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論文

學識都 人氣:1.64W

第一篇

1.資料與方法

關於老年患者健康教育的論文

1.1一般資料。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科共行玻璃體切割硅油填充術58例(只)。男36例,女22例,年齡45歲~68歲,平均年齡53歲,;本組病例包括嚴重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33例,視網膜脱離14例,嚴重眼外傷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9例,眼內炎2例,視力光感~0.1.

1.2手術方法。一般採用局部麻醉,球后注射麻醉,切開球結膜,一般顳下位角膜緣後,睫狀體平坦部放置灌注頭置角膜固定環,分別於鼻上、顳上睫狀體平坦部放置玻切頭和光導纖維行玻璃體切割,將混濁的玻璃體切除。觀察眼底情況作相應處理。如視網膜前、下剝離、眼內光凝、氣液交換。硅油注入,關閉鞏膜、結膜切口。1.3結果。患者術後視力最好0.8,最差無光感,0.01以下5例,0.01以上53例,無出現嚴重併發證和感染症狀。

2.健康教育

2.1術前健康教育

2.1.1眼部健康教育:患者術前視網膜有裂孔的除必要的檢查外都應卧牀休息,包紮雙眼,防止健眼轉動引起患眼活動,避免裂孔受到牽拉視網膜脱離範圍增大並限制頭部過度活動。術前三天抗生素點眼,一天3-4次。必要時陪護患者做好術前眼部檢查如眼壓、眼底、眼超聲波、裂隙燈下檢查角膜、前房、房角、晶狀體、前段玻璃體等術前早睡早起,術前宜進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宜進油膩食物或進食過飽防止術中嘔吐。術前注意保暖以防發熱、感冒、咳嗽,教會患者抑制打噴嚏、咳嗽的方法。

2.1.2全身健康教育:手術的成功與患者的全身健康情況有着密切的關係。除了應作血常規、凝血時間、術前體檢、心電圖等常規檢查檢查外,考慮到患者大多年齡偏大患有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呼吸系統疾病等。應定期測血糖,必須加強血糖的控制,把空腹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血壓控制在120/80mmHg~150/90mmHg之間,必要時請內科醫生會診。囑患者定時、定量服藥。注意飲食控制,積極治療給患者做好健康教育不要自行停藥、增加劑量。術前早睡早起,術前宜進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宜進油膩食物或進食過飽防止術中嘔吐。術前注意保暖以防發熱、感冒、咳嗽,教會患者抑制打噴嚏、咳嗽的方法。

2.1.3心理護理患者視力下降、擔心手術效果等原因,聯合硅油填充需要二次手術把硅油取出,往往表現出焦慮、恐懼心理。針對這些問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玻璃體切割的方法、原理,手術的大致過程及手術目的。可以用自制圖片宣教,或讓已做手術的患者現身説法,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術後被動卧位易引起眼瞼水腫、四肢麻木等不適。使患者有個提前接受的過程。術前提前指導患者進行體位的訓練[6]。保證患者情緒穩定、充足的睡眠,患者以愉快平靜的心情接受手術。

2.1.4手術當天健康教育。手術當天測量生命體徵,如在能手術的情況下,應用短效快速散瞳眼液如複方託吡卡胺眼液充分散瞳。術前生理鹽水沖洗淚道、結膜囊,無菌輔料包紮。預計手術時間長、器械進入眼內和手術區有污染,遵醫囑術前半小時給予抗生素藥物靜脈滴注。患者排空大小便後護送患者進手術室。

2.2術中健康教育患者都採用局部麻醉,意識清楚,但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告知患者的配合極為重要。要用和藹親切的態度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及手術室環境,使其消除緊張恐懼感。告訴患者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處理。幫助患者擺放手術所需的體位,固定好頭部。鼓勵患者,堅持配合到手術結束。

