋月好?就是因爲它太難得,太美麗,太短暫,而爲了這一刻皎潔圓滿,人心又要經過多少不同形態的殘缺?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6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我小學時,朗朗上口的詩句,每當我情不自禁的朗誦出來時,那一望無際、白茫茫的雪好想就出現在我眼前,所有的山上,鳥兒們都飛走了,一隻都看不到了。所有的路上,沒有行人的蹤跡。唯有老翁披蓑戴笠在船上,獨自釣魚,不怕冰雪的襲擊,我隱隱約約的感覺我的眼鏡好像蒙上了一層霧,望向遠方,老翁拿着魚竿在默默的垂釣。

這時,我恍然間走進了古詩之中,那雪!那山!那水!還有那位不畏寒冷的老翁!這是一幅多美的江鄉雪景圖啊!但是我最欣賞的還是那老翁身上的某種精神。詩中,我站在岸邊,望向遠方的老翁,小船破破的在江上安安靜靜的……老翁一動也不懂,蓑衣上面早已染上白茫茫的雪花,斗笠上也是一片雪白,我慢慢的走進他,他離我不遠,我清楚的看到他歲月留下皺紋,一條一條的,鬍子短而花白,不知是雪染還是,只見他動也不動,而這就是我所欣賞的!那種堅持不懈、獨來獨往、不拘一格的精神,我猜想老翁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我慢慢的從幻想中走了出來,我才發現我原來一直在夢中,夢醒了,雪停了,風也安靜了,老翁也該回家了。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7

綠竹影零亂,白露休蟬,草木凋零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黯然獨眠。

星轉如參商,有限時光,西樓望月幾回圓。浮雲流水殘陽逝,墟上孤煙。

清平樂;抒懷

束翅鴻鵠,聲斷蒼穹處。癡望閒雲當空舞,淚溼楊柳絮。

今朝前恨不減,空付壯志凌雲。耳聞譏笑連連,盡是枝頭燕雀。

雨霖鈴;林黛玉

清宵獨坐,邀月言愁,冷淚雙流。桂影底下輕歌,說知音,自古難求。瀟湘春潮暗生,疑是《葬花吟》。空自悲,韶華虛度,暗愁青瀑化飛雪。

應憐春盡花飛墜,更可傷,殘朵剩枝頭。閒來寂寞尋樂,閱琴譜,銷愁猶憂。哪堪淒涼,孤館深閉月夜魂歸。無限恨,只問神瑛:雨露可還得?

關河令

風吹弱柳蕩金屢,正是妖嬈處。燕子來時,剪開花千樹。

惆悵相思遲暮,到而今,別愁紛絮。露溼青衫,此情向誰訴?

念奴嬌;遊五祖寺

五祖寶剎近春節,更添無限風光。日照青松三萬頃,露打竹葉清響。大雄寶殿,莊嚴輝煌,龍涎燎沉香。養生池中,風吹碧水盪漾。

應念慧能舂米,得傳衣鉢,苦海引慈航。神秀面壁出奇語,逍遙夢遊閬苑。菩提非樹,明鏡非臺,名利本無相。持經高歌,靜看雲聚雲散。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8

縱觀中國寶庫,古詩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無數詩人寫出着這些篇幅不長卻又生動、富有活力、飽含真摯感情的作品。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喜歡這首孟郊的《遊子吟》。它體現了人間最樸素最真摯的愛——母愛。前四句描寫了母親爲即將出遠門的兒子縫衣服的情景,看似十分平常,但仍使我感受到這個慈母對兒子深切的愛。母愛是一縷陽光,照亮了遊子心頭的黑暗,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溫暖;母愛是一口清泉,滋潤我們茁壯成長,讓我們的情感永遠清澈。而我們就像一棵小草,怎能報答母親那無私永恆的愛呢?孟郊將如此偉大的母愛融入到這短短的六句裏,使我不得不佩服。可它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素顏寫照啊!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更加喜歡這首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它體現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迫不及待想回家,卻又無法實現。王安石無數次幻想着能跨過長江,越過大山,見到家人。在他的眼裏,自己的家鄉如此的近,卻又如此的遠。春風已吹綠了江南,仍不能如願。句中的“綠”形容詞動詞化,把他內心的惆悵和無奈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一句更是寫出了他無比的悲傷。每次讀到這一句,我總想象出這樣的畫面:王安石獨自站在岸上,望着遠方的家鄉,又望望天上的月亮,無奈地搖了搖頭。這二十八個字中體現了多少情感啊!

