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改進外語教學方法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2.45W

有人可能會問,作為國務院副總理為什麼對一門學科——外語教學方法還要過問?其實,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已經有好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的交往和溝通,首要的就是靠共通的語言文字,改進外語教學方法提高外語教學水平。歐美地區國與國的交流容易,得益於語言的相近和通用語言(英語、法語)的普及。漢語雖歷史悠久,有許多優點,使用的人數達十幾億,我們要熱愛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要刻苦地學好她,掌握她,運用她,也只有學好我們自己祖國的語言文字,才有助於學好外語、用好外語,但漢語對外國人來説畢竟學起來比較難,使用的國家也比較少。

關於改進外語教學方法提高外語教學水平的論文

為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更好地發展,便於交流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擴大國際的交往和合作,學習和掌握英語等外語對中國人來説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對外交往迅速擴大,對外語和外語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相比之下,亞洲一些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甚至孟加拉、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國由於英語比較普及,對外交往就比較容易,而且成了它們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和吸引外資的一大優勢。我國由於英語等外語普及不夠,影響了對外交往的規模和效率,也吃了不少虧,對我國許多優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對外交流合作也受到很大制約,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後進的地區甚至制約了對外開放的進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普及外語和培養外語人才,改進外語教學方法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已經不是一般的教學問題,而是影響我國對外開放方針的更好實施和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我國目前外語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亟須研究改進,我國在各階段的教育(基儲高教)對外語教學一直是重視的,開課很早,課時不少,從中學(有的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二年級,很多學生經過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語學習,然而大多數學生卻不能較熟練地閲讀外文原版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這説明我國的外語教學效果不理想,還不能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和擴大對外交往的需要,英語論文《改進外語教學方法提高外語教學水平》。

因此應當重視外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進工作。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學習掌握更多的外語知識,提高外語水平。外語教學中的'教材問題、教師問題、語言環境問題等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教學方法問題。我總是在想,什麼時候我們能找到一種適合於中國人更有效的學習外語的方法就好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説有個張思中外語教學法,並用了一個星期天的時間從頭到尾看了他在北京介紹他的教學方法的錄像,看後感到很高興。張思中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一附中的一位特級外語教師。張思中外語教學法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有效的,為我們改進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提供了一項可貴的經驗。

對於教學,我是外行,但根據我們自己學習的體會,張思中老師的教學法之所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是利用青少年記憶力好的優勢,集中一段時間,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大量常用詞彙,熟背經典課文,然後再通過反覆閲讀、翻譯,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掌握文法,強調按照記憶的規律,通過反覆和循環,加深記憶;注意調動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性、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和趣味性,還有一條就是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自信心。我們中國人在學習外語方面有不少優勢,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