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2.66W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對我們來説並不陌生,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麼報告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計算機開題報告,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開題報告

計算機開題報告1

設計題目:基於SSH框架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一、研究目的(選題的意義和預期應用價值)

選題意義:設計本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辦公的信息化、自動化,為中小型企業設計一個辦公自動化系統,該系統能有效的提高辦公的效率,進而實現辦公自動化處理;由於傳統的辦公系統是公司員工手工完成,而現代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改變過去複雜、低效的手工辦公方式,實現迅速、全方位的信息採集、信息處理,為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能夠有效減輕了人工管理的工作量,使其業務變得更具有條理性,科學性。

預期應用價值:目前各類軟件公司所研製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現有比較出名的公司有泛微、用友等等)所提供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都過於強勁,價格很高,對於中小型企業來説是不切合實際的,本辦公自動化系統使用當下十分流行的並且開源免費的Tomact,MySql等進行編制,可以有效的降低中小型企業的使用成本,為中小型企業的辦公管理,特別是短消息管理、辦公申請管理方面做出貢獻;減少辦公申請方面紙質的申請,大大提高辦公效率。

二、與本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文獻綜述),預計可能創新的方面

國內外研究現狀: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不斷髮展,辦公自動化系統也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歷程,產業信息化的不斷髮展,直接促使信息、數據和其他方面的內容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從而也促進了辦公自動化的高度發展。縱觀這20多年的發展,它經歷了下面幾個階段。第一代辦公自動化系統始於80年代末,主要是由於政府辦公的需求而產生,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保證方便,安全性,引入了電子化管理,希望能夠實現部分自動化操作。最早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是以檔案管理和公文處理為主要目的,這為後來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一代辦公自動化系統受技術和需求的限制,主要採用基於C/S結構的系統,功能比較單一,比如文檔處理等。第二代辦公自動化系統在第一代基礎上,結合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主要以Internet為基礎,採用了B/S架構,對於移動辦公和遠程辦公有一定的支持。

當然,這一代辦公系統還在功能方面對第一代系統進行了擴展,實現了論壇、信息發佈、日程安排、人事信息等功能,然而它的本質和特點仍然是基於檔案管理和公文處理的,還只是在第一代辦公自動化系統基礎上的簡單擴展。第三代辦公自動化系統興起於90年代末,伴隨興起的還有協同辦公,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和辦公自動化需求的不斷變更,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指導思想也在發生變化,主要是範圍從小變大,從局部到跨區域、跨部門之間進行,該時期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結合了網絡管理的思想和協同管理的構思,並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工具,比如即時通信、資料共享,網絡會議等新技術和工具。雖然引入了這樣的工具,但是相比較而言,協同操作還是停留在局部區域,層次不夠深入,從本質上來看,仍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協同辦公,而只是簡單的工具的集成,離真正的協同辦公還有很大的差距。

預計可能創新: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和實現,能夠幫助中小型企業提高員工辦公的工作效率,系統除完成基本功能的設計外,增加事務申請的電子簽章功能,為企業準確進行辦公正常的申請提供依據,使企業適應現代制度要求,推動企業辦公自動化走向科學化和規範化。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對企業辦公進行調研,寫出詳細的需求分析,實踐SSH框架在辦公系統軟件中的應用,給出辦公自動化系統的總體規劃與總體設計方案,其中包括總體設計、模塊設計、數據庫設計以及詳細設計,實現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與測試,編程實現各功能模塊;給出系統的設計説明等相關文檔的撰寫工作。

可行性分析:

(1)技術可行性:本系統是在J2EE平台上設計和開發的,同時針對利用J2EE平台開發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引用了框架技術,即SSH框架,其中由Struts、Hibernate以及Spring三大框架組合而成,每種框架負責不同的任務處理,Struts框架工作在表現層,實現了表現層和業務層的分離,可有效提高頁面的開發效率。Spring框架工作在業務層,並且可以很好的兼容上下層。Hibernate框架工作在數據層,可以實現高效率的數據訪問。這三種框架的引入加強了各層的獨立性,可有效簡化系統的開發難度,提高開發效率。因此,這些成熟的開發技術可成功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

(2)經濟可行性:辦公自動化系統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一個現代化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能夠顯著提高辦公效率,降低辦公成本,充分利用內部資源,加快工作流程,適應環境的變化。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所需要的基本費用在企業可承受的範圍內,因此,本系統在經濟上也是可行的。

(3)操作可行性:用户只需要通過瀏覽器就可以對辦公自動化系統進行一系列的操作,因此,本系統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四、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驟

主要方法:

本課題首先需要對中小企業進行員工辦公的調查研究。隨後根據調研情況,確定系統的操作用户羣種類。根據對辦公自動化系統的功能需要,本系統分為六大模塊:我的辦公桌模塊、辦公申請模塊、事務管理模塊、文檔管理模塊、會議管理模塊以及系統管理。系統採用先進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開發方案,在開發方法的選擇上,選擇了演繹式原型法與生命週期法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能夠利用前人的經驗,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創新,儘可能的減少開發中投入的時間和財力、物力,提高系統開發的水平和應用效果。

步驟:

1、對企業進行調研,根據調研結果確定系統開發的目的和要求。

2、進行需求分析:包括系統的可行性分析、安全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以及需求環境。

3、系統總體結構設計:包括系統總體結構分析、系統流程和數據庫設計。

4、根據分析和設計的結果進行各個系統模塊的實現。

5、系統測試與評價:對系統主要模塊進行測試和系統評價。

五、研究進度安排

1、20XX年12月—20XX年1月:完成文獻資料的收集閲覽,對涉及的相關原理和問題形成初步認識;確定課題基本研究方案和技術路線,撰寫開題報告。

2、20XX年2—3月:進一步蒐集和消化文獻資料;系統的需求分析,系統設計;完成系統主體功能開發,包括關鍵技術的研究、主要系統功能的設計和實現。

3、20XX年4月:完成整個系統的開發和相關測試;撰寫設計説明、修改定稿。

4、20XX年5月:進一步修改設計説明準備答辯。

六、指導教師意見

該生普遍的瞭解了目前企業辦公系統的管理現狀,進行了深刻的調研,較廣泛查閲了開發本系統相關的理論、技術文獻,對所查文獻資料進一步地分析理解和掌握,運用較恰當;本系統的設計方案正確,設計目標明確,思路清晰、嚴密,開發工具採用目前較先進的技術,開發平台選擇科學合格,系統的開發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擬採取的開發方法合理,目標可行,進度安排合理。同意開題。

計算機開題報告2

一、選題的背景與研究的意義

我國圖書信息管理系統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計算機開題報告。經過20多年的探索研究,現已擁有30多個各具特色的圖書信息管理系統,如北京圖書"文津"文獻管理系統、深圳圖書ILAS系統北京息洋的GLIS系統、大連博菲特公司的文獻管理集成系統等等。

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門學科,是綜合了管理科學、系統理論、信息科學的系統性的邊緣學科,它是依賴於管理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發展而形成的。對它一直未能有較準確的定義,我們可以廣泛的認為: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由人和計算機組成的能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加工和保存、維護和使用的系統。

隨着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在生活中應用的普及,利用計算機實現圖書的管理勢在必行。圖書的信息服務促成了信息的傳播、利用及生產的增值能力。人們掌握了信息,使之轉變為技術,成為作用於社會經濟的生產力,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就是信息管理服務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的效能,離不開信息的加工整理,離不開信息的管理服務,因此,書店的信息服務已成為21世紀的主導發展機制之一。

二、研究的思路與主要內容

由於各個圖書實行統一操作,系統共享,其設備購置,人員工資,維護費用相對較少,前期的資金投入主要集中於購置圖書上。建立信息中心,可將來自各方面的信息集中管理,提高圖書管理的計劃性和預見性,快速地反饋市場信息。

書店管理人員功能的信息量大,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本功能實現對圖書信息、顧客信息、總體銷售情況信息的管理和統計、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信息查看及維護。開發圖書管理系統,需要對系統技術可行性、經濟可行性等進行分析,只有各方面的條件都允許才會進行系統的開發與應用。

三、畢業論文所用的方法(技術路線)

3、理論支持則通過閲讀書籍為主。歸納其他專家的觀點與思想,結合獲取的資料數據信息,深入研究。

4、畢業論文所用的方法以設計為主。

四、主要參考文獻

[1]施伯樂,丁寶康,汪衞編注。數據庫系統教程[M]、高等教

[4](美)RonPatton著,周予濱,姚靜等譯。軟件測試[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59—93頁。

[5]求是科技編注。Visualbasic信息管理系統開發實例導航[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3月。

[6]王家華編注。軟件工程[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27—186頁。

[7]劉韜,駱娟編注。Visualbasic進銷存系統開發實例導航[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年4月。129—194頁。

[8]羅曉沛主編。數據庫技術。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M]、2000年5月。103—303頁。

[9]閆海新。國產圖書信息管理系統的現狀及發展趨勢。2004年3月。

[11]劉韜駱娟何旭洪《VisualBasic6、0數據庫系統開發實例導航》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5月