古詩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需要慢慢的去讀懂它,體會它。我愛古詩,愛它的粗獷豪放,也愛它的細膩柔美。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9

夢醒時分,大地一片靜默。無數的寒冷與孤獨向我襲來,勤勞的太陽,我能再有一個夢嗎?在美夢中飛翔,飛向心靈的故鄉——盛世唐朝。感受,感受最美麗的精彩。

——題記

我愛盛唐,因爲那兒有看也看不完的風景名勝;我愛唐朝,因爲那兒有數也數不盡的奇珍異寶;我愛盛朝,因爲那兒有說也說不完的功臣名將;我愛天朝,更因爲那兒有最璀璨的文化財富——唐詩宋詞。

我讀李白,能讀到面對懷才不遇,與敬亭山戀戀不捨的豪邁;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與友人忠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陳釀的人間無常變化的逍遙......

李白,一位飄蕩在人間的仙。

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動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開在雪中的花。純潔高雅,還有一點點暗香浮動。"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一縷縷憂傷扣打我的心扉。"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是一陣陣悲壯響徹我的心谷。"只恐溪頭蚱蜢舟,載不動,幾多愁。"又是怎樣一簾簾斷腸徘徊我的心懷。

最愛莫於稼軒與東坡的珠聯壁合!稼軒雖在官場上"醉裏挑燈看劍"的失意,也有"路轉溪橋忽見"的喜悅。蘇軾忍受"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異曲同工,巧奪天工。如次大氣,如此其賢,今夫豈欲釋之乎?

文字如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涼爽的清風,迅速的撥開我們心中的烏雲;文字如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纏綿的雨,輕輕地洗淨我們蒙灰的心靈,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真諦!

當暮色漸藍,你那裏可是新月一灣?枕畔該有一段故事,一串夢幻?我們用心數着相逢的日子,聽風,總像你的手,在叩打門環。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0

黃昏是攝影家特別鍾愛的時分,因爲光影溫柔,層次和細節被渲染得格外清晰。很多詩歌裏面,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詞——“白日”。爲什麼把夕陽叫成白日西遲,因爲朝霞是暖色的,所以才說年輕人是八九點鐘的太陽,因爲他蓬勃,歡欣,帶着生命的熱量。太陽就像一個青春紅潤的少年,走過青年的蓬勃,走過壯年的輝煌,到了落下的時候,它的那種血色已經淡淡地、漸漸地隱去了。

夕陽,往往象徵着一個人的暮年,青春不再,夢想仍在。面對夕陽,有多少文人留下他們的企求:讓時光走得再慢一點吧……

屈原在《離騷》裏面說:“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家都熟悉最後一句——他的求索,他九死不悔的努力,他自己內心志向的一種抒發——但是不要忘記了前面一句,他要讓“羲和弭節”。神話中,羲和駕着六條龍,拉着太陽在天空行走。屈原說:羲和啊,放下你的鞭子吧,你讓太陽慢一點,讓太陽停一停,不要讓黑夜這麼迅速地把我吞噬,因爲我要走的道路太長,上下求索,我還需要光陰!

李白在他的《古風》中說得更明確:“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黃河一路向東奔涌,夕陽刷刷地向西墜落,這一切是如此匆促!這一東一西的奔走的逝水和流光,日復一日,把生命撕扯成零落的碎片。

晚唐詩人姚合哭苦吟詩人賈島,就選擇在這樣白日西斜的時候,他說“白日西邊沒,滄波東去流。名雖千古在,身已一生休”。寥寥二十個字,和李白的那首詩用意相似,都是看到白日向西天落下去的速度不可阻止,而海水東流也不能讓它停下來,這就像生命啊!你的名字雖然千古常在,但你的今生已經消失在歷史煙塵中。

中國那些多情的詩人,因爲黃昏一刻難耐心中深情,就起了一個天真的幻想:挽留斜陽。

一個人的心事宛轉,在夕陽時分有過多少蹉跎,有過多少不捨,要拼卻多大的心力,纔敢去挽留住斜陽呢?宋祁寫了“紅杏枝頭春意鬧”的春景之後,陡然轉筆:“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爲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人生苦短,歡愉的時光本來就少,我們難道還捨不得散盡錢財來買自己的歡樂嗎?但縱使千金買笑,還是留不住時光啊。我能爲你做的事,也就只是持酒勸夕陽了,將它的光芒在花叢之中多留一分是一分,夕陽晚走一會兒是一會兒,讓晚照在我們記憶之中的光輝多一點點也好……

