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説課稿《荷塘月色》

學識都 人氣:3.12W

 一、説教材、説學生:

高中語文説課稿《荷塘月色》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總把《荷塘月色》加上了過多的政治色彩,這種政治層面的解讀我並不贊成。《荷塘月色》第一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平靜”,過去人們對此句的解釋就太政治化。這篇文章寫於1927年,正值中國革命的低潮時期,全國一片白色恐怖,因而,人們就聯想到朱自清的“頗不平靜”是因為動盪的時代。作者讚美荷花和明月,也表現了作者不跟惡濁的社會勢力同流合污的清高品格。這樣的解讀使語文課變成了政治課,是對文學性與審美能力的一種扼殺。我認為,解讀《荷塘月色》,應當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營造的美:自然美、意境美、親情美、語言美,這其中自然美、意境美和語言美都容易理解,而親情美則容易為人所忽視。事實上,文章開頭與結尾都寫到了作者的妻子與孩子,都是以平實温馨自然的方式,作者愛妻、愛子的親情就這樣表現了出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職高一年級學生,對散文已有一定了解,並且,他們在初中時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如《春》、《匆匆》。他們對散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已有所領會,但由於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他們的閲讀往往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教學活動中,我將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依據以上論述,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心境和情緒,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掌握作者營造的四種美。

(2)知識與能力目標: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3)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問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依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五、六三段的賞析。本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是本課的重點。通感的修辭手法學生第一次接觸,也要作為一個重點來講。作者營造的四種美:自然美、意境美、親情美、語言美也作為一個重點來講。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麼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採蓮舊俗的作用。

 二、説教法:

根據課文特點,我將採用導入——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三、説學法:

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理念而深入人心,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鑑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如何理解作者複雜的感情。

 四、説教學過程:

依據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難點,我將把文章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整體欣賞感知文章,分析文章的語言,學習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方法,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第二課時:分析景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理解掌握作者營造的四種美

 第一課時:

1、導入

在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時我同時佈置給學生一項任務:回憶並收集描寫荷花和月光的古詩詞。課堂上,我會提問學生收集的情況,讓學生分析所收集詩詞中荷花或月光的特點。學生收集到的古詩詞一定內容各異,表現了各式各樣的荷花和月光,而這一點,也方便我引出學習的課題:荷塘月色。這樣導入新課,一方面主題貼近,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課餘時間複習了一下以前學習過的古詩詞,有利於温故知新。

導語過後,我接着介紹朱自清簡介與文章的寫作背景。讓學生了解朱自清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生平、風格,並穿插他不為五都米折腰的經歷,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強課堂生動性。瞭解文人所處的時代,有助於分析文人的作品;若需要解讀《荷塘月色》,同樣需要對文章寫作背景有所瞭解。我將向學生介紹這一點,以幫助他們整體感知文章。

2、感知

首先幫助學生識別生字詞,要求學生閲讀課文,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礎上,將全文分為三部分,歸納層次大意。然後重點分析研究第4、5、6三個自然段,分析這三個自然段的語言特點。要求:

注意疊詞的使用、比喻、擬人、通感的修辭方法

向學生介紹通感的定義,並要求學生找出通感的例子。

通感,錢鍾書的定義是“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侷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如學生難以領會,可用生活中常用的句子加以解釋,例如,她的聲音真甜。這是通俗而又常見的例子。

請學生思考:通感這種修辭方法在文中主要起一個什麼作用?疊詞又起什麼作用?

讓學生用新學習的修辭方法造句,並讓學生彼此討論、評價。

3、品讀

繼續閲讀第4、5、6三個自然段,感受文章語言特點,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反覆的閲讀有助於學生深入感受文章的語言,並有助於學生理解作者的感情,為下一課時分析作者的感情服務。我將留兩個問題給學生:

這三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表現這些景物用了哪些技巧?

如果充分閲讀了課文,回答這兩個問題並不難。同時,思考這兩個問題,將鞏固前面討論學習的修辭知識。

4、佈置作業

在第4、5、6三個自然段中任選一段背誦;結合註釋與工具,理解文中兩首古詩的意思;閲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第二課時:

這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理解作者的感情、分析景物特點、分析作者營造的四種美,因此,這一課時的教學方法與過程也有別於第一課時。這一課時主要採用“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課堂教學模式組織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