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生存手冊

學識都 人氣:3.08W

有這樣一羣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生存手冊

他們生活在名校周邊,卻與名校毫無關聯……

他們生活在城市中間,卻與城市毫無關聯……

他們生活在人羣中間,卻與人羣毫無關聯……

每個八月,喝下畢業的最後一杯酒之後,他們就踏上了夢想的征程,從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城市和學校,輾轉周折,來到夢想中的天堂。

他們就站在天堂門口,在與天堂一步之遙的地方,過着煉獄般的生活。只為了來年、再來年,能破繭成碟,飛入一牆之隔的那個天堂。

“站在天堂看地獄,人生就像情景劇;站在地獄看天堂,為誰辛苦為誰忙?”《武林外傳》中一席搞笑台詞,卻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哈爾濱工業大學考研生存手冊

哈爾濱工業大學是隸屬於國防科工委的全國重點大學,創建於1920年。作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哈工大的發展始終受到國家的重點支持,現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為主,理、工、管、文、經、法結合,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的研究型全國著名重點大學。學校現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學生 42,695人,其中本科生30,901人、研究生11,794人。建校86年來,哈工大以她悠久的辦學歷史、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藴,為國家培養出了10餘萬優秀畢業生。現任校長王樹國,黨委書記郭大成。

學習

圖書館

哈工大圖書館 主頁不僅全面反映了圖書館提供資源和服務的情況,而且鏈接了許多通過網絡可以獲取的國內外信息資源。圖書館絕大多數閲覽室早8:00到晚9:50連續開放,具體開放時間詳見圖書館主頁中的“開放時間”。

自習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部分教學樓需要證件才能進入,門口會有人把守。同學們最好是找朋友借個證件,當然,只有少部分人能有這樣的優勢條件。D樓、紅樓以及電機樓3樓、4樓的大教室都可以供外校的同學們自習,這裏我們可以為大家推薦一個安靜的自習寶地,主樓的小教室比較安靜,適合靜下心來複習考研的同學們自習。

考生可以通過網絡瞭解哈工大的最新信息和自習室情況,哈爾濱工業大學網址 。另外,哈工大考生也可以利用網校這樣的大型考研培訓機構在本地的分校資源,瞭解考驗最新信息及動態,給自己的考研之戰更加一成勝算。

住宿

哈工大二區附近房租的標準大概是400-600,一般都是幾個人合租,以減少分攤的費用。如果你能認識工大的教職工為你擔保,那麼租住工大的學生宿舍最好不過了,一區的是3元或者4元一天。一般認為,二區的自習環境比一區的好一些,主樓的教室就很多,方便自習,所以多數人願意直接就住在二區或二區附近。而且二區附近租房價錢也會便宜一些。

另外,學校會給準備考研的同學安排一部分牀位,只是名額很緊張,想住進去要提早安排。想在校區裏住宿的考生也可以去公寓管理辦公室問一問,10公寓1層進門左手方向。

飲食

南苑餐廳:坐落在哈工大科學園校園南部,毗鄰學校的科研、教學樓。環境簡潔,設備完善,可容納5000人同時就餐。

學生一食堂:位於學士樓一樓,是一所大夥食堂,可容納800人同時就餐。

自選食堂:位於學士樓二樓右側,自選,顧名思義,將各色菜餚和主食一一擺出供就餐者自由選擇,在設定的劃價窗口劃價。

清真食堂:位於學士樓,毗臨學子超市,是專門接待穆斯林師生及伊斯蘭教國家的留學生食堂,這裏可同時供80人就餐。

方便食堂:位於學士樓右側一樓,是全天營業性食堂。營業時間早6:00至晚22:00,可容納約400多人同時就餐。

校內還有四食堂、五食堂、九食堂、風味食堂。

在學校附近住準備考研的外校生可在飲食中心辦理臨時飯卡,一區、二區、土木樓都有餐卡辦理點。

交通

校園通勤車情況介紹:

週一到週五一校區至二校區通勤車早8:30分起每半點客車對開至15:30結束,12:30無車。

行車路線:

一區往二區:電機樓→土木樓→二區主樓→二區食堂→土木工程學院

二區往一區:土木工程學院→二區食堂→二區主樓→土木樓→電機樓

晚班車:17:40二區學生食堂到一區電機樓 21:10一區電機樓到二區學生食堂

週六週日通勤車情況:7:30 二區學生食堂到一區電機樓 16:30一區電機樓到二區學生食堂

週一到週五一校區至科技園通勤車的情況:

8:00、10:30、13:30、15:40 行政樓與新教學樓路口→八公寓和體育館廣場→電動車研究所→電子信息大樓→國際會議中心→科學園食堂

9:00 、11:20、14:10、16:30 科學園食堂→國際會議中心→電子信息大樓→電動車研究所→八公寓和體育館廣場→行政樓與新教學樓路口

校園周圍公交車信息:

11路、55路、56路、63路、64路、81路、82路、104路、107路、78路、25路、84路都可以到達哈爾濱工業大學。

超市

哈爾濱工業大學院內,由學子門店、園丁一店、園丁二店、工大一校區、工大二校區的各公寓門店及海洋書店組成的現代化校園連鎖超市,為同學們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費品及報刊、書籍、雜誌等文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