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寫作感想

學識都 人氣:2.45W

論文答辯要熟悉自己所寫論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體部分和結論部分的內容,明確論文的基本觀點和主論的基本依據,下面我們就一起談談博士論文寫作感想,大家趕緊一起看看吧!

博士論文寫作感想

博士生是我國人才培養中的最高層次,在我國“學位條例”中明確規定授予博士學位的學術水平為: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知識和系統地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後兩條都是通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來完成的,即要求通過學位論文培養學生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並要求做出創造性成果。這就決定了博士生精力應該主要集中在完成學位論文,以此來擴大和加深知識領域並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而課程學習卻有很大的靈活性。這點是與碩士生的重要區別。

一.特點

博士學位論文屬於學位論文,具有以下特點:

1.內容的創新性。可以用以下幾條來衡量:

(1)發現有價值的新現象、新規律、建立新理論;

(2)涉及實驗技術上的新創造、新突破;

(3)創造性地運用現有知識、理論、解放前人沒有解決的工程關鍵問題。

2.結構的嚴謹性

3.論證的客觀性

二.合理安排時間

博士學位論文的寫作是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使大家從一個經濟學的學生轉變成為經濟學相關領域專家的一次飛躍。因此博士論文的寫作會花費大家較長的時間和精力,而合理安排好學習和寫作,保證博士論文寫作有充足的創作時間是做出一篇高水平博士論文的首要前提。

對於博士學位論文寫作的時間安排,建議如下:

博士一年級:以上課為主,主要學習和掌握基礎課以及專業課的相關知識,為後面的論文寫作打好基礎。

博士二年級上學期:廣泛閲讀,尋找感興趣的領域。

博士二年級下學期:確定選題,訂立提綱與結構框架

博士三年級上學期:核心章節的寫作完成

博士三年級寒假:緒論、綜述及結束語等的寫作

博士三年級下學期至答辯前:修改完善,準備答辯。

三.如何確定選題

選題是進行博士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一個好的選題可以讓論文寫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個缺乏新意,缺少研究價值的選題則基本上註定了論文的失敗。

1.選題的原則

博士論文的選題時需要把握以下基本原則:

創新性與積澱性的協調

研究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理論與實證研究的可行性

2.選題方法

在進行選題時可以考慮如下途徑:

廣泛閲讀文獻

參與一些課題

積極與導師進行溝通

通常情況下,選題可以通過“逐步縮小包圍圈”的方式進行,即首先通過大量的泛讀確定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通過逐步的精讀文獻來發現問題,最終確定題目。

3. 如何實現選題的創新性

創新性是選題的重要原則,那麼如何能夠實現選題的創新呢?

尋找現有理論與實證研究中的缺陷

轉換研究視角

結合中國實際情況

三、論文的寫作

1. 研讀文獻

文獻閲讀不僅是選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而且在論文的寫作思路形成過程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選題結束之後,大範圍的文獻泛讀已經可以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則是對第一階段圈定的選題下的一些重要文獻進行精讀。那麼,文獻應該如何去搜集整理,又應該怎樣去閲讀呢?面對浩如煙海的文獻,想要對其進行全面的通讀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其中絕大部分對於我們寫作論文的意義可能並不明顯。因此,在閲讀文獻時,要把握好“精讀”與“泛讀”的度。有一些文章是需要加以精讀的,其中包括:對於該領域的問題具有極高的引用率,或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經典文獻;發表於一些權威期刊上,且論文研究內容與擬研究的領域相關性較高的文獻;論文的理論研究方法與實證研究方法對本研究有重大參考和借鑑意義的文獻。

2. 整理思路與制定提綱

通過廣泛的閲讀文獻,作者應該對論文的思路有了一個大體的想法。那麼,整理好思路並制定一份詳細的提綱就是對這個思路的進一步完善和具體化。好的論文提綱列明論文應該具有的結構框架、研究擬採取的分析方法、預期得到的基本結論等。建議提綱最好能夠詳細到第三級標題,整理出一個較為完善的提綱不僅會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而且也便於同導師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溝通。

有了一個清晰具體的思路,論文的“骨架”就已經初具規模了,剩下的任務就是向其中來具體的填充內容,即正文的寫作。論文正文的寫作不應當按框架順序從頭至尾,而應當採取“先中間後兩端”和“先難後易”的原則。所謂的“先中間後兩端”是指博士論文在寫作安排上應當先寫作核心章節,後寫作其它輔助章節,其基本順序為:

(1)理論分析章節

(2)實證檢驗章節

(3)政策建議

(4)結束語

(5)文獻綜述

(6)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