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求職面試禮儀彙集

學識都 人氣:8.44K

瞭解、掌握並恰當地應用職場禮儀有助於完善和維護職場人的職業形象,會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業蒸蒸日上,做一個成功職業人。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成功的求職面試禮儀彙集,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成功的求職面試禮儀彙集

一、禮儀與口才在面試中的重要性

禮儀是個人素質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面試制勝的法寶。而謙虛、誠懇、自然、親和、自信的口才會讓人在面試時對答如流、妙語連珠,自然會收到用人單位的歡迎。因此二者在面試中缺一不可,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客觀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內涵修養,是取得面試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1、禮儀是修養和素質的代言人

可以說,人的禮儀素養表現為人對社會、對他人、對自身的態度。面試在很多情況下是與面試官最直接的“短兵相接”,求職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讓面試官盡收眼底。所以面試禮儀就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會成為求職者面試制勝的法寶。

2、口才也是一種生產力

如果說形象禮儀是面試的第一張名片,那麼口才就是第二張名片,它是求職者對自身能力、素質的綜合發揮,當然也包括對自身知識積累的綜合調動。而求職面試時,如何做到口吐蓮花,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地推薦自己,讓用人單位賞識你,關鍵就在於求職者的說話能力。

二、面試禮儀彰顯素養

1、女性儀容——將內在美體現出來

一個人的儀容是其心理素質和修養的外在體現,它能反應出一個人的性格、氣質、學識修養和處事態度。尤其作為女性面試者,如果能夠將自己的內在美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可以在面試官的眼中形成一道靚麗的彩虹,可以大大增強自己的求職競爭能力,為下一步交談打下基礎。

首先,從衣著打扮來看,既要體現時代特點,又要符合女性求職者的身份,做到整潔大方,使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幹練和活力,可以給自己化一個大方又清新的淡妝,讓自己的美麗有烘托效果,但切忌濃妝豔抹,以免給面試官留下庸俗的負面印象。

其次,從行為舉止來看,應儘量端莊、自然。儘量避免動作拙劣、表情呆板或大大咧咧、矯揉造作。在面試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展示得自然、得體,也就是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讓面試官有賞心悅目之感。

最後,從精神狀態來看,要面帶微笑,精力充沛,顯示出女性特有的氣質。在面試過程中,則要注意用敏捷的思維、機智的語言來活躍雙方交談的氣氛,切勿表現得萎靡不振,無精打采,甚至打哈欠,這些都會使面試官感到失望和不滿。

2、禮儀要領——打好自己的形象廣告

常言道人生就如一場戲,而在戲臺上,一個好的主角往往在登臺的那一刻就彰顯出了他的藝術才華。而對於求職者來說,如果能夠在面試之前將進場禮儀爛熟於心,就會像戲中的名角一樣在登臺之前就顯露了自己的職業水準和道德素養,從而在面試伊始便能取得面試官的好感。

(1)進場禮儀

①恪守時間觀念:進場禮儀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守時,可是這也是很多求職者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一般來說,求職者提前10~15分鐘到達面試地點效果最佳,不必來得過早,更不能遲到。

②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求職者進入面試場所後,不要四處張望,同時要把口香糖和香菸都收起來,以力求給相關工作人員留下一個美好的第一印象。另外,在等候面試的期間,求職者不要向工作人員詢問單位情況或索要材料,更不要加以品評,也不要駐足觀看工作人員的工作,以免引起他們的反感。

③禮貌地進入辦公室:進入辦公室前,首先應輕輕敲兩下門,如果沒人應答可以等1~2分鐘後再敲,得到應允後才可進入。進到辦公室後,應背對面試官輕輕將門關上。一般面試考場都會放置有椅子、沙發等,這時求職者可以按照面試官的指示坐下即可。

(2)介紹禮儀

在對面試官做自我介紹前,求職者可以先問好,並致謝。一般來說,名字就是一個人的招牌,所以求職者在自我介紹時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說清楚,並儘量讓面試官記住自己的名字。求職者做自我介紹時要儘量讓自己的語言生動、幽默一些,但是在提升自我介紹生動性的基礎上,還要注意介紹的語言要有說服力,不要說一些空話、大話,而一些有說服力的資料會加深面試官的記憶。自我介紹的目的是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因此一定要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投其所好地介紹自己的情況,使他們發現自己正是他們積極尋找的人才。

(3)聆聽禮儀

不會聽也就不會回答好面試官的問題。好的交談是建立在聆聽基礎上的,因此求職者在聆聽過程中要始終集中精神,記住面試官講話的內容重點,切記不要輕易打斷面試官的談話。在面試官的話裡總是存在著可供求職者利用的有價值的資訊,而求職者應該注意蒐集這些資訊,這樣才能在開口時做到有的放矢,句句擊中面試官的心。求職者要讓面試官知道自己在專心聆聽,可以時不時地做出點頭等的迴應。

