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效應促進班級管理論文

學識都 人氣:2.75W

班主任在整個班級管理中,擔任著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的多重角色。現在,越來越多的班主任逐步重視和運用心理效應來促進班級管理的工作,從而提高自己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業務水平,避免工作中陷入心理誤區。現結合班主任工作,對幾種心理效應的應用作一些探討。

巧用心理效應促進班級管理論文

一、春江水暖鴨先知:首印效應

首印效應也稱第一印象效應。人與人之間第一次接觸時留下的印象深刻,並影響以後對該人的認識。這種印象都是表面的東西,如儀表、言談、舉止等,只是一種感覺。教育心理學十分強調教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認為其對教師的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響。

班主任在接新班級時,應力求做到:第一,見好第一次面。在接任班級的第一天要特別重視自己的儀表、服裝、言行、舉止,既要樸素大方,又要成熟而穩重。力求一開始就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他們的知心朋友,併產生認同感和信任感;第二,講好第一次課。要對自己的第一堂文化課和班會課做好精心準備,力求給學生留下工作認真、知識淵博、教學方法生動等良好印象;第三,處理好第一次突發事件。要求反應快捷,處理問題果斷,給學生留下做事幹練,有力的印象。當然,利用第一次效應的積極因素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僅僅是方法、策略問題,更不是假惺惺的偽裝,而是長期在工作中磨鍊形成的良好工作作風、思想品德、知識才幹、教育能力的綜合體現。

二、一枝一葉總關情:情感效應

情感是人在社會交往中的心理需求形成的態度體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在於如何愛護學生。現在的學生感受力很強,他們重感情,強烈地要求別人重視自己,每個學生心理上都有一架天平,時時對教師的愛心進行衡量,這是一種細膩的情感體驗,學生一旦感受到了這種情感,就會產生心理呼應。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保持良好的心緒,調整好心態,每天以一個和善、友愛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微笑對待學生,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寬鬆的班級心理氛圍,有利於師生之間建立起融洽、和諧、民主、平等的關係。學生的情緒也會被班主任的情緒感染而積極向上,健康活潑。親其師,信其道,就是情感效應的道理。

因此班主任要做到:第一、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摻雜任何偏見,把關愛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平時多注意與學生接觸,暢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縮短師生間的情感距離。第二、當學生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時,應主動伸出關愛的手去溫暖、激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集體溫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比如:學生離校時說一句:“放學了,請大家注意回家途中的安全。”天氣變冷時說上一句:“多穿點衣服,小心著涼。”當學生為自己沒有考出好成績而難過時說一句:“加油啊,老師期待著你的進步!”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向班主任敞開心靈的大門,向班主任說出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感受,班主任就能正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就為心理管理的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潤物無聲乃好雨:暗示效應

暗示是在無對抗條件下,採取間接的、含蓄的、抽象的方法,對人的心理、行為產生某種影響,致使人按照某種暗示去行動或接受某種觀點和思想。班主任在學校對學生正面的、大張旗鼓宣傳教育的同時,要不失時機地利用暗示效應,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每天與學生交往頻繁,不僅要講究語言表達的方式,還應注意利用各種方式來進行與學生的交流。比如:班主任的表揚,是通過語言對其他學生一種暗示,而批評某種錯誤現象時,是對有這樣行為的學生語言暗示。班主任每一個的眼神、手勢都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在學生日記、週記中評語或是作業中夾上對學生鼓勵或評價的紙條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恰當利用暗示效應會對學生形成一種慰藉,一種鼓勵,一種鞭策。

四、有心栽花花定開:期望效應

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和雅布森在1968年做了如下的實驗:他們在一所國小做了一次一般性的智力測驗,然後隨意抽取其中部分學生,暗示他們是最有發展潛力的。8個月後,他們發現,這些學生的成績竟然比其他未經暗示的學生的成績提高許多。於是,心理學者便把這種效應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期望效應”。班主任對學生給予合理的期望和充分的信心,學生內心受到極大的鼓舞,會變成積極努力的行動。但期望要適度,要合理,要真誠,要信任,要及時給獲取進步的學生鼓勵,然後再提出新的更高的期望,形成“期望―進步―再期望―再進步”的迴圈教育。班主任對學生的這種真誠的期待、合理的要求、熱情的願望、由衷的信任,是學生不斷髮展進步的'動力和方向。

在班級管理中,我根據一些學生的優點及發展趨勢,故意給他們“戴高帽子”,即給一些榮譽稱號,或封給某一“官職”,(儘管他離這些稱號、職務仍有一段距離)但這一舉措卻給學生以激勵,使其自覺不自覺地朝著稱號、職務的最佳境界努力,並進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班幹部。我還在班級中開展評比活動,讓那些在班級中沒有當上班幹部的同學同樣有獲得榮譽的機會,每月評出最受歡迎的同學、最守紀律同學、最樂於助人的同學等等,就用這些“高帽子”來約束學生,效果也是不錯的。班主任老師對學生要求有針對性,要符合學生學習情況,採用“低起點,小步子,勤鼓勵,細幫助”的辦法。只要學習有進步,就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於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五、乘風破浪直指岸:成功效應

獲取成功和產生成就感,是人們心理的一種要求,這種心理可以稱之為“成功心理效應”。班主任可以運用這種心理現象,在班級中建立一種適用的、實效的激勵機制,啟用學生內心對成功的慾望,真正地挖掘出學生自身的閃光處,創設某種條件或舞臺讓學生施展,達到在活動中獲取成功,體驗成功的快樂的目的。

具體的做法很多,比如:對善於表達的學生安排他們主持班會;對肯動腦子、點子多的學生安排做值日班長;對有書畫特長學生當任黑板報、牆報的美術設計;對熱愛文體活動的學生就在活動中放手讓他們表現。總之班主任要有意識地創造各種條件,幫助學生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讓他們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和力量,強化自己的自信心,增加班集體的凝聚力。

施教之法,在於巧妙。班主任在和學生接觸中,只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到他們心靈的火花。所以恰當地將心理效應融入到班級管理教育工作中,對班主任開展班級工作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