2.3術後健康教育

2.3.1體位健康教育。患者眼內注入硅油應特別注意術後體位,術後體位的控制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原則是保持裂孔位於最高位。這是硅油比水輕,均有上浮力且表面張力高,利用硅油的特性頂壓和封閉視網膜裂孔。如後極裂孔術後採取面朝下體位(卧位):患者俯卧,胸部墊一軟枕,面朝下與地面平行。面朝下體位(坐位):患者坐在牀邊,額頭枕在枕頭上,面朝下與地面平行。如上方裂孔則取坐位或半靠位,患者頭的縱軸線與地平面夾角≧75°適合上方10-2點的裂孔。側卧位:患者側卧任何一邊,頭部墊一軟枕,側面與地面平行,適合兩側的裂孔患者。頭低位:患者俯位,胸部墊高,呈胸高頭低位置,適合4-8點方位的裂孔。無論何種情況都應避免仰卧位,以防誘發青光眼和白內障。術後護士和醫生應親自到患者牀邊教患者採取正確卧位,並交待注意事項。講解體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在上方和下方均有視網膜裂孔硅油填充式可體位交替使用提高舒適度。嚴格控制體位在一週以內,每天應保持特殊體位12-16小時。據我們的經驗,保持術後體位的時間最好長一些[3]。患者大多年齡偏大,長時間強迫體位卧牀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腦血栓等疾病。注意觀察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徵變化。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如出現胸悶、心慌及時處理[4]。

2.3.2併發症的健康教育

(1)高眼壓硅油填充導致青光眼的發生率約為5%‐15%。硅油過度充盈玻璃體腔,眼內壓升高硅油泡引起瞳孔阻滯[5]。由於注入硅油一些患者會出現眼壓偏高、頭疼、噁心等症狀。遵醫囑給予降眼壓藥物應用,觀察用藥後效果。術後用非接觸眼壓測量眼壓,協助患者測定眼壓。測量結果及時告知醫生調整用藥,避免眼壓降的過快和過低,引起脈絡膜脱離。

⑵眼瞼腫脹由於手術操作時間比一般眼科內眼手術時間長,患者長時間面朝下由於重力作用,血液循環不暢,患者眼瞼會出現輕重不一的腫脹,一般無需處理會自行消退。患者如眼瞼腫脹明顯再無活動性眼內出血可進行眼部熱敷,改善眼部血液循環[7]。

(3)角膜上皮損傷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基底膜和上皮黏附異常,影響上皮再生。或術中損傷角膜上皮,應用促進角膜上皮癒合修復劑如貝復舒眼液、紅黴素眼膏點眼,注意無菌操作技術

3.出院的`健康教育

出院前教會患者正確點眼法,多種眼液以間隔3‐5份鍾為宜。術後3個月內避免劇烈活動、幹體力活。硅油乳化與硅油的粘度和純度及眼球過度運動有關[8]。患者行硅油填充術應通知患者術後3個月到醫院取硅油只是起暫時的作用。待視網膜已粘附於視網膜色素上皮時。硅油在眼內的填充作用已無存在的必要。視網膜平伏3‐6月時,應取出[9]。患者行硅油填充術應通知患者術後及時複查約3個月左右,或更短或稍長時間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到醫院取出硅油。不同患者硅油乳化的時間和程度可能相差較大,但時間越長其發生的乳化概率越大,所以硅油填充術後長期隨訪尤為重要。另外,早期發現、及時正確的處理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發展。如患者有全身疾病應積極治療按時服藥不能間斷。在出院聯繫卡片上註明主管醫生姓名、坐診時間、以便複查。討論健康教育是護士針對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會的適應能力而進行的,它是通過向患者傳授所患疾病的有關醫學、護理方面的知識與技能,調動患者積極參與自我護理保健,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轉變,患者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越來越佔有舉重的位置。使患者能主動、積極地配合,早日康復。

我科對患者行玻璃體切割和硅油填充術進行術前充分準備、術中的配合指導,尤其術後體位的健康教育:患者的正確體位有利於視網膜的復位,如體位不恰當氣體或硅油進入前房會引起該高眼壓或視網膜復位不良影響疾病恢復。出院的回訪。患者對自己的病情能有了解。瞭解術後體位的重要意義。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並能積極參與進去,有的病人找出術後面朝下體位的輔助器械。護理人員的情感支持、恰當的安慰,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第二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間因慢性腎功能不全收入我科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老年患者52例,其中男35例,女17例,年齡分佈為61~83歲,平均年齡(72.37±11.17)歲,均為終末期腎病患者。原發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9例,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症13例,糖尿病腎病11例,梗阻性腎病9例,多囊腎2例,狼瘡性腎炎1例,其他病因7例。進入血液透析時間為6~37月,平均為(15.56±8.34)月。

