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學識都 人氣:4.13K

畢業論文答辯是一種有組織、有準備、有計劃、有鑑定的比較正規的審查論文的重要形式,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信息工程畢業論文答辯,歡迎閲讀參考。

電子信息工程畢業論文答辯自述

 畢業論文答辯規範

1. 學生按時完成論文寫作後,提出答辯資格申請,經導師和評閲人同意後,在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答辯。答辯工作由答辯委員會主席主持,下設若干小組。每一答辯小組由3-5位教師組成,其中主答辯教師原則上要求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

2. 論文答辯採用小組交叉答辯的形式。原則上指導教師不參加所指導學生的答辯工作。

3. 答辯時間控制在每個學生10~15分鐘左右。

4. 答辯步驟:首先由學生對自己的論文做一個口頭陳述, 時間3~5分鐘左右,然後由答辯教師提3—5個問題。

5. 問題範圍主要為檢查學生對自己論文的熟悉程度、運用的理論是否有自己的理解、闡述的觀點是否能形成自己的意見等。

6. 答辯後各答辯小組應及時評定本組學生答辯成績,共同商定答辯評語。

7. 答辯成績可從口頭陳述時間控制、內容、回答問題情況、有否創新等幾個方面考慮。

8. 各答辯小組應如實記錄答辯情況,填好相應表格。

 範文: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光電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10級(1)班的'學生陳玄玄。我的論文題目是《基於MATLAB的QPSK仿真設計與實現》。我當時之所以選擇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我覺得做這個課題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完成仿真的設計內容,可以加深對已學課程通信原理的理解,熟悉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並複習正交相位偏移鍵控(QPSK)調製解調的基本原理和誤比特率的計算方法,瞭解調製解調方式中最基礎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模擬調製中的幅度調製(AM)如雙邊帶幅度調製(DSB)、單邊帶幅度調製(SSB)、常規幅度調製;角度調製中的相位調製(PM)和頻率調製(FM);以及數字調製中的幅度調製,相位調製,頻率調製等方式,瞭解QPSK的實現方法及數學原理,掌握通信系統Simulink仿真建模方法。

在着手準備論文寫作的時候,我針對這個題目,閲讀大量相關方面的各種資料。對QPSK系統的研究概況有了大致瞭解,縷清思路的基礎上確定研究方向。然後,為了完成論文,我收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其中主要來自網上的論文期刊、圖書館的書目、學習教材的理論資料。在導師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從中選取了主要的參考資料,經過閲讀主要參考資料,擬定提綱,寫開題報告初稿,畢業論文初稿,修改等一系列程序,於2016年6月正式定稿。

具體來説,我的論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該課題的背景和研究意義以及課題可行性和優勢,並介紹了論文主要研究內容。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論文所要研究的QPSK系統和論文中用到的軟件MATLAB系統環境。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過MATLAB中的工具simulink來創建QPSK系統的調製解調原理框圖,然後通過編程,應用MATLAB調試、運行,觀察分析QPSK調製解調過程中各環節的波形,然後結合QPSK信號調製技術的原理得出在加性高斯白噪聲的信道下的傳輸比特錯誤率。然後,將比特錯誤率和理論值相比較,繪製出關系曲線,通過分析系統的性能,證實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第四部分,基於仿真軟件--MATLAB進一步實現了系統在分別通過理想信道、通過高斯信道、先通過高斯白信道再通過瑞利衰落信道時的QPSK系統仿真設計,將在不同的情況下的系統性能進一步的對比分析,並把所得結果和理論值做對比,這對於理解QPSK系統的性能並對系統面向實際應用的設計,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依據。

經過本次論文寫作,我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於學生能力不足,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在許多內容表述上存在着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相差甚遠,許多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思考和探索,藉此答辯機會,萬分懇切的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多指出本篇論文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我將虛心接受,從而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以上是我對本篇論文的簡單的介紹,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