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盲生班語文課導入的淺議論文

學識都 人氣:2.25W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大重要環節。盲生班是一個特殊的羣體,每一名學生都具有共性的特徵——盲。盲生由於視力缺陷,視野相對比較窄,不容易進入課文特定的情境中,更需要教師在導入新課這個環節中多下功夫。

關於盲生班語文課導入的淺議論文

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就盲生班語文課導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導入新課之功效

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覺得導入不過是個花架子,可有可無,甚至還有譁眾取寵之嫌。因此,講新課時喜歡採取“直奔主題”的作法。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若教師不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隻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給腦力帶來疲勞。”上課伊始,學生的思維一般處於鬆散狀態,有的徘徊於上節課的疑惑中,有的則沉浸在課間的娛樂中……如果此時教師生硬幹癟地直奔主題,效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果教師以一個新鮮、恰當的內容作為話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興趣,把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不但可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甚至出現“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局面。這樣,就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並能由此使教學內容進一步展開、發展、開拓,把課的進展不斷推向高潮,產生良好、積極的“連鎖反應”。

因此,新課導入絕不是伎倆,也不是噱頭,而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更是一門藝術

二、導入新課之原則

盲校語文教學由於教材和學生的特殊性,在導入新課時也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目中有人”——把握盲生的學習需求。

在盲校語文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教學活動要符合盲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盲生由於視力障礙,無法通過視覺去感受語文的魅力,但可以根據感覺補償原理,充分調動盲生的聽覺、觸覺、嗅覺等感覺器官,從而達到導入新課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導入課還要重視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控制者的教師的引導作用。由於自身的專業知識、興趣愛好、心理學和教育學素養,運用教材和教具及語言表述的能力等存在差異,不同的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長和教學風格來去設計新課的導入方式,注意揚長避短,設計出各種各樣、妙趣橫生的新課導入。

所以,教師設計導入要知己知彼,既要全面瞭解盲生的實際情況,包括智力狀況和心理特點,又要充分考慮自身特長,注意揚長避短。 2、“胸有成書”——根據教學內容因勢利導。

教學活動除了要以學生為本,還要做到以教材為本。“胸有成書”就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去設計新課導入,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導入方法,以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導語的設計要從教學內容出發,可以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可以是教學內容的必要補充。此外,有些導語雖然從內容上看關係不大,但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於教學內容的講授和學習也是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一切,都應從教學內容出發,違背教學內容的導入,儘管非常生動、非常精彩,也是不足取的。

由於學生的特殊性,盲校的語文教材也不同於普通學校的教材。除了已經實行新課標的小學一至三年級與現行教材同步之外,其他年級的教材都相對滯後。所以,教師在準備新課導入時一定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去進行設計,要做到以教材為本。總之,教學伊始的導語,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個必要而有機的部分。課堂教學導入,一定要根據既定的教學內容來精心設計導語,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導語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

3、“物盡其用”——重視直觀性教學。

新課導入時要注意直觀性。“物盡其用”,就是新課導入時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起他們強烈的'求知興趣,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願意學”、“樂學”,儘早進入特定的教學情境當中。

在盲校語文教學中,特別是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直觀性教具的作用不容忽視。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觸覺、嗅覺優勢,用直觀教具或打比方的方法來講解,把抽象的、遠離身邊的事物,不易理解的事物用模型或示意性的教具或通過多媒體等表現出來。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有關內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導入設計之方法

盲生班語文課的導入鑑於以上原則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向學生描繪更廣博的畫面導入課文。2、分析課文題目導入課文。3、介紹背景導入課文。4、藉助直觀教具,設疑留下懸念導入課文。5、通過學生的生活實踐導入習作例文課。

導入新課要注意導入方法的多樣性以及精巧性。一方面,導入的設計方式不但要靈活多變、不拘一格、各得其宜、各盡其妙,還要有效地擊中學生的興奮點,讓新課一開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合力,使學生產生一種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新課導入還要具備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色,並儘可能把導語設計得短小精悍,要把握好導語所用的時間的“度”,切不可喧賓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