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等師範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

學識都 人氣:5.23K
論高等師範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
 高等師範教育要培育順應現代社會與教育開展需求的高學歷高素質的師資,特別是培育理論才能強,過渡順應期短,畢業後能較快地與一線教育教學接軌的教員,已成為我國師範教育變革與開展的必然趨向。教員工作是一種理論性很強的職業,教員不只要有很好的學問構造,而且要有很好的才能構造;不只要有過硬的教學才能,還要有較高的班級管理才能和教育科研才能。教員職業的特殊性對教育理論才能有較高的請求,而經過調查我國現行的高等師範教育,能夠發現高師院校在教育理論才能的培育目的、組織方式、課程設置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缺乏,如何培育高師學生的教育理論才能曾經成為一個緊要和迫切的問題。
  
  一、高等師範教育中理論才能培育方面存在一些缺乏
  
  (一) 師範教育認識淡化,理論才能培育欠缺
  隨着近些年高校辦學範圍的擴展,很多原來特地的師範類院校曾經晉級為綜合性大學,學校的師範教育特徵不再突出,一味模擬綜合性大學的辦學範式而淡化了師範性。在實踐教學工作中,過火強調理論教學的中心腸位而無視了理論性。學校側重專業學問的培育,而無視教育理論才能的培育,或者把教育理論才能的培育作為學問教學的附庸。把教育理論僅僅作為理論學問的穩固和應用過程,教育理論的目的是消化理論學問,除此以外別無其他;而學生為了考試成果而學習,無視了對理論技藝的鍛鍊。由於理論學問是一種客觀的、普適的和確證的東西,無論在教學內容、教學辦法、教學組織方式、教學評價等方面,都是明白、有章可循而又容易操作的,所以無論教與學兩方面都願意把專業學問放到優先的位置,使教育理論才能的培育遭到壓制和排斥。這樣,高師生只是滿足了教員崗位中的學歷角色請求,而教員專業化開展所必備的專業學問和理論才能沒有得到注重,學術性和師範性之間的均衡度沒有控制好。而且,師範院校無視了對學生研討認識和研討才能的培育。在這樣的目的定位下,大局部高師畢業生要想真正勝任教員角色,還需求在工作後磨鍊很長時間。
  
  (二) 課程構造失衡。課程設置不合理
  目前,許多高師院校的課程體系從總體上來説依然持續傳統的架構,整個教學方案的佈置主要盤繞專業來停止,在課程的設置上以學科為主,強調學科之間縱向的系統性、關聯性和整體性,並逐漸銜接深化。課程依照學科的學問體系組織教學內容,以傳授學問為主要目的。這種以專業為中心,以學科課程為主要特徵的課程設置,不可防止地招致課程構造失衡。其主要表現是,重理論課程輕理論課程,重必修課程輕選修課程,重學科課程輕綜合課程。總之,現有的課程設置過火強調學科學問傳授的系統性,無視了教育理論才能的培育。同時,教育理論課程是培育高師生教育理論才能的中心課程,從課程構造上看,理應有完好、特殊的師範教育課程體系,但往常,除了幾所重點高師院校的教育類課程正在停止探究性實驗外,許多師範院校仍因循以前的教育體系,除多設了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課程以外,其他專業課程簡直與綜合性大學沒有什麼區別。缺乏教育科學研討辦法、教育評價、現代課程論、班級管理、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實驗等現代教員迫切需求學習的課程。並且,開設的課程內容陳舊。重理論而輕應用,缺乏開放性與彈性,課程內容對根底教育課程變革的敏理性不高,新的信息相對缺乏。
  
