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教育改革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

學識都 人氣:8.82K

一、前言

高校音樂教育改革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論文

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教育理念的革新,推進了高校文化事業建設的快速發展,高校音樂教育也受到了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廣泛關注。高校音樂教育直接影響大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關係到大學生的音樂審美意趣。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和傳統教育理念的制約,使高校音樂教育面臨着諸多問題。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結合高校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和創新,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

二、高校音樂教育重要性

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培養音樂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整體藝術修養。音樂鑑賞是河南農業職業學院的重要課程,該校在音樂教育過程中主要培養大學生的音樂技能,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音樂審美習慣,為他們以後從事音樂教育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將高校音樂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結合大學生的實際訴求,對專業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設置,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1]。

三、高校音樂教育現狀

(一)實踐活動形式單一。當前,音樂教育過程中的實踐活動比較單一,並不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訴求和實踐需求。學校實踐活動以各種形式的歌唱比賽為主,缺乏豐富性,沒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才能施展空間,也無法達到良好的音樂實踐效果。

(二)音樂課程設置不合理。我國音樂教育歷史比較短,音樂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缺失。教育部門和學校不能夠結合音樂學專業學生的學習訴求,對實踐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和安排。而非音樂專業學生的音樂課程以選修課為主,課堂內容主要是音樂鑑賞,無論是課堂內容還是課堂形式都比較單一,無法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學校不重視將音樂專業和非音樂專業的學生區分開來,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課程設置。

(三)師資力量不足。師資力量直接關係到音樂專業的整體教學效果。近年來,高校逐漸進行擴招,應屆畢業生的數量逐年增多,但是高校師資力量比較單薄,專業的音樂教師和舞蹈教師等比較缺乏。為了彌補人才空缺,一般由行政人員擔任音樂教學工作,嚴重降低了日常教學質量,無法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部分音樂教師雖然畢業於專業藝術院校,但是教學經驗不足,使高校音樂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無法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訴求[2]。

四、高校音樂教育改革

(一)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傳統的音樂教學以理論知識為主,不注重音樂實踐。隨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師要摒棄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在音樂教育過程中,着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音樂素養,提高大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教師要結合音樂學院學生的具體特點,應用多樣化的課堂模式和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個體因素納入音樂教育考量範疇。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的音樂學習氛圍,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提高其音樂學習能力,以滿足高素質音樂人才的培養要求。

學校和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着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要對傳統的.音樂考核模式進行改革,將音樂鑑賞感悟、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和樂器演奏等作為學生專業課成績的評定基礎,使高校音樂教育向多樣化和開放性進行邁進和發展。

(二)優化課程設置。當前,高校音樂教育逐漸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優化課程設置,注重音樂教育的多樣化。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少數民族音樂和國內外著名音樂作品進行學習。首先,注重課程設置合理性,在傳統教學內容上增加鋼琴調律、原創音樂教學等;其次,注重增加舞蹈編導、合唱訓練和指揮等實踐類課程,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豐富高校音樂教學內容,提高其音樂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3]。

(三)注重師資隊伍建設。教師是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參與者,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從根本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學校要對專業教師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使其掌握紮實的音樂理論知識,提高音樂教學水平。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避免以單一的教材為主,引導學生樹立與時俱進的音樂理念,通過在課堂上對時代元素和社會元素等進行應用,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提高整體音樂教學水平。

五、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一)將實踐教學落實到位。音樂學是一門理論與應用兼備的課程,教育部門和學校要結合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認識到實踐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注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將實踐教學落實到位。首先,學校要鼓勵學生參加歌唱比賽和樂器比賽等,並引導他們組織小型演唱會,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綜合藝術素養;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參加學校類相關晚會和實踐活動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藝術活動中,以培養音樂專業學生的演奏能力、企劃能力和組織能力等,滿足音樂專業人才培養需求。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表演經驗和舞台經驗,使他們不再囿於傳統理論知識的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他們的音樂實踐能力[4]。

(二)科學安排實踐活動。學校要定期開展相關音樂主題活動,邀請專業的舞台設計人員,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邀請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來,以幫助學生積累舞台經驗,增加學生的榮譽感,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整體音樂素養的提升。同時,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元旦晚會、迎新晚會等活動中,使其在課堂學習之餘,能夠真正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科學安排實踐活動,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日常學習積極性,提高對自身的認同感。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市級和省級歌唱比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三)對外演出實現增值服務。學校要組織學生進行對外演出,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舞台經驗,促進其專業水平的提升,提供豐富的就業機會。學校要與相關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使學生在節假日參與到企業活動中,以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或者組織大型公開演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例如,2015年,鄭州師範學院音樂系師生排演了大型歌劇《白毛女》,為音樂系學生提供了實踐機會,使他們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該校學生的舞台實踐能力,也為表現比較好的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讓學生在音樂實踐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身的價值,發揮自己的特長[5]。

六、結語

音樂教育是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音樂能力。學校和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對課程進行合理設置和安排,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實踐能力,達到良好的音樂教學效果,促進我國高校整體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