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者接受角度看兒童文學翻譯論文

學識都 人氣:3.18W

摘要:讀者接受理論為兒童文學翻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使兒童文學翻譯能夠在可控範圍內達到最佳效果。兒童文學的讀者大多都是兒童,因此在進行翻譯時,需要站在兒童的角度來遣詞造句。本文基於讀者接受理論,對比分析兩個《小王子》中譯本,探討其中更加適合兒童閲讀的中譯本。

從讀者接受角度看兒童文學翻譯論文

關鍵詞:《小王子》;文學翻譯;探析

近年來,《小王子》成為了眾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兒童讀物,但譯本過於繁多,家長們無從選擇。那麼對於譯本的研究就有助於家長們選擇適合兒童的譯本,從而能夠讓孩子們真正領略到其中的童趣與哲學道理。因此本文基於讀者接受理論,從兒童日常用語等方面進行譯本研究。

一、讀者接受理論

讀者接受理論是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一種新的美學思潮。聯邦德國的文學史專家、文學美學家姚斯、伊瑟爾等理論家,提出美學研究應集中在讀者對作品的接受、反應、閲讀過程和讀者審美經驗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學的社會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因此研究轉變成了“讀者中心論”。

二、《小王子》原著、英譯本、兩個中譯本

(一)原著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裏於1942年寫成的兒童文學短篇小説。書中飛行員作為敍述者講述了來自外星球的主人公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前往地球時,所見所聞所感。作者以小王子孩子式的語言風格寫出了成人迷失在成人世界裏,表達了對金錢利益的批判,對真善美的讚揚。

(二)英譯本和兩個中譯本

1943年,美國人KathenineWoods譯出了首部《小王子》英譯本。本文選取此英譯本作為英漢對比分析中的源語言。《小王子》的中譯本多達70多個,本文選取的是劉芳單人譯本、林珍妮和陸洵合譯本。

三、譯文對比分析

(一)適當成語使用

兒童讀物中應該適當的.使用成語,這樣有助於兒童積累高級詞彙,以便於提高寫作和閲讀能力。原文:She趙詩夢castherfragranceandherradianceoverme.劉譯:她給了我芬芳,讓我光彩照人。林陸譯:她芬芳馥郁,賞心悦目。分析:劉譯中適當地使用了一個簡單成語“光彩照人”,林陸譯中的兩個成語對於兒童稍微有點難度,分別為譯為“芬芳馥郁”、“賞心悦目”。從成語的難度上,劉譯稍微簡單一點,更加適合兒童的閲讀。林陸譯更加適合青少年。

(二)兒童日常交流用語

在兒童讀物中,應該使用兒童式的語言,這樣才能更加親近兒童,不會產生距離感,那麼兒童們才不會排斥讀本,更能激發兒童們的閲讀興趣。原文:Itsaid:“Ifyouplease--drawmeasheep!”劉譯:他説:“請您……給我畫一隻綿羊吧!”林陸譯:這細細的奇妙的聲音説;“勞駕……請你給我畫一隻綿羊吧!”分析:“Ifyouplease…”的兩個譯本區別很大。劉譯中譯為“請您”,更符合兒童禮貌用語,尤其是用“您”,而非“你”。林陸譯中譯為“勞駕……請你”,“勞駕”的意思正確,請別人幫忙做事的謙恭套語,卻不太符合兒童用語,並且“請你”沒有譯為“請您”,略微缺乏禮貌。

(三)簡單靈活構句

兒童階段,構句都非常簡短,那麼小句拆分則有便於兒童們理解。因此,翻譯兒童讀物時,應儘量切斷長句。原文:Thelittleprincelookedeverywheretofindaplacetositdown.劉譯:小王子打量四周,想找個地方坐下來。林陸譯:小王子用眼睛搜尋可坐之處。分析:英語原文是一個完整句,劉譯中用一個逗號將句子拆分為兩個部分。林陸譯則是用一個整句翻譯,首先從中文角度來看,“用眼睛”不太符合漢語表達且不自然。“搜尋可坐之處”也稍顯複雜。因此林陸譯比較晦澀,不太符合兒童思維水平。

四、結語

以上對《小王子》兩個中譯本的對比研究,可以明顯地看出劉譯更加適合兒童閲讀。在兒童文學翻譯中,我們需站在兒童的角度,心中裝着一顆童心,並且要掌握具體的翻譯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翻譯出更加適合兒童閲讀的中譯本。

參考文獻:

[1]郭成芳2016《期待視野下的兒童文學翻譯——〈小王子〉三部中譯本比較研究》,《開封教育學院學報》第36期。

[2]劉元秀2012《談談兒童文學翻譯研究視角問題》,《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28期。

[3][法]聖埃克蘇佩裏、林珍妮陸洵譯2016《小王子》,江蘇:譯林出版社。

[4][法]聖埃克蘇佩裏、劉芳譯2015《小王子》,江蘇: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