  (三) 教育理論基地建立滯後。教育理論時間過短
  隨着高校辦學範圍的擴展,固然各級師範院校都加大了教育理論的經費投入,並積極樹立、建立教育理論基地(主要為中小學),但是,相比於大量需求而言,教育理論基地的建立還遠遠不能滿足高師生教育理論開展的需求。首先,教育理論基地的數量缺乏。長期、穩定、系統的接待高師生參與教育理論的單位相對較少,零散的承受單位居多。這其中存在幾方面的緣由,第一,學校本身對實習基地的樹立和開展的力度不夠,招致一些可應用的資源沒有被充沛應用起來;第二,社會支持的力度不夠,一些學校想要與之樹立實習協作關係的單位不予支持,招致一些實習基地難以樹立;其次,教育理論基地的支持度不高,效果不佳。高師院校與實習學校的協作方式鬆懈,短少一些相應的配套措施和保證機制,從而使理論過程得不到有效施行。有些學校基於堅持課程連接性和教學方案的思索,接待教育理論的積極性不高,很大水平地緊縮了實習學生參與一線工作的時間。因而,增強理論基地的建立和落實相關配套機制顯得非常重要。教育理論基地建立滯後招致的直接結果是教育實習的時間佈置過短,通常為6周左右,時間過短就無法使教育實習的內容充沛展開,只能限於課堂教學工作,窄化為教學實習。而班級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調查等許多活動根本上都被無視或流於方式,沒有真正產生實效。
  
  (四) 教育實習組織方式存在缺陷,指導不充沛
  教育理論方式包括見習、研習、實習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實習,它是最主要的理論環節和鍛鍊方式。目前,教育實習的組織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分散實習”,讓學生自行聯絡學校實習,大局部回母校實習。在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的業務指導和管理全部由實習學校擔任。二是“拜託實習”,由高校出面聯絡相關縣市教育局。與教育局簽署“拜託實習”協議書,把學生交給教育局統一佈置到當地各學校實習。學生實習期間的業務指導和生活管理拜託教育局和學校共同擔任。高校派教員定期到各學校巡視。三是教員帶隊實習,學生按專業組織實習隊,每支實習隊佈置一位教員帶隊,下學校實習。實習期間,帶隊教員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工作。配兼併諧和實習學校正實習生的教學、班主任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停止指導和管理。在以上三種實習形式中,第一、二種方式的實習組織管理鬆懈,在許多狀況下,學生在實習期間得不到標準的鍛鍊和詳細的指導,理論才能的培育和鍛鍊處在一種自在、鬆懈、隨意狀態中,因而才能的進步遭到很大的限制。更嚴重的是由於不能經常催促檢查,學生不參與實習活動的現象較為突出,理論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種方式由教員帶隊實習,有組織、有方案、嚴厲管理、標準鍛鍊,根本能夠防止前二種實習方式普遍存在的缺陷。目前,很多師範院校的教育實習,有相當一局部學生採用的是第一、二種方式,實習效果明顯遭到影響。至於實習前的見習,多采用集體到中學聽一兩節觀摩課作罷,接觸中學教育教學活動非常有限,收效甚微。
  
  二、高等師範教育中理論才能培育應採取的措施
  
  (一) 突出師範教育特徵,注重理論才能培育
  我們首先應該在觀念層面上有所轉變和調整。突出師範教育的特徵,明白師範教育的培育目的,既要注重專業理論學問的培育,又要使學生控制教育學科和學科教學的根本理論學問和根本技藝,同時還要培育學生的班級管理才能和教育科研才能。要明白專業學問教育與教育理論才能培育二者之間的關係,改動傳統的專業學問教育與理論才能培育“二元論”的誤區,促進學問教育與才能培育的有機分離,在培育目的中注重對學生理論才能的培育,使學校和教員從觀念層面重新認識培育師範生的根本取向和理念。同時要把培育學生理論才能的理念貫串整個教學過程的一直,在充沛應用第一課堂的同時,應用好第二課堂進步學生的從師技藝,如組織演講競賽、三筆字(鋼筆、粉筆和毛筆)競賽、説課競賽、課件製造大賽等活動,以及應用假期展開教育調查研討、走訪校友等活動,全面進步學生的教學才能、組織才能和教育科研才能。
  
  (二) 優化師範教育課程構造,增強理論性教學比重
  要培育和進步學生的教育理論才能,就有必要對現行的課程和教學停止變革。首先,課程的開發與設置方面,要注重與根底教育變革的實踐需求相分離,加強課程的實效性和順應性。其次,學校的課程構造上,要突出理論課程的`內容,能夠遵照專業教育課程、教員教育理論課程、通識教育課程和教育理論課程四大模塊設計課程構造,注重相關學科及專業之間的穿插和浸透,適量減少根底理論課程和必修課程的學時,增加理論課程學分及學時比例,增加理論類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比重,增加根底教育變革研討、班級管理、心理輔導、校本課程開發等方面的課程,培育和開展學生的綜合才能,並實在進步學生的理論才能和順應才能。再次,在課程的施行過程中,要改動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方式,將理論課程與理論課程、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有機分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味,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程教學活動中來,把所學的專業理論學問轉化為教育理論才能,以完成教育理論才能的有效進步。
  
