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及防控對策論文

學識都 人氣:2.13W

摘要:由於近年來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和國外需求下降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煤炭貿易企業經營出現明顯下滑,經濟收益大幅度下降,經營風險逐漸加大。有效防範和控制經營風險的發生,已經成為國家和煤炭貿易企業的重點關注內容。

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及防控對策論文

關鍵詞: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防控

一、煤炭貿易企業概念

煤炭貿易主要是指法人或自然人依據相關購銷合同或協議,通過採購或銷售煤炭等物資實現經濟收盈。身為煤源單位和電力化工用煤單位供應者,煤炭貿易企業起到重要的協調作用,然而,隨著各電力化工企業經營轉型,國家對空氣質量、環境等要求提升,煤炭貿易企業經營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和打壓,嚴重妨害了其後續的經營與發展。

二、煤炭貿易企業經營管理現狀

(一)信用管理薄弱,內部基礎管理不牢。當前我國煤炭貿易企業受到管理風險意識和短期利益等相關因素驅使,其對客戶資訊管理較為忽視,並不能全面瞭解和掌握客戶的真實經營情況及資金情況,進而在銷售煤炭過程中容易發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些煤炭貿易企業並未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和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體系,導致內部基礎管理不夠牢固,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未能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弱化了對企業內部各部門職責職能工作的具體管理與約束,提升了經營管理風險的發生。

(二)資金管理粗放,賬款回收不夠及時。煤炭貿易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較為重視其銷售量情況,而對自身資金管理多采取粗放式模式。為了眼前利益和銷售量增加,對一些客戶採取賒銷方式進行銷售進而使得企業應收賬款大幅度增多,降低了資金持有量與利用率。同時,我國絕大多數煤炭貿易企業在資金管理和應收賬款回款方面管理不夠規範,未制定合理的賬款管理獎懲制度,賬款追討、回收不夠及時,造成企業大量資金被長期佔用,並有可能轉變成壞賬損失帶來極大的財務風險。

(三)市場把握不準,存貨儲備不夠準確。煤炭是國家能源的主要來源之一,同時也是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根本。然而,我國煤炭行業2015年虧損面超過了90%,這種情況發生主要由於各國煤炭需求量大幅度下降,我國煤炭企業對市場需求情況把握不夠準確,進而導致市場供大於求現象嚴重。

三、經營風險存在原因

煤炭貿易企業與其他行業企業經營存在明顯不同,其一,煤炭貿易企業屬於經營大宗散裝交易,資金需求量普遍較大,在市場需求趨勢下降的條件下,其極易發生資金風險;其二,煤炭貿易企業並不是煤炭的最終使用使用者,並且煤炭質量容易受到運輸途中季節環境的影響,交易過程中易由於質量問題而引發雙方異議,進而造成結算價格下跌的風險;其三,煤炭貿易企業作為礦產企業和需求者之間的中間環節,一般交易戰線和環節較長且複雜,囤積存貨過多容易受到行業波動因素的影響進而造成經營風險;其四,煤炭運輸多以鐵路運輸為主,當處於運輸期高峰時,很難保證按時交貨,或是發生運輸風險,這些客觀因素的存在都在很在程度上增大了煤炭貿易企業的經營風險和不確定性。

四、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防控對策

(一)完善客戶資信基礎管理。首先,應當定期對供貨企業煤炭價格,經營情況等資訊進行全面掌握和了解,確保產品質量,掌握市場價格波動;其次,完善客戶企業相關資信檔案,對客戶企業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相關資料資訊進行全面掌握和評估,根據客戶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制定合理的賒銷限額,按照規定進行交易與管理;最後,加強煤炭貿易企業內部管理,根據不同部門不同職責,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二)合理統籌安排資金運用。一方面應加大應收賬款回籠,加強回收管理與考核,督促銷售部門及時對銷售款項進行結算,並定期與財務部門進行核算,以確保貨款數額正確,避免形成呆賬壞賬,影響資金正常運轉;另一方面應堅持量入為出原則,根據實際需求合理化調配資金。煤炭貿易企業是供應商與客戶企業的中間商,應在充分考慮企業短期和長期效益之間關係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企業資金收益與資金風險之間的關係。

(三)全面分析市場需求變動。由於受到各國煤炭需求變化的.影響,我國煤炭行業交易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各煤炭貿易企業應當在當前的行業特殊局勢下拓寬自身視角,增強風險防範控制能力,充分且全面的瞭解和掌握本行業發展和實際市場需求變動情況。以行業市場經營發展為導向,與自身企業經營情況相結合,提高企業經營前瞻性和預見能力,制定科學的、合理的企業經營管理目標,並通過對經營管理目標的控制與考核,有效防止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的發生。

五、結論

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且不可避免的。加強對其經營風險的防範和控制應及時、準確的掌握行業發展趨勢和需求,通過利用網際網路網路及時瞭解各國及本國行業變化情況,利用其經營前瞻性,制定科學經營目標,提升資金利用率,實現煤炭貿易企業的持續經營與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明.煤炭貿易企業經營風險及防控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