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應該全部寄託在老師身上

學識都 人氣:3.07W

在中學教育階段,新學期還沒開始,家長們就為孩子進入初中而頭疼,他們先諮詢學校的師資情況,然後在比較哪所學校更好,這就是所謂的名師效應。然後把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代價硬塞進最好的班級。如果一旦進入,家長們就會感到萬份幸運,進不去就會心情低落。由於所教學科每週課時限節,所以跨班級較多,多時跨過六個班的課,可以説啥樣的班級情況都經歷過,通常家長在考慮孩子分班時看語數外三大主科,而他們分辯的依據就是去年初三哪個班考得最多,然後其次等……根本不看班級原來的底子差異,這是不公平的,也是很片面的。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應該全部寄託在老師身上

昨天碰到一個同學,同學興高彩烈地説到孩子分到某某班,是個大班,班人數達80人,好象進了這個班就進入學習的保險箱似的。後來才清楚這個孩子還是父母硬性跳級上來的,原因聽説這屆某某教師教得好。

心理諮詢中心專家説,外界人士大多不明教育,經常人云亦云,不明教育,還亂説教育,其實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他們不知道升學率這個事實,即使一個班級再好,他們也不可能全部考上,就算班級再差,也有學習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甚至在學習出類拔萃,這又説明什麼呢?

看一個老師的.教學質量,首先要看這個老師工作責任心與進取心,就初中這一板塊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是沒的説,但如何更好的發揮與鞏固是要看授課的心態與工作高度。現在家長本身對教育理解就有偏差,人為地把學科分成主次兩位。選班主任也是看是否教交主科,是否教過大班等,這樣的話即便孩子在學習中成績不好,家長也沒有遺憾。

其實孩子剛入初中學習初始階段非常重要。而這一段家長必須給予不同角度的幫助與扶持,並及時解讀孩子心理情緒,瞭解孩子白天學習中各科有沒有知識死節,然後進行及時導航,不是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等於轉交接力棒,學習好壞全靠個人造化,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且即便是沒有分到理想的班級也不是學習末日來臨,一個孩子如果在聽課上專注,再得到家長好的扶持,在哪個班學習都會達到良性態勢。學習最終得靠個人,這本身就不是外置的事。

如果一個孩子對各科課程都願意接納到非常願意,那麼這個孩子學習成績一定會突飛猛進的。哪個班都有好學生,哪個班也都有學習差生,這説明內在差異所致。所以家長把孩子學習成績優劣寄託他人是不對的。

這世上沒有上帝,只有自己能救自己,孩子可能不懂,但家長應該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