眷戀是一件很苦的事,因爲要用着深情。對夕陽苦苦眷戀的人大多有着向日葵一樣的生命,離了陽光就不再蓬勃。

白日西沉的時候,人們心中的不甘,生命的蹉跎,往往會被特別地映照出來。萬古斜陽融合了太多人從巔峯跌落以後的體驗。

還是在日暮時分,劉長卿送別他的好朋友裴郎中,是一個貶官之人送別另一個貶官之人,他說:“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猿自啼,水自流。夕陽西下,只有你和我纔是告別的主角,同是逐臣,從此天涯一方。

也許朝霞之中的送別,人不會有如許感傷,因爲人在朝霞中上路,太陽逐漸溫暖,他還有所希冀。而斜陽下告別,一轉眼就是漫漫長夜,輾轉孤寒,傷心轉而深沉。有多少人追問斜陽,因爲斜陽裏醞釀了太多不可言說的人生滋味。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1

網上買書的時候,看到很多網友評論這本書大多數都是讚美于丹老師的詞語很美,可我不知道爲什麼看這本書的時候心裏很沉重。想來想去主要還是兩個方面,第一是自己對於書裏面所提到的詩詞幾乎全然不知,甚至讀書時候學過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爲我覺得詩詞對於我們現代人真的成了一種奢侈。其實我內心是嚮往詩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只因現在的社會,生活的夢想,工作的現實,讓我們將這詩意埋藏了。這讓我想到蔣勳老師在《美,看不見的競爭力》裏面講到的`,當看到一片景象讓我們很感動的時候,然而我們卻沒有言語來表達此刻心裏的感受,那個時候我們是難過的,真的很難過。

于丹說“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箇中國人生命中的深處都蟄伏着詩意,不要對此不屑,不要認爲這些風花雪月知識少年癡談。”我認爲想喚醒中國人心中那份詩意是很難得,至少在現在這個時代是很難得。雖說現在的人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

愛學習的你們,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單詞的習慣吧,那要不要考慮下每天背上一首詩詞呢?爲了不再“難過”,我更樂意每天來上一首。希望等到讀完部分唐詩宋詞後再來讀這本書,我想那時我會是幸福的。

其實,詩意一直都在,只不過我們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詩意隨時會醒來,但在它醒來的時候,我要準備好一顆中國人的“詩心”來迎接它。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2

夢醒時分,大地一片靜默.無數的寒冷與孤獨向我襲來,勤勞的太陽,我能再有一個夢嗎?在美夢中飛翔,飛向心靈的故鄉--盛世唐朝.感受,感受最美麗的精彩.

--題記

我愛盛唐,因爲那兒有看也看不完的風景名勝;我愛唐朝,因爲那兒有數也數不盡的奇珍異寶;我愛盛朝,因爲那兒有說也說不完的功臣名將;我愛天朝,更因爲那兒有最璀璨的文化財富--唐詩宋詞.

我讀李白,能讀到面對懷才不遇,與敬亭山戀戀不捨的豪邁;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與友人忠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陳釀的人間無常變化的逍遙...

李白,一位飄蕩在人間的仙.

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動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開在雪中的花.純潔高雅,還有一點點暗香浮動."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一縷縷憂傷扣打我的心扉."生當做人傑,死亦爲鬼雄."是一陣陣悲壯響徹我的心谷."只恐溪頭蚱蜢舟,載不動,幾多愁."又是怎樣一簾簾斷腸徘徊我的心懷.

最愛莫於稼軒與東坡的珠聯壁合!稼軒雖在官場上"醉裏挑燈看劍"的失意,也有"路轉溪橋忽見"的喜悅.蘇軾忍受"千里共嬋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的妙句.異曲同工,巧奪天工.如次大氣,如此其賢,今夫豈欲釋之乎?

文字如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涼爽的清風,迅速的撥開我們心中的烏雲;文字如雨,那麼詩詞就是那最纏綿的雨,輕輕地洗淨我們蒙灰的心靈,教會我們人生永恆的真諦!

當暮色漸藍,你那裏可是新月一灣?枕畔該有一段故事,一串夢幻?我們用心數着相逢的日子,聽風,總像你的手,在叩打門環.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3

文字之所以比煙火更璀璨,是因爲,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起舞,演繹出永恆淺吟低唱的旋律。

——題記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首詩讓我讀到了李易安的慷惓情思;“銀珠春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瑩。”這首詩又讓我感受到杜牧興趣盎然,優雅恬淡的心情。千首詩詞,衆多史別,各領風騷數百年,但我仍獨愛唐詩宋詞。

翻開書頁,朗誦一首詩詞,可以讓我透過書頁窺見長安城那車水馬龍,如真似幻的繁華。看見未央宮,長裙如風,搖曳生姿的宮女,一首唐詩,一片宋詞就像一幅工筆的花鳥,寫意的山水,散透人間的畫卷,靈氣而耐看,將氣質的華麗隱於樸素的文字之後,簡單的表達,勾勒的卻是耐人尋味的意境。

“到”過盡千帆皆不是”,從期盼到失望,末了,幽幽的生出一句“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怎能不令人柔腸寸斷,淚溼滿襟?

