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發表寫作指導

學識都 人氣:2.81W

是不是曾修改過無數的內容,但SCI論文依舊沒能發表?不管撰寫多少次,修改多少次,又或是投遞多少次,SCI論文發表總是困難重重。那麼一篇能發表的SCI論文應該具備什麼呢?

SCI論文發表寫作指導

首先,語言通順、易懂。

作為一篇SCI論文,不管是什麼期刊都要求受理的manuscript(原稿)必須具有可讀性,任何語言不通的論文勢必在語言通順之後才會進入審理狀態。即SCI論文的語言必須讓審稿員懂得我們的英文表述。

其次,目的性明確的研究。

很多科研工作者在撰寫論文時覺得沒有目的性,這體現在一開始的研究就是隨大流,或者導師讓做的這個課題。這樣常常會出現論文撰寫到最後,內容已經和最初的論點偏離。我們想説的是,課題的大方向是導師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選擇小的內容,往細節處滲透。就好比導師的課題是胰島素抵抗相關,而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信號通路有多個,選擇哪個signal pathway(信號通路)從事研究將由研究者來定。如果是隨意選擇,勢必造成無效研究。準確的做法是在大量閲讀文獻的基礎上,選擇最感興趣的一點進行研究,逐層推進。這種研究的目的性強,所得結果往往也就越有意義,在撰寫論文時對開展該項研究(Introduction部分)的意義陳述也就越可靠。

然後,突出論題意義。

突出意義並不是花費大篇幅、漫無目的地陳述。關鍵是落實到實處。比如既往研究雖對胰島素抵抗的信號通路有所介紹,但是結果存在一定爭議。其原因主要是樣本量或選擇人羣的原因。若研究與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樣本量,所得研究與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寫一篇文章。因為,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既往研究中存在爭議,那麼這樣研究針對其不足加以改善,最終得出的結果可以證實或反駁都能説明一些問題,這就是刊發意義所在。當然,除此之後,如果論文的`論題是以全新領域為切入點,並能闡明該論題與社會的認知的關係,則也具有刊發的意義。

最後,科學的研究方法

科學的數據分析方法是發表SCI論文的基本要素之一。當前很多研究者在從事研究時都會有一個結果預期,但是很多人當發現實際值與預期值不相符時,往往會進行人為修改。這是非常錯誤的!隨意篡改數據,等於是給自己的論文判了死刑,虛假數據得出的結論,論文就不具有科學性、真實性。數據分析要以客觀存在的數據為基礎。數據與預期相符能説明問題,同樣,與之不相符也一樣能説明問題。不要片面以為結果為反面就不具備發表的可能,要知道論文發表最終以説明問題為基準,反面結果與正面結果一樣都可以説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