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2015年曆史學考研大綱《歷史學基礎》原文

學識都 人氣:2.39W

Ⅰ,考試性質

2015年曆史學考研大綱《歷史學基礎》原文

歷史學基礎考試是為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歷史學學科的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所掌握的歷史學學科大學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評價的標準是高等院校歷史學學科優秀本科生所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於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擇優選拔,確保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Ⅱ,考查目標

1、掌握基本史實,瞭解中外歷史發展的主要過程、基本線索和階段特徵。

2、掌握基本理論,能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比較和評價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

3、瞭解歷史研究的基本史料,並能以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分析解讀。能辨析史料的價值、偏頗或侷限,獲取有效信息。

4、論據確鑿,論證嚴謹,邏輯合理,文字準確。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考查內容比例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古代史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 約20%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約20%

世界近現代史 約30%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題 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名詞解釋 8小題,每小題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題 2小題,每小題30分,共60分

論述題 3小題,每小題40分,共120分

Ⅳ,考查內容

全部內容分為中國史(上古-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兩大範圍。

一,中國古代史

1、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的人類

新石器時代的主要文化遺存

古史傳説

2、夏商西周

夏朝與夏文化的探究

商朝及其考古發現

西周的盛衰

西周的制度和社會結構

西周的經濟與文化

3、春秋戰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春秋戰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變動

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

春秋戰國的思想與文化

4、秦漢

秦朝統一及其歷史影響

西漢建立與文景之治

漢武帝的統治與西漢的強盛

西漢後期的社會危機與王莽改制

東漢的政治

兩漢社會經濟的發展

秦漢社會結構與社會矛盾

秦漢的民族關係

秦漢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5、魏晉南北朝

三國鼎立與西晉統一

東晉南朝的政治

江南社會經濟的發展

十六國北朝的政治形勢與民族關係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族的盛衰

魏晉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6、隋唐五代

隋朝的統一與覆滅

唐朝的建立和“貞觀之治”

武則天和唐玄宗的統治

隋及唐前期的國家制度與社會經濟

安史之亂與中晚唐政局

中晚唐的財政改革與社會經濟

隋唐的民族關係與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國的政治與經濟

7、宋、遼、西夏、金、元

宋朝建立與專制集權的加強

北宋中期的統治危機與王安石變法

遼、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宋、遼、西夏、金的關係

元朝的統一及其影響

宋元的社會經濟

宋元的社會矛盾與農民起義

宋元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宋元對外經濟文化交流

8、明、清(鴉片戰爭前)

明初專制集權統治的加強

明中期的政治、社會危機與張居正改革

晚明政治與明末農民戰爭

明清鼎革與清初的社會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與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康乾盛世及其社會問題

明清國家制度

明清社會經濟的發展

明清對外關係與貿易

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二,中國近現代史

1、列強的對華侵略

列強歷次侵華戰爭

重要的不平等條約及其影響

邊疆危機與朝貢體系崩解

列強劃分勢力範圍

2、清統治的衰落

太平天國時期的農民戰爭

太平天國的政權和制度

湘淮軍與地方勢力的崛起

清廷政局

義和團運動

3、近代化的啟動

“師夷長技以制夷”

早期維新思潮

洋務運動

商辦企業

戊戌維新運動

4、清末改革與社會變遷

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

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晚期教育改革

八旗綠營的衰落與新軍的編練

會黨與民變

5、辛亥革命

西學傳播與革命思潮的興起

同盟會的建立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論戰

革命黨人的反清起義

中華民國的建立

6、民初政局

民初政黨與議會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

南北對峙與軍閥混戰

7、五四運動與國民革命

民初經濟發展

新文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