  (三) 增強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建立
  實驗室和實習基地關於培育學生的理論才能是非常重要的硬件資源和物質保證,缺乏相應的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學生理論才能的培育過程將難以制度化和體系化。因而,必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首先,要注重校內實驗室建立。學校要有微格教室、多媒體教室等可作為模仿課堂的教學場所,並且其中的設備、設備要與中小學的程度接軌,讓學生在教員的指導下,經過情境模仿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停止實戰演練,經過講課、説課、評課等方式的鍛鍊,進步教育理論才能。其次,要積極推進校外理論基地的建立。特別是要注重與中小學樹立親密的協作關係。展開教育實習基地的建立工作。能夠從以下幾方面着手,第一,積極爭取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諧和師範院校和中小學之間的關係,樹立可以穩定持久協作的教育理論基地,並從制度上保證實習基地的建立與運用;第二,爭取社會支持,要讓社會構成共識,師範教育這個大工程只由高師院校一方是無法完成的,要儘量爭取中小學指導和教員的瞭解與支持,充沛開發社會資源;第三,要注重畢業生的情感紐帶作用,高師院校畢業生多是走向中小學教員的工作崗位,要充沛發揮他們的情感紐帶作用,增強與中小學的聯絡,樹立理論基地;第四,要探究能完成雙方的互惠互利的協作方式,這樣才幹堅持與理論基地的嚴密聯絡和得到實習基地的鼎力支持。
  
  (四) 積極運用教育理論多種方式,增強對教育理論的指導
  在教育見習方面,要採取“走進來”和“請進來”的雙向措施,要突破過去那種只在教育實習前走進中小學聽一次課的侷限,或從基本上疏忽教育見習的做法。一方面要發明條件增加走進中小學教育第一線的時機和時間,取得第一手經歷;另一方面,在“走進來”條件不允許的狀況下,能夠每年從中小學請來優秀教員、優秀班主任,向學生作專題報告,引見當前中學教改現狀,引見個人教育教學經歷和班主任工作經歷,使學生堅持對中學教育現狀的認識,對根底教育變革形勢的理解。加強他們的師範教育認識,開闊學問視野,為他們步人教員崗位提供經歷和啟示。
  在教育實習方面,除了對分散實習和拜託實習等方式增強巡視、監視,確保學生可以保質保量完成整個實習過程,還要對各種方式實習停止有效指導。一方面,高師院校要選派義務心強、教學經歷豐厚、理解根底教育狀況的教員擔任帶隊教員和巡視教員,及時指導實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接待實習的學校指定一線教員對實習學生停止業務指導。針對一所學校同時接待、指導同一專業多名實習生較艱難的狀況。高師院校能夠採用“混合編隊”的方式,即由不同專業的實習生組成一個實習
  隊下到實習學校,這樣既減輕了實習學校課程佈置上的壓力,又防止了實習學校指導教員的”一對多”停止指導,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
  抓住“國培方案”機遇,積極推行頂崗實習。2010年啟動的“國培方案”全稱為“中小學教員國度級培訓方案”,包括“中小學教員示範性培訓項目”和“中西部鄉村主幹教員培訓項目”兩項內容,採取主幹教員脱產研修、集中培訓和大範圍教員遠程培訓相分離方式,對中小學教員和中西部鄉村義務教育主幹教員停止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高師院校要抓住這次機遇,積極推行頂崗實習,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高師院校派出實習生頂替中小學教員的崗位,並且完整實行其崗位的一切職責,直接接觸教育一線工作,使實習生的教學才能,班級管理才能和教育科研才能得到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那些中小學教員則去承受繼續教育,這樣就完成了師範院校和中小學的雙贏。
  高等師範教育中理論才能培育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對教育理論才能培育形式停止變革不只需求從理論上大膽地停止探究,更要依據本人的實踐狀況,統籌師範性和學術性,在綜合剖析各種條件的根底上,採取卓有成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