在詩詞中,我讀到了太白的花間。

怎樣的壯志凌雲?怎樣的才華橫溢?怎樣的尋思?只是面對無能的君主,他沒有辦法將自己的抱負兌爲現實,於是“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代替了豪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直抒胸臆,隨心所欲的做個俠士不好嗎?“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啊!這又是怎樣的灑脫。

唐詩詩歷史的沉澱,宋詞是時代的產物。歷史上如果少了唐代,今天我們中華文化就將缺少最亮麗的瑰寶。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了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意境,今天的寒山寺的鐘聲將索淡無味;如果沒有了杜牧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情懷進酒家”那種心力交瘁的憂鬱,今天的秦淮河可能就少了一份醉人的韻味;如果沒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豪放,今朝的美酒就會是寡然無味。同樣,若沒有宋詞的裝扮,歷史將會暗淡無味,若沒有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現在的烏江可能少了一絲令人懷感的憂傷。唐詩就是詩化了中國,幾乎凝結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情感,而獨宋詞卻讓人覺得恰似與詩人的一次對話,可以在一霎間抽離都市的繁華,在詩句中壘起的世界裏的一種別樣的心境,靈魂的樂土。

在那漫漫的書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詩詞在潯陽江頭琵琶女傷感的眼睛裏停留,在哀鴻遍野的戰場上徘徊,在各大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如果可以,我想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裏,去領略那唐詩宋詞的風采。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4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不知幾時,便傳來這麼一說。唐詩,想必對大家而言並不陌生,也許當你剛學會說話時,母親就教你念《唐詩三百首》;其次是宋詞,說起李清照,蘇軾等著名詞人也是耳熟能詳的。

作爲平時的愛好,我也蠻喜歡詞的,並不僅僅是宋詞,其他朝代的詞人所作之詞也毫不遜色,還別有一番風味呢!

先說宋詞,都說其分爲兩派,即豪放派和婉約派,前者以蘇軾爲代表,後者應以李清照爲代表。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中“千騎卷平岡”“親射虎,看孫郎”顯現了太守躊躇滿志,豪情滿懷。“會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則表達了自己爲國效命的堅強決心和愛國思想,並委婉地表達了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願望。

再說《水調歌頭》開篇便向青天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結句表達了作者無限深情而又無可奈何的期盼與祝願。

說說李清照,《醉花陰》通過對相思之情的描寫,表達了對丈夫的深厚感情;《蝶戀花》流露了她對失陷了的北方大地的無限眷戀;《聲聲慢》則表達了作者在孤獨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宋詞暫且一放,說說其他的。

李煜,五代時的著名詞人。其《相見歡》中“剪不斷,理還亂”比喻作者此時心亂如麻,的確是剪也剪不斷,想清理卻越理越亂,把作者心底的焦躁、不安、痛苦、悲傷全都涌了出來——“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此時此刻,在作者心頭的痛苦滋味是亡國之君的感受,表現了作者既無可奈何又無可解脫的不盡悲哀。

遇見最美古詩詞徵文15

有一次,老師給我們佈置了一個作業。背誦古詩50首。隨着一首首古詩背過去,我發現自己漸漸愛上了古詩。古詩是如此的詞句精練,竟境優美,背古詩,漸漸變成了一種美的享受。

剛開始背古詩的時候,我覺得很難,很不容易記住。媽媽就教我一個好方法;先把古詩讀兩遍不懂的圈出來,搞明白他的意思,然後把詩轉變成畫面,前後聯繫這樣彷彿自己也置身於裏面了,詩文就脫口而出。爲了鞏固背詩效果,外出散步時,我會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背,睡覺前閉上眼睛再想一遍;第二天醒來時再背背,真神,通常都是一字不差,背古詩其實就這麼簡單。

背完了50首古詩,我發現自己變聰明瞭。記得有一次去奶奶家,馬路兩旁有許多整齊的大樹,細細的柳條隨風飄舞。我說;‘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爸爸媽媽都向我伸出大拇指。

我還把古詩運用到作文裏比如寫《荷花》時,我用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寫湖面上一片連一片的荷葉和從荷葉中冒出的那亭亭玉立的荷花。

同學們,我們遇到困難千萬不要退縮,仔細想,就能找到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