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遭遇就業陷阱的根源與防範對策

學識都 人氣:3.27W

 近年來,由於高校擴招、部分市場需求飽和等因素,大學生就業已不容樂觀,而五花八門的就業陷阱更是無處不在。
一就業陷阱的基本型別

大學畢業生遭遇就業陷阱的根源與防範對策

大學生就業陷阱是指招聘單位、其他機構或個人,利用大學生的弱勢地位(如社會經驗不足、自我保護意識差、就業競爭激烈等),以提供就業機會為誘因,採用違法悖德等手段,與大學生達成權利與義務不對等的各類就業意向(協議),以期侵害大學生合法權益的現象。當前大學生就業陷阱可謂五花八門,大致可以歸類為以下幾個方面:

1、按照就業陷阱的主體分類,包括招聘會陷阱、職業中介陷阱和“皮包公司”陷阱等。第一,招聘會陷阱。是指招聘會主辦單位利用虛假宣傳騙取求職者的門票或報名費、資料費等。第二,職業中介陷阱。是指職業中介機構以介紹工作為由來收取高額中介費。這類中介往往設施簡陋,無正規的人員機構,是不夠資質的“黑中介”,當求職者交納數目不菲的中介費後,中介方就會列出種種理由來推辭甚至一走了之,從而騙取求職者的中介費。第三,“皮包公司”陷阱。其實質是非法用工單位用工,通常以低學歷高報酬來吸引求職者。

2、按照就業陷阱的使用手段分類,包括高薪陷阱、合同陷阱、地點陷阱以及保證金或押金陷阱等。

第一,高薪陷阱。此型別陷阱一般是利用大學生社會閱歷淺薄、好高騖遠的心理,打著“高職”的幌子誘惑求職大學生,實際上卻是讓這些人做推銷員,甚至從事傳銷的非法行為。

第二,合同陷阱。有的單位在招聘時提出的待遇很好,但卻不簽訂就業協議書,甚至不簽訂就業合同;有的單位在招聘員工時做出了種種承諾,可合同書裡卻不見隻言片語;還有一些單位在合同書裡設定一些模稜兩可或帶有迷惑性的字眼欺騙求職者。

第三,保證金或押金陷阱。按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嚴禁招聘單位在大學生就業中收取費用,包括資料費、培訓費、保證金、押金等。可在招聘中,大學生還是經常碰到索要巧立名目的'費用。大學生一方面求職心切,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和保護意識,所以經常陷入此類陷阱。

3、按照就業陷阱的目的分類,包括收費陷阱和賺取廉價勞動力陷阱等。第一,收費陷阱。現在很多公司,巧立名目收取很多費用:譬如以誘人的崗位誘惑你,然後要求你參加培訓,納培訓費;或者在錄取以後要求購買公司產品等等。第二,賺取廉價勞動力陷阱,又稱為試用或實習期陷阱,其實質就是借試用期榨取廉價勞動力。據瞭解,利用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力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試用期結束後以各種理由告訴求職者是不合格的,公司解聘也是無奈之舉;另外一種就是無故延長試用期。

二、大學生遭遇就業陷阱的根源——職業定位不準

綜合上述各類就業陷阱,我們不難看出的是,不管是哪種就業陷阱,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用人者其實根本不想安排就業,而是利用畢業生求職心切、經驗不足的特點,通過各種手段榨取他們的錢財和勞動力。究其原因,通常我們會發現以下一些方面:

1.我國法律不夠健全,未將在校學生納入《勞動法》調整物件中。大學生和中介之間的關係不是勞動關係,只是合同關係,目前尚沒有強有力的法律依據來控告中介,因而,勞動監管部門對大學生兼職受騙也愛莫能助。

2.目前人才市場對招聘單位的監管存在一些漏洞。按規定,如果一家單位進入人才市場招聘,需要出具營業執照、招聘人員身份證、單位介紹信等等,但大多數人才市場都無法對營業執照的真偽做出有效的鑑定。一些業內人士不無擔憂地說,大學生缺乏足夠的社會閱歷和經驗,如果僅靠主觀印象去辨別招聘單位的真假,難保不會上當受騙。

3.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分辨能力差。由於大學生長期生活在“象牙塔”之中,涉世不深,閱歷不夠,相對單純,容易上當受騙,而社會上的人際關係相當複雜,很多求職的大學生一不留神就容易上當受騙。

4.大學生維權意識淡薄。大學生在受騙上當後的自我保護行為實在不容樂觀,根據調查,遭遇就業陷阱,近五成人選擇忍氣吞聲,這無形中助長了黑心中介或騙子的囂張氣焰。

三、防範大學生就業陷阱的主要手段——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所謂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相結合,對決定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和測定,確定一個人的事業奮鬥目標, 並選擇實現這一事業目標的職業,編制相應的工作、教育和培訓的行動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一個畢業生,只要樹立了個人階段性的或長遠的人生目標,他就會對自己的才能、特長、愛好有充分的估計和定位,就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去追求。如果他覺得適合在大城市、到熱門行業,那麼他就可以到這些地方去;如果他覺得在中小城市、在中西部能夠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大化,他就不會跟風、就會按自己的意願去選擇。有的畢業生求職碰壁的另外一個原因是不瞭解用人單位的要求,不知道在人家的考核體系中自己是否合格,只是一味地跟風,同時也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這個職位, 是否與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人生規劃相一致,帶著這種盲目性求職,自然不會順利。當然,大學生能不能準確定位,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的瞭解,二是對用人單位的瞭解。因此,當前的學校或就業指導單位要把引導畢業生面向基層、面向西部、融入國家西部開發的建設,與對畢業生職業生涯教育、人生目標規劃教育結合起來,做得實實在在, 不能籠統地號召, 空洞地要他們降低期望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