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論文需要有哪些良好的寫作習慣

學識都 人氣:1.44W

想要寫的一篇好的論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從養成一個良好的寫作習慣開始一步步下來,你就會發現其實論文寫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發表論文需要有哪些良好的寫作習慣吧,歡迎閲讀查看

發表論文需要有哪些良好的寫作習慣

 1訂定行程表

如果您將寫作的時間安排在一天的結尾、等到所有工作都結束後才開始的話,您很有可能永遠騰不出時間寫作。請每天撥出一段時間寫作,並在日記或日曆上註記。即使只是短短十五分鐘的寫作時間,在不受打擾、全神貫注的情況下,長時間下來也能有很大的進展。並且,從短時間開始培養寫作習慣是最好的。將十五分鐘的寫作時間排進您每天的行程中,在養成習慣後再逐漸拉長時間。

 2建立寫作習慣

現在您已經學會規劃時間和坐下來提筆寫作了。現在您只要在接下來的幾個禮拜持續進行這些步驟,便能讓這短短的十五分鐘發揮一定的產能。無論產能高低,都務必要每天持之以恆。當然,在此過程中難免有起有落,某些日子您可能感到時間飛快,並對自己的寫作成果感到萬分滿意,也有些時候會感覺十五分鐘的寫作時間特別漫長,這也許是因為您在表達想法時遇到困難,寫不出流暢的文字。儘管如此,寫作不順的時間仍對您有以下貢獻:

A. 雖然沒有順利寫出文章,卻已思考各式相關問題。

B. 依循例行常規進行,維持寫作的步調。(而這是至關重要的部分!)

如果可以不計任何困難遵照既定行程行事,便代表您明天坐下來寫作時可以更輕易地做好更多事。不論如何,試着保持每日寫作的常規。即使在旅行中,也請挪出一小部分時間進行寫作。就算只是在智能型手機的筆記本app中記下片段文字,也不要中斷寫作。

 3規劃

在坐下來寫作前請先想好要寫什麼!許多人相信,阻礙或延誤寫作的主因來自於心中沒想法或思緒不清。即使您想盡辦法挪出寫作的時間,也阻絕所有令人分心的事物,一旦不知道自己要寫什麼,便很有可能只是望着空白屏幕發呆。要解決此問題,請在寫作前規劃一段閲讀時間,確認自己是否已準備充足。有一部分的人覺得自己在早上寫作、下午閲讀是最好的,若是如此,在結束下午的閲讀後,請先簡短地訂定隔日的寫作計劃。無論如何,請隨時更新您的寫作計劃,確認接下來要寫的內容為何。若您正打算撰寫文獻探討,請列出各書目並分配寫作時間,每完成一個項目便作記號確認。若您正着手其他章節,同樣請將章節內容切割,並分配時間。

 4準備備案

有時候儘管經歷了一段很糟的寫作過程,您也可以從這經驗中獲益。當您徹頭徹尾地思索了某件事,就算最終仍無法理出頭緒,但在努力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您也同時獲得其他信息。您可能在撰寫某段落時,因為沒有什麼想法,所以沒有着墨太多,但在下次寫作時,之前沒有派上用場的想法便可能透過您的指尖展露出來。如果某天您覺得寫作士氣低落、產能偏低、沒有什麼效率,那就改做一些備案清單上的事吧。此列表包含您平時需要進行的事項,例如:做研究、編寫章節、檢查腳註…等。這份備案清單可以讓您偶爾轉換心情、常保動力,不過您應該只在寫作受挫時才使用這份清單,不然這將成為您延誤寫作的藉口。

5限制待在書桌前的'時間

在書桌前花的時間越少,寫作的生產效率便越高。千萬別同時在您用來寫作的計算機上進行寫作、社交活動和網絡購物,這隻會讓您平白在書桌前坐了數小時,文章進度卻沒任何動靜。試着使用別種工具(平板計算機、智能型手機)來進行其他活動,讓書桌和計算機儘可能維持“純粹”的寫作功能。如果您萬不得已必須使用單一平台來進行所有活動,也絕對不要同時操作,寫作時便要讓其成為當下“唯一”的選擇。

