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教材革新思考與探新

學識都 人氣:1.98W

生物學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生命科學領域所有新發現都來源於實驗研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生命科學教材革新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閲讀查看。

生命科學教材革新思考與探新

一、LBL教學方式單調

傳統講授法(LBL)是以講授為基礎的教學方式,也是諸多老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方式的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受體.教師課堂採用滿堂灌的方式,儘管所授知識體系相對完整,但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講內容,無法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另外,由於學校現有資源無法滿足非生物類學生開展實踐教學的需要,這門課程全部為課堂教學,沒有實踐環節,學生普遍反映內容太過抽象,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考核方式不科學

以往對這門課程的考核一般是在課程結束後提交一篇論文作為最終成績的唯一評判標準.許多學生中間課程學習應付了事,不認真聽講;有些學生對待公選課的態度不夠認真,選而不修,平時逃課、遲到和早退現象嚴重,將公共課僅作為換取學分的一種手段.這些學生不管中間學習過程如何,期末均能提交一篇論文應付差事.因此,這種考核方式過於單一,不能綜合評價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真實水平.另外,學生提交的論文質量普遍不高,論文又多以網上下載,容易縱容學生滋生不嚴肅的科研態度,形成論文剽竊的不良習慣.

三、教學過程改革

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現代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的方式來改進教學環節,以提高教學質量.

1、教學方法的改革

1.1PBL式教學和LBL式教學相結合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BL),由美國科學家Barrows提出,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受到全世界教學專家的推崇.這種教學方式與傳統LBL教學方式不同,它以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着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開始之前,由教師根據章節內容需要,設定一些問題或者任務;課後由學生根據教師佈置的問題查找資料,蒐集文獻,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這種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學生學習目的更為明確,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

PBL教學法雖然有諸多優點,但也存在一些侷限性,如課程教學缺乏系統性,時效低;思維同質性偏高等.因此,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將P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交叉使用.在涉及生物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時,如生命的物質基礎、細胞的結構與功能以及微生物主要類羣等章節時,以LBL方式為主,側重知識的綜合性和系統性;而在應用性較強、與實際聯繫比較緊密或學生比較熟悉的領域,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轉基因技術、微生物與人類健康這些部分,則以PBL方式為主,教師可在下次教學前預設問題供學生課下查閲相應資料,如轉基因技術的原理和存在的風險,現階段市場上存在有哪些轉基因商品,這種教學方式重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兩種教學方法相得益彰,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又能使學生知識結構系統化,實現教與學的互動.

1.2案例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相結合

案例教學起源於“哈佛大學”的情景案例教學課,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可以結合社會反應強烈的生物學事件,選用豐富和多樣化的案例,幫助學生運用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和評論,如複製羊多利誕生的始末和引起世界轟動的原因,現階段人們比較關注的食品添加劑問題以及日本福島核泄露後各國擔心的主要原因等.同時,每4~5人設為一個討論小組,就案例中涉及的某一生物學話題展開討論,教師隨時深入到各個討論小組,對討論方向進行糾正和引導,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索.例如,教師先在課堂上給學生展示市場上流行的核酸保健品,並以某一商品的宣傳頁作為討論的起點,隨後讓學生針對其宣傳的功效展開討論,並嘗試用所學的核酸理論評判其真實的利用價值.

1.3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

多媒體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方式多樣化,給教師的教學過程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與傳統的在黑板上講解相比,具有形象、直觀和生動等方面的優勢.多媒體教學既可以融入到傳統教學過程中,也可以作為一種單獨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交叉進行.幻燈片展示是多媒體教學最常用的`一種手段,幻燈片的製作,要防止大量文字出現,儘量以簡潔的語言列出講授的提綱和重點.對於一些複雜性的過程可以用圖片或流程圖來表示,這樣不僅增加了課堂的教學信息量,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方法的運用.比如在講解核酸分子的遺傳方式時,可以通過製作Flash動畫,形象而具體地説明中心法則中,DNA分子、RNA分子和蛋白質分子的複製過程;在遺傳學部分,講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時,如果通過動畫來展示,則更利於學生理解和接受各個分裂時期染色體的變化.另外,課堂上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生物學相關影像資料,給學生更為直接的視覺感受,如播放BBC的經典科教片《行星地球》、美國國家地理系列和昆蟲世界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播放之前要以科學問題設定為前提,防止學生在觀看之後茫然無收穫.

1.4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生物學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生命科學領域所有新發現都來源於實驗研究.考慮到本課程的實際情況,在現階段不具備開設實驗課的條件下,可以讓學生利用身邊簡單易得的物品,設計一些生活中可操作的小實驗,讓學生在課下獨立完成.如在講解細胞功能這一部分,可以設計細胞失水實驗,將新鮮去皮的蘿蔔放到高濃度鹽水中,由於細胞膜內外滲透壓的存在,細胞要失水萎蔫,從而造成蘿蔔縮水變小.通過完成這個小實驗,使學生對細胞的滲透調節有了一個直觀印象,從而更有助於理解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另外,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生物資源,帶領學生開展科技活動和生物調查,如校園植物的識別和分類、植物生境分析等.同時,還可以結合全球氣候變暖的現狀,讓學生制訂一套適合自己的低碳生活方式,並在日常生活中實施.通過這些靈活的實踐教學方式,既解決了實驗經費和實驗設施不足的問題,又提高了學生實際動手能力,也激發了學生主動探討生活中生物學現象的熱情.

2、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課程為素質教育課,考核方式側重於考查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對知識點的系統掌握.因此,考核方式易採用綜合成績,兼顧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平時成績應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綜合評定學生平時出勤率和課堂討論中的積極性,對學生的課程學習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另一部分,應着力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對生物學事件的關注程度,並且逐步學會利用生物學觀點分析問題,這部分的考核可以採取小論文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選題,關注和分析新近發生的生物學熱門事件,並讓學生展開評價.期末成績主要以試卷考核的方式進行,客觀題和主觀題各佔一半,客觀題主要考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主觀題則以熱門事件為出發點,考核學生對生物學事件的關心程度,以及利用生物學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綜合評定方式,更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更為科學合理.

四、結語

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與實踐,《生命科學概論》教學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師生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也更加關注生物學領域的事件.2012學年課堂改革實踐證明,與2011學年相比,選修本課程的學生課堂出勤率明顯提高;課後反映良好,能夠主動向教師諮詢相關知識,並與同學探討身邊的生物學現象;解決和分析生物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強,這些現象説明教學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改革取得成功的同時,一些新的問題也逐步浮出水面,如學生討論時思維過於發散,不能對問題進行深入剖析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未來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