(4)動作禮儀

在現實中,許多求職者由於緊張或是自己平時的一些習慣,在面試官面前往往會做一些下意識的小動作,這些負面小動作(瞪眼或歪嘴等的扮鬼臉、蹺二郎腿、拉裙子、撥弄頭髮、誇張的肢體動作、不停地看手錶、咬嘴脣、吐舌頭、晃動雙腿、撓頭„„)往往會影響面試官對求職者的評判。在面試過程中一定要努力避免這些令人難堪的、難登大雅之堂的小動作。另外,求職者在面試過程中要面帶微笑,這樣能拉近與面試官之間的距離,但要注意微笑必須真誠、自然。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者要注意與面試官多做眼神的交流,為了避免過多地注視而另面試官不安,可把目光放在面試官臉部兩眼至額頭中部。

三、面試口才彰顯能力

1、口才是面試過程中的通行證

(1)禮貌用語

禮貌,不但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求職中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①見面打招呼,離去說“再見”

求職面試時,要主動與面試官打招呼,說聲“您好”,並可以用握手、點頭、微笑等方式來表示禮貌。面試結束時也要和麵試官道聲“再見”,這樣會給面試官留下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②態度要謙虛

初次見面態度要儘量謙虛一些並多用敬語“您”,如“很高興和您見面”、“和您談話學到很多東西,非常希望能在貴公司就職”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就能讓面試官感到求職者很有教養。

③為自己不周到處及時道歉

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者由於緊張或其他原因,總會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誠懇地向面試官道歉,用“對不起”來化解這種尷尬。同時,要避免說話時夾雜過多的俚語、俗話、口頭禪,這就和寫文章經常出現病句一樣,都是語言修養不高的表現。

(2)交談措辭

無論是說話還是寫作,凡是語言的運用過程,措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初次謀面的面試官,求職者為了拉近距離,可以用一些表達親切的措辭給面試官一個很好的最初印象,如在面試開始時可以說:“也許您會發現,我這個人很隨和”。而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者如果能夠站在用人單位的立場,用一些表達理解的措辭回答面試官提出的問題,就更加能夠打動面試官。

(3)交談禁忌

對於面試,很多求職者可能會產生這樣的誤區:面試中那些能夠對答如流、滔滔不絕者比那些沉默內斂、不善言談者更容易獲得入職的機會。這樣的認識其實是不全面的,除了在一些特別需要口才的行業外,口才的好壞並不能說明太多。事實上,在求職過程中,說得太多反而會產生很多“副作用”,會給招聘單位留下誇誇其談、自我吹捧的不良印象,這樣不但不能顯示自己的水平,反而特別容易引起招聘者的反感。在交談中切忌:以自我為主的'誇誇其談、迫不急待地搶話或爭辯、關鍵時刻反應木訥、好為人師、提低階問題、目中無人、濫用時尚語、不分物件地亂倒苦水、批評原單位、談論涉及別人的隱私話題、亂誇海口、過分奉承面試官。

(4)答問策略

①如何提問:所有參加過面試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面試管在一番提問之後,邊整理檔案邊問道:“還有什麼問題嗎?如果沒有的話,今天的面試就到這裡吧。”殊不知,面試官這句看似簡單的話中卻暗藏玄機:一方面,用人單位希望求職者最大限度地把握自己所面對的企業與職業是否適合自己;另一方面,這樣做有助於面試官更深入地瞭解求職者,發現其更多的長處和不足。因此,求職者應該積極主動地利用面試過程中的最後一次機會,適當地提出問題,不但能夠加深面試官對自己的印象,而且如果能夠提出漂亮的問題還會大大提高錄取的機率。如:貴公司對這項職務的工作內容和期望目標如何,有沒有什麼部分是我可以努力的?求職者還可以謙虛地請教面試官:您認為我今天的表現如何?這樣的問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求職者不夠老練,但也會給面試官留下較好的印象,會讓面試官覺得求職者很誠懇、很老實,而且求職者對這份工作是非常渴望的,在得到這份工作後也會非常珍惜,這對於面試成功非常有利。

②如何回答:首先,要用具體的事實說明自己的實力,在回答時不宜說的過多,簡要描述一下具體事例即可,不要變成惹人反感的誇誇其談。其次,回答問題時要注意面試官的反應,對面試官一種無奈的眼神,一個會意的微笑,一種下意識的看錶動作,都要及時破譯出其當時的心理,從而迅速準確地調整自己的對策。再次,要揚長避短,轉移面試官的視線,再成熟的求職者,由於其學歷、知識、見識與經歷等方面的原因,總會有所不知或根本不能,遇到面試官提問這一方面問題,求職者要注意轉移面試官的視線。最後,要注意試用以虛代實的口才技巧,比如被問到“你的工作動力是什麼”時,有這樣一類以虛代實的回答技巧可以參考:我的動力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工作本身,„„,其次,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最後是結果,我是否能夠得到較高的工資和待遇。在這個回答中,前面絕大部分是虛,最後才是實。面試官也明白這一點,但卻樂於聽到這樣巧妙的回答。但要注意,“虛”的口才要運用得當:虛要虛的合理,而且要虛中有實,千萬不要弄巧成拙。

面試雖然算不上是什麼高階科學,但對於求職者來說,也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在平時多加鍛鍊,經常留意自己的說話方式、禮儀細節,進而採取“無則加勉,有則改之”的行動,才會在面試的時候輕鬆應對,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