計算機開題報告3

學號:xxxxxx

學生姓名:張三

系名:計算機系

專業年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指導教師職稱

論文(設計)題目: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

1、本論題國內外研究動態及研究意義:

因特網的普及,使得兩地之間的信息傳遞變得方便而快捷。正是由於信息的'獲取變得容易,使得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辦事效率也越來越高。一直走在信息社會前沿的大學對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維護報修系統也成為了高校建立數字化校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已有蘇州大學、華南交通大學等數所大學擁有自己的報修系統,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提高後勤服務響應速度,開發一個適合本校的日常維護報修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2、畢業論文(設計)研究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系統在線報修可以為全校師生提供網絡報修平台,報修人員可以在線監控維修進度、提交維修工作意見和建議。報修人員通過網絡表單提交的報修內容,提高後勤服務響應速度。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方便地分析數據,與維修人員直接溝通交流。解決報修信息積壓閉塞,處理不及時的問題,對廣大師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維修服務,提高維修服務管理水平。

3、畢業論文(設計)研究方法、步驟及措施:

系統要求實現報修系統的基本功能,從安全性和易維護性考慮,選擇了B/S設計模式,用户通過瀏覽器直接登錄使用系統,方便易用。使用Java語言開發,系統將按下面步驟進行設計:

1)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2)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3)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的需求分析

4)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的概要設計

5)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的詳細設計

6)百色學院後勤處日常維護報修系統實現和測試的理論方法

4、主要參考文獻:xxxxxx

計算機開題報告4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相關內容和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並詳細研究了培養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的途徑,為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計算機;計算思維能力;教學

隨着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計算機技術應用的範圍愈加廣泛。目前,在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師也逐漸重視計算機思維能力的培養,並將該方面能力的培養作為提高高中生綜合能力的重要要素。現對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探討,研究高中計算機基礎教育中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

目前,多數高中學校已經開展了計算機的基礎教學,而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內容主要有:促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這些基礎知識主要包括計算機的硬件、軟件特性,計算機的使用方法,常規處理視頻、聲音、圖像的方法,與PowerPoint、Word、Excel等基礎軟件應用相關的知識等。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應用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學會利用計算機來解決相關問題,進而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

二、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

隨着計算機應用範圍日益擴大,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逐漸受到重視。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掌握與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術,還讓學生具備計算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使用計算機來解決相關難題,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高中逐漸重視學生計算機能力的培養,並加強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途徑的研究,並將該方面的研究內容作為改善基礎教學的重要內容,以此來提高高中教學質量,進而培養綜合素質水平較高的人才。美國專家於2006年首次提出了計算思維概念,該專家認為計算思維是信息時代的基礎思維方式,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思維能力,與人們具有寫作、閲讀的能力一樣,人們應當具備計算思維能力。計算思維能力就是人們能夠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手段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涵蓋了計算機技術廣度意義上的思維活動,如自動化和抽象的思維。近年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將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理論和應用技術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能夠學會運用計算思維的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問題。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信息時代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是高中計算機教學基礎課程的核心。

三、培養高中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途徑

(一)提高計算機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度

在高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着重要的引導作用。目前教師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時,主要圍繞培養學生計算機的應用能力來進行教學,並通過引導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不足,就無法向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方向開展教學活動,取得的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高中學校應加強教師對計算思維的學習,提高教師對計算思維能力的認識度。例如,高中學校可開展計算思維能力專項研討會,重點研究計算思維能力的概念和培養途徑,強化教師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意識,讓教師認識到計算思維能力對學生髮展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多個高中學校可開展聯合會議,共同探討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研究計算思維能力培養方案,制定培養計劃,並拓展教師的教學思路,讓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更理想的教學方案來培養學生。

(二)設置具有針對性的系統化教學內容

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並不是簡單的教學活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師應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編制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並使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來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例如,學校可開展計算機課程制定活動,邀請計算機專家和教師共同探討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綜合教師和專家的意見,結合高中學生實際學習的情況,最終確定符合教學規律的計算機課程內容,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目的。教師設置教學內容時,應注意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啟發性,讓學生能夠從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會應用計算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設置計算機實際案例,且該案例應具有啟發性,可以通過推理的方式來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探討該案例中比較困難的問題,並指導學生應用遞歸的方法進行分析,或應用建模的思維方式來處理問題,讓學生在探索和思考中逐漸掌握這種思維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的應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關係,而計算思維已經成為人們應當具備的基礎能力。計算思維是人們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解決各種問題的一種思維能力,該能力的培養是基礎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計算機基礎教學應順應時代的需求,加強對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