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求職陷阱大揭祕

學識都 人氣:2.56W

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説,剛剛接觸社會,因之前沒有經驗,在求職的道路上很容易遇到一些求職陷阱。畢業生的求職季到了,那麼有哪些求職陷阱我們需要知道的呢?

畢業生求職陷阱大揭祕

騙局一:只“試用”不聘

求職者:我應聘進入一家公司做項目助理,説好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間工資2000元,表現好才能轉正。試用期間工作量繁重,天天都要加班,堅持三個月後人事經理稱“人職不匹配”,讓我走人。

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對新招聘人員會設置試用期,其間雙方互相考察和適應。有的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在公司業務特別繁忙的時候大量招聘低成本的`應屆畢業生。等試用期一過,就以各種理由解聘。大學生在求職時一定要仔細閲讀勞動合同,尤其是其中關於勞動報酬、工作內容、合同期限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細節。

騙局二:不交培訓費 工資別想領

求職者: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試通知,去了之後發現還算正規,沒有向我索要任何費用,讓我留下先試用一段時間,然後再考慮是否錄取。我辛辛苦苦做了一個月,結果他們卻説我專業知識不足必須參加公司內部培訓,培訓費300元。我不願意,對方就説,不交培訓費可以走人,一個月工資也免談。

專家建議:以錄取作為誘餌騙取培訓費已屢見不鮮了,但仍有畢業生求職心切,掉入此類陷阱。一般正規公司會向求職人員説明試用期的工資情況,即使在試用期沒有通過考核,求職者也會得到相應報酬。另外,按照有關規定,招聘單位不得以招聘為由向求職者收取任何費用,收取報名費、培訓費等等其實是一些企業變相斂財的手段和方法。對於這類打着招聘旗號的收費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錢以免被騙,同時還應留好相關證據,以便將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騙局三:工資税前税後差距大

求職者:面試一家公司,談好“基本工資”3000元,當時以為是到手3000元,也沒看合同就簽字了。由於工作繁重,每天都工作10個小時,到了發工資那天,竟然發現自己僅僅拿到2000元。直接諮詢人事部門,被告知“扣了税、服裝費、培訓費。

專家建議:工資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常見有税前工資、税後工資的區別。有的用人企業儘管聲稱工資很高,可是求職者最後實際拿到的工資與預期的數額完全對不上,仔細詢問才知原來公司從中代扣了各種有關費用。因此,在正式籤用工合同前,一定要把薪酬待遇談清楚,並在勞動合同中清晰註明。一旦發現企業不履行其工資、保險與福利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舉報,及時解決,以免更大的損失。

騙局四:聲稱進名企 騙取中介費

求職者:因為求職心切,在網上偶然看到一家職介機構可推薦求職者進入500強企業就心動了。諮詢下來對方要求我先交1500元的費用,才能安排推薦。為了能進500強,我就網上付款了。誰知道付款後,長達一個多月,對方遲遲不推薦工作。多次催促後被告知:等聯繫好了會通知你。

專家建議:誰都想進名企,一些求職心切的畢業生見到“包你進500強”的廣告就信以為真,最後不僅入職500強的心願落空,付出的“報名費”、“諮詢費”、“服務費”、“資料費”等種種費用也統統要不回來了,徹底“錢職兩空”。因此“黑中介”千萬不可信,天上不會白白掉餡餅,有真才實學的求職者才是500強企業歡迎的。

騙局五:“就業協議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

求職者:畢業一個月前,我與一傢俬企簽訂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畢業後,那家單位一直沒有和我籤勞動合同。因為對簽訂勞動合同的重要性不瞭解,就沒當回事。在辛苦工作了4個月後,公司突然把我裁員了,最後我什麼賠償都沒得到。

專家建議:“就業協議書”不能代替勞動合同,單憑“就業協議書”,學生正式報到就業後的勞動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係,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