6限制時數

就算您可以寫上一整天,也不可能維持一天的高效率,這意味您將浪費許多時間寫下最終不會採用的文字。試着將工作的時間和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因為每個人每天最多隻有兩小時是具有寫作生產效率的。所以坐下來,在兩小時內多少寫些東西,但不要超過這時限。在此限制下,將時間切割為數個簡短的區段,讓自己維持新鮮感或許更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以下將介紹一種常用、幾乎適用於任何工作的生產力提升方法:蕃茄鍾工作法(the Pomodoro Technique)。首先,拿出一個定時器(本方法是以蕃茄形狀的廚房定時器為象徵命名的),定時二十分鐘,接着馬力全開,全心專注在眼前的工作上,然後停個五分鐘,上廁所、吃些點心。這樣二十五分鐘的時間區段被稱為蕃茄鍾(pomodoro),試着將工作時數分成這樣的計時單位,您便能一直保持在精神抖擻、具生產效率的狀態。重點來了,當您完成一天的進度時,就該立刻結束,離開書桌。當您遇到難關時,更該立刻停下手邊的工作,離開現場!而就算是您當天工作效率極佳,也得在時間到後起身離開,但別忘記先寫下為隔日準備的筆記。超量或超時工作將使您在下次的寫作時間付出代價,同時侵蝕掉您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寫作習慣。

 7限制字數

或許時間區段的寫作方式不適合您,因為定時器在您剛要動筆時就響了。那麼,試試看以下的替代方案:為自己設立以字數為基準的目標。但要仁慈點!有些人能在一小時內匆忙寫下一千字,之後再回去編輯修正。有些人則是字斟句酌,一小時可能只打了五十個字。首先,注意自己的寫作習慣,用一個禮拜的時間進行測試,記錄您每天寫的字數,平均後所得到的數字即為您下禮拜每天要寫的量。記錄自己的成果,決定是否要降低字數讓目標更容易達成,或是再挑戰更多的字數。不過別太勉強自己,試着保持在實際可行的範圍內,不然您將會破壞自己的寫作精神。

8做就對了!

假如您已規劃好每天的寫作時間,那麼,當時間到了,您唯一該做的便是坐下來動手寫作(就算您前一秒都還在處理緊急的工作電子郵件也是一樣,時間到了便該站起來快速地休息一下,重振精神後再坐下,以示您寫作的誠意)。上述理論聽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卻很困難。試着摒除那些煩人的思緒,也不要想去點閲網頁,提醒自己“寫滿這二十五分鐘”,然後專心去做。時間到了便站起來,喝杯咖啡,再坐下寫作。強迫自己走完這套簡單的流程(同時記住,從任何地方開始都行),不久您將發現自己已能心平氣和地完成二十五分鐘的寫作。雖然聽起來有些瘋狂,但您確實能在無壓力的狀況下反覆完成寫作。

 9任何事都寫

規律的寫作是關鍵。無論寫什麼都沒有關係,只要規律寫作便能增進您的溝通技巧,同時阻絕令人害怕的寫作障礙。在學術界一直都有該寫的東西,不論是您的論文、研究報告、課程計劃或是研討會摘要。如果覺得論文寫作份量太多、難以下手的話,那就利用分配出來的時間,着手練習其他任何需要寫作的東西,無論多短的寫作都能幫助磨練技藝。一旦您開始固定自己的寫作習慣,便請逐步進行部分專題寫作,但您也可以考慮交替進行兩份不同的寫作。

 10記得例行常規嗎?

避免進度落後最重要的是訂定、並按表操課。如果您僅是坐在書桌前,卻無心在眼前的寫作上,那麼有再多的兩小時也無法使您得到任何收穫。當決定好每天的寫作時間,時間到了便請做好準備,在兩小時內專心投入寫作。做好時間分配,別花太多時間在單一項工作上,這能確保您具有生產效率。當您一旦養成按部就班,依錶行事的習慣,您將會發現,即使在不同領域,這樣的習慣都能為您帶來幫助。而當您完成每天行程表上的計劃後,您也將發現自己還有許多空閒時間能做些消磨時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