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2.86W

開題報告是開題者在確認論文主題之後,對論文初步確定內容的撰寫,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金融學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歡迎閲讀參考。

金融學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論文題目: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與決策

一、選題意義:

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是社會信用的中介,在一個國家的經濟體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是我國銀行業改革從邊緣推進轉向核心突破的產物。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頻頻發生,世界性的銀行破產以及國際間銀行業的兼併重組情況層出不窮。而這些現象頻發的原因,則離不開上市銀行內部治理所存在的缺陷。

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商業銀行公司治理問題在世界各國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總結我國上市銀行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完善我國上市銀行公司治理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銀行業如何更好的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和核心任務。中國的銀行業上市早在1991年就正式揭開了帷幕先。本世紀初,國有商業銀行也是的熱潮。至此,銀行這個中國最大的金融機構上市問題已經引起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及社會的普遍關注。新形勢下對上市銀行的公司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內部公司治理需進一步完善,以此來提高其核心競爭力以及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因此研究上市銀行治理結構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銀行上市可能發揮的作用有以下幾點:提高四大銀行的充足資本率、較好解決歷史包袱,有利於增加發展後勁和競爭能力;有利於銀行提高風險防範能力和規模擴張能力;促進銀行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強銀行創新動力和能力。然而,上市以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可能是我國商業銀行最大的收益,也是其根本利益所在。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是提高銀行競爭力,有效防範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和存款人利益,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研究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瞭解上市銀行現狀,不斷進行銀行治理改革才是商業銀行的生存發展之路。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我國銀行業經歷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歷程,所取得的成績令世人矚目。在過去的三十年來,我國已基本確立了現代銀行體系,創建了有利於銀行穩健經營的外部環境。鑑於公司治理對於銀行建立現代銀行制度的重要性,我國於2002年就頒佈了《股份制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用於指導銀行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目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共有14家,這些銀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於歷史原因和特殊的制度環境,也面臨着一些問題和挑戰。雖然學術界對公司治理的.研究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但鑑於銀行業的特殊性,針對商業銀行公司治理績效的研究相對較少。正是基於此,本文通過借鑑以往的研究文獻,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進行了實證研究,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改善我國銀行業的公司治理結構。

蔣建華、陸桂琴(2007)認為銀行無效的公司治理會使社會公眾對銀行的資產與負債管理失去信心,從而導致擠兑及流動性危機。而一家銀行的流動性危機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很快傳染到其他銀行。這樣會帶來嚴重的金融及經濟危機,甚至會帶來政治危機,使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社會成本及惡性後果。

董中超認為,截止2010年年底我國成功上市的16家銀行為樣本,基於其2010年年報及其他公開信息,從股權結構、董事會監事會機制、管理者激勵這三個方面對我國上市銀行的公司治理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我國上市銀行這幾年來雖然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所改善,但仍存在着股權結構不合理、董事會監事機制不完善、激勵機制落後等方面的問題。最後,根據上述分析對優化我國上市銀行公司治理結構提出來有益的建議。

蒲少平(2005)指出判斷一家企業公司治理水平,應看其現在的制度建設和實際運作,是否維護各有關方面的利益均衡和實現權力制約。他對民生、華夏、招商、浦發及深發這五家上市銀行進行了公司治理比較。

墨菲(Murghy , 1985)、高夫蘭和斯米德(1985)、約斯考、羅斯和謝帕德等研究了高管持股與企業績效之間的關係,並證明了二者之間存在正相關性。由於銀行經營者的風險管理能力對保護存款者、債權人等的利益至關重要,銀行經營者較一般公司經營者更應參與公司所有權的分配。因此,銀行的公司治理也更重要。

三、主要研究內容

第一部分:闡述公司治理結構的涵義。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現狀和我國商業銀行特殊的經濟功能分析其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分析上市銀行治理的要素,監管環境和制度的安排。

第三部分:分析上市銀行股權結構、董事會與監事會結構對上市銀行績效產生的影響。

第四部分:基於我國目前上市的14家銀行的年報,對我國上市銀行公司治理的狀況進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問題。

第五部分:現階段存在的信息披露問題。在信息披露中責權規定過於簡單,難以全面、準確及時傳達信息。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信息報告和外部信息披露機制。

第六部分:針對我國上市銀行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的措施建議。比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規範有效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度。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人員素質要求,健全員工的激勵機制。

四、課題研究的方案設計(方法、手段、技術路線、可行性論證)

1.方法與手段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了實證研究和規範研究相結合,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方法,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實證研究方法主要是對現實經濟問題的概括和歸納,強調對事實的陳述和描繪,從中得出相關的結論;規範研究方法主要是依託相關理論,對我國上市公司籌資方式分析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包括:系統的方法、運用科學抽象法、分析和綜合法、比較分析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法等研究方法。

2. 技術路線與可行性分析

本文將綜合運用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等相關理論知識,以從各種文獻中所獲得的大量資料作為研究的基礎,以上市銀行為基礎,結合我國上市銀行治理結構的具體現狀,較為深入地論述了上市銀行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較為細緻地分析了我國上市銀行治理結構的現狀、成因以及對策,並對完善我國上市銀行治理結構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意在為我國上市銀行治理結構更好的發展提供理論解釋,促進其更加完善和穩健的發展,使其更好的起到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五、主要進度安排

20XX年12月—2014年1月 選題、調研和收集、閲讀資料

20XX年3月 完成方案設計和開題報告

20XX年4月10日前 完成論文初稿

20XX年5月10日前 根據導師意見修改論文

20XX年5月13日前 論文定稿,完成外文資料翻譯

20XX年5月23日前 提交論文、準備答辯

六、參考文獻目錄

⑴ 杜懋.中國城市商業銀行產權結構完善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4)

⑵ 王彭彭、韓曉旭.我國上市銀行的內部公司治理分析[J],河北金融,2011 (05)

⑶ 孫錦雯.淺析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現狀[J],中國市場,2011(27)

⑷ 戚傳水.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現狀與對策分析[J],商業文化,2011(06)

⑸ 張靜.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淺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 2011(04)

⑹ 董中超.我國上市銀行治理結構問題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1(8)

⑺ 彭青林。中外企業家論公司治理結構變化,海南日報,2010

⑻ 冉孟順.上市銀行:股權分置改革何去何從,南方週末,2005

⑼ 吳曉俊;轉軌過程中我國城市商業銀行治理研究,蘇州大學;2009

⑽ 朱貴雲;上市商業銀行股權結構有效性的國際比較,東北師範大學;2006

⑾ 項衞星、王達著.國有商業銀行改制後的公司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科學出版社,201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