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班級常規教育的契機論文

學識都 人氣:1.06W

一、班級常規教育現狀

探尋班級常規教育的契機論文

1. 教師對班級常規教育的認識不夠

由於部分教師教育觀念的滯後,還固守傳統教育的經驗,從而使幼兒園班級常規教育在內容上,要求上都顯得十分的僵化。例如:在我們幼兒園經常看到一個班級四五十個孩子圍坐在一起,上課時,不許孩子隨便講話,有的孩子因為積極發言或搶斷別人的話,就會遭到教師的批評。教育的目的是解放心靈,而不是利用強勢壓迫使人服從。我們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這種傳統的班級常規教育的危害。

2. 班級常規教育的途徑和形式單一

班級常規教育應該貫穿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一日活動的許多環節,都需要我們去發現和把握常規教育的契機,但有時我們教師卻不能發現和不會把握教育契機,即使發現了,在進行常規教育時也只會用批評、命令、說教、甚至懲罰的方法,比如:幼兒午餐時,總會把飯粒撒在地上、桌上,有的教師只是一味斥責。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時期,其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積極向上的環境,有的教師只是簡單的.提醒幼兒不要浪費糧食,有的等吃完飯後自己清理一遍。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活動讓幼兒瞭解農民的辛苦勞作,只有幼兒真正瞭解某些行為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結果,才會將規則“內化”為自覺的要求。

3. 過度強調常規教育,教師工作精力分散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特別是上公開課前,我們會發現教師強加給幼兒的條條框框,例如:發言之前要舉手,操作材料不能亂拿,按事先安排的,到相應的小組中活動等。幼兒園的常規教育是一個塑造人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進行常規教育的過程中把孩子的發展放在第一位,因為只有在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中教師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幼兒的身心‘個性’才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在多年的班級管理工作中,我收穫了許多,現在與大家一起分享。

二、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定

在班級的常規教育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能動性,讓他們成為活動實施制定的小主人。按照皮亞傑的發展理論,孩子對日常規則執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階段是單純的個人運動規則階段,孩子此時按個人的意願和行為行。所在環境的創設應著重體現幼兒的參與,讓幼兒參與規則的制定、修改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例如:區域活動“閱讀時光”中,孩子們對圖書角中的五彩繽紛的書籍及裡面形象生動的畫面十分感興趣,時常裡面擠滿了來光臨的顧客,可是裡面的吵聲、說笑聲影響到其他區域中的孩子,乃至於過一段時間裡面的書籍不是邊角被撕掉就是封面不知去向,甚是可惜。面對這一現象,我把問題拋給了幼兒,讓他們去解決。在常規教育中有許多規則是要幼兒記住並執行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是規則的受益者,感到規則是他們的內在需求而不是強加的。

三、發揮環境的指引作用

《綱要》中強調了無論各種環境應是滿足孩子多方面需求的,能使他們獲得經驗的。對於班級常規教育,環境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例如:我們發現孩子們喜歡在寬敞的教室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於是我就考慮是不是教室的空間太過寬闊?於是我便把教室環境做一些改變。穿插不同的區域環境,讓教室不顯得太空曠,孩子們在教室跑步的機會自然就少了。在不同的區域的地板上貼上小腳,在角色區內掛適量的工作牌,不同的教育內容擺放不同樣子的座位。環境的暗示,還可以提醒、指導幼兒的行為,久而久之幼兒受環境的影響。

四、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過渡環節

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在每一個活動結束後過渡到下一個活動期間,總是會引起混亂的時候,比如:在吃早午點過渡到喝水這個環節,快的小朋友早就沒事了,他們趁著老師照顧其他沒有吃完的小朋友的時機,逗留在衛生間或其他隱蔽的地方打鬧,秩序比較混亂。於是我在這些環節安排了一些小型的民間遊戲,讓幼兒自由結伴玩遊戲,這樣即減少了幼兒等待的時間,又使整個活動有條不紊,對形成良好的班級常規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班級教師之間的配合也非常重要,如:每次區域活動結束後,我和配班老師一個負責提醒和協助幼兒收拾活動器材,一個提前在語言區的地毯上等待幼兒,這樣避免了收拾好的幼兒無事可做、去別處玩或打鬧。

五、引入遊戲情境,將常規教育潛移默化的融入遊戲情境中

遊戲是幼兒園活動的主要形式,將各種教育活動融入遊戲過程在,易於幼兒理解和接受。每天的戶外活動,孩子們玩大型玩具總是興奮不已,個個爭先恐後地湧上玩具,面對這些我是很傷腦筋。怎樣讓孩子們有序地上下滑滑梯呢?我想起了遊戲“逛公園”,於是,對孩子們說:“逛公園需要買票,不然公園不歡迎你,”孩子們一聽,便自覺地排起了隊,一個接著一個,不推也不擠。通過幾次的遊戲,孩子們在以後的玩滑梯過程中,甚至不需要老師過多的提醒,養成了自覺排隊的習慣,老師在無形中輕鬆進行了一次有效的常規教育。

在幼兒園班級常規建立中還有許多有效的方法,就不再一一舉例了。總而言之,教師應做有心人,把握好常規教育的度,聯絡實際,採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靈活施教,並尊重幼兒的需要,放飛幼兒的心靈,常規教育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