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各地祭祖的習俗

學識都 人氣:4.98K

冬至節的祭祀,重要的內容就是祭天祭神。冬至之日,歷代王朝都要行“賀冬”之儀,舉行隆重盛大的祭天祭神大典。祭祀活動場面巨集大,一般都是在郊外舉行,因此又被稱為“郊祭”。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冬至各地祭祖習俗的文章,希望能為你提供幫助:

冬至各地祭祖的習俗

山西:

冬至日,猗氏縣農夫拔取麥根,其白蕊多寡以卜次年豐欠。

永和縣稱冬至為「追節」。

陽城縣稱冬至為「喜冬」,官紳士家行拜賀禮。民間只以面角祭祖並進奉家中尊長。

大同縣於冬至日祭財神。

河曲縣拜冬時,飲宴佐以羹,棗釀羔羊。

河北:

東安縣冬爐、獵兔,人家祭祖、賀節、拜師。

懷柔縣冬至量日影以佔次年收成豐欠。

樂亭縣士以麵食祭祖,農家於此日商定子女嫁娶之事,此後商賈價便啟程往京師作買賣。

南皮縣冬至日人家互相拜賀,擁爐會飲,稱為「扶陽」。

新河縣鄉塾弟子於冬至日各拜業師,稱為「拜冬」。

山東:

滋陽縣冬至修燧灶以祈求長壽。

曲阜的婦女節前就做好布鞋,於冬至日贈送舅姑。

海陽縣吃羊肉,叫做「卻寒」。

鄒縣兒童作「拿寨」、「打瓦」的遊戲。少年開始習武,叫做「看冬」。但鄒縣並無賀冬至的習俗,據說孟子亡於冬至日,鄉人十分悲痛,於是廢除慶賀冬至的習俗。

臨沂縣民在冬至日用火紙剪製衣服,攜至祖墳前焚燒,然後添土。

河南:

陳州冬至扎紙成束後,君以焚燒,稱之「送段」。

西鄉縣冬至日向巴山看雪,佔來年豐欠。

臨潼縣農諺「一九雪,九九皆有雪」。

江蘇:

嘉定縣最重視冬至,前一夜稱節夜,也稱除夜。春粢糕以祭祖,並以之饋贈親友,設席宴飲,稱之「節酒」,也稱「分冬酒」。

金壇縣賀冬時,於宗祠祭祖並團拜。蘇州冬至家宴,席間必備一種以黃酒加糖漿製成的冬陽酒。

浙江:

杭州冬至以赤豆飯、新米糕祭祖。

嘉善縣以冬至天晴來卜次年豐收。

桐鄉縣冬至,縉紳行慶賀禮,傭工休假三日。蕭山縣冬至,各家以糯米粉、麥面裡肉餡相饋贈。

諸暨縣冬至,以餈糕享奠祖先及親友之有喪者。

上虞縣冬至,乞丐扮鬼執武器沿門逐疫,如古之儺禮。

江西:

湖口縣冬至,民家早起設羹飯以祭祖,稱為「冬飯」。

新昌縣冬至,各姓相率祭祖。

福建:

福州冬至以湯圓祭祖,又取之粘於門楹之間。

漳浦縣民冬至以小湯,圓遍塗門戶器皿中,稱為「祀耗」,凡家中有喪事的,則不做湯圓。

閩南地區有在冬至日「補冬」的習俗。補冬的內容視家庭貧富而異,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貧戶則以福眼肉和糯米、糖燈米糕而食,俗謂此日食補品,於身體特別有益。實則立冬過後是一年之中進補的最佳時間

廣東:

乳源縣冬至各家祭祖,亦至墳墓掛紙,俗稱「掛冬」。

順德縣冬至宴客以魚肉臘味蜆菜合煮,眾人環鍋而食,稱之「圍爐」。

澄海縣冬至不下田,不用牛,不汲井,猶有古人「閉關息旅」之遺風。

臺灣:

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

臺南地區的冬至,以湯圓、菜粿祭拜祖先、神佛、灶王爺、三界公及地基主的習俗。

苖慄地的客家人,冬至祭拜的物件除神明、祖先外,也要拜土地公。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裡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民間冬至的習俗

1、水餃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景仲冬至舍藥留下的。

2、羊肉湯

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這天被稱作伏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3、糯米飯

在江南和廣東一帶,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俗,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4、祭祀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5、擂圓

擂圓又叫“冬至圓”是浙江台州人們冬至的重頭戲,老傳統。“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圓圓潤潤”,與平日裡吃的湯圓相比,“冬至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而且意味深長。

6、數九九

民間把冬至義稱為作“交九”或“數九”,即從冬至這—·大起,每隔九天作為一個“九”,共分成9個“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後便進入春天。一九二九不出門,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7、贈鞋帽

冬至時節,民間有贈送鞋子的習俗。在《中華古今》中有說:“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隨著時間的推移,贈鞋給舅姑的習俗逐漸演化為舅姑贈鞋帽給甥侄了。古時手工刺繡,送給女子的,鞋子刺繡多為花鳥,帽子多做成鳳形;送給男子的,鞋子刺繡多是猛獸,帽子也多做虎行。

8、藏冬冰

北方一般都在冬至前後,修窖藏冰。人們用鐵釺自河中鑿冰,寬一尺多,長二尺多,稱為一方,在冬至這天將冰藏人窖中,窖深約二丈,將冰藏人後,立即將窖封閉嚴實,同時藏人各種鮮果,人春後取出,在市上銷售,顏色宛如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