1.2方法

以尿素清除指數(KT/V)、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和鈣磷乘積為指標,對52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老年患者透析充分性進行統計,在開展全面優質護理6個月後再次進行統計,將優化健康教育前後的透析指標作研究討論。

1.3評價指標

根據每季度透析患者的抽血結果,統計出該患者本季度的透析充分性數據,包括尿素清除指數、鈣磷乘積、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數據:①尿素清除指數(KT/V)是評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主要指標之一,由透析前後的血尿素氮(BUN)濃度決定,透析充分的標準為尿素清除指數(KT/V)應≥1.4;②鈣磷乘積反應透析患者是否存在高鈣血癥或高磷血癥,是預防腎性骨病的重要指標,鈣磷乘積30~40mmol2/dL2為佳;③血紅蛋白反映透析患者血液質量和是否存在貧血,透析充分的標準為血紅蛋白110~130g/L;④白蛋白表示透析患者蛋白攝入情況,反映透析患者營養狀況,透析充分的標準為白蛋白≥40g/L。

1.4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優化老年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具體措施

2.1優化老年透析患者的首次透析宣教

制定健康教育任務表,能減少護士在進行全面健康教育時的偏差。根據已制定的健康教育的任務表,護士對首次進行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進行至少兩次以上的全面透析宣教,並要求患者家屬在場和熟知宣教內容。宣教內容包括:透析的簡介,環境介紹,看診時間和流程,血管通路的維護,飲食需知,用藥知識,透析併發症等。

2.2強化老年透析患者繼續健康教育

實行護士責任制,護士負責老年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依從程度進行評估,責任護士對患者掌握不足的方面進行加強宣教,跟蹤效果。我科每年度對新增透析老年病人開展病友交流會,定期舉辦透析專題教育講座,加強與病人互動,並積極建議老年病人蔘與。

2.3實行持續跟蹤,重視個性化生活指導

責任護士為其負責的老年患者建立跟蹤檔案,每月科室按專科護理質量指標進行監控,按統計的數據進行質量分析及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度跟蹤患者透析情況,實驗室生化數據,日常生活反饋信息等,對老年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個性化生活指導,如飲食營養的指導,服藥的指導,作息的指導等,目標使老年患者及時改正生活的不良習慣,提高健康教育依從。對個別依從性差、家庭條件差的老年患者進行適當的家訪,提高生活指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4優化老年透析患者心理護理

實行優質護理,在長期透析中讓老年患者享受到温馨、關懷備至的服務。護理組長和高級責任護士負責該組老年透析患者的心理情況評估,根據評估情況,進行持續適當的心理疏導。動員家庭成員對老年患者的生活、心理進行支持,使老年患者老有所依,老有所傍。

3結果

優化老年透析病人健康教育實施前後,尿素清除率(KT/V)、白蛋白(Alb)、血紅蛋白(Hb)和鈣磷乘積數據對比結果詳見表1。表1實施優化健康教育前後患者透析充分性指標比較(x±s)在實施優化健康教育後,患者尿素清除指數(KT/V)均值比實施前提高11.33%(P<0.05),白蛋白(Alb)均值比實施前提高4.48%(P<0.05),血紅蛋白(Hb)均值比實施前提高6.74%(P<0.05),鈣磷乘積均值比實施前下降17.4%(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4討論

4.1優化健康教育可提高透析充分性

從統計結果看,經過優化健康教育的老年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有明顯的提高,經分析原因有以下可能:①長期的跟進和督促治療,提高了老年患者的治療透析和服藥的依從性[1];②全面和持續的宣教,幫助老年患者適應新的生活習慣[2]和飲食方式,從而減輕病徵,提高生活質量[3];③注重心理護理和社會家庭支持,使老年患者提高治療依從力,心理狀況較前有所提高[4]。

4.2優化健康教育對老年病人血透充分性的影響

在臨牀治療過程中,針對老年透析患者治療過程中遇到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如老年患者在長期治療缺乏依從力,生活方式不當,身體狀況差,缺乏家庭社會支持等成為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5]。而單純的透析治療只能片面解決老年透析患者維持生命的最基本問題,缺乏對患者長期的追蹤和指導,使治療不全面。因此,加強和完善老年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使老年透析患者改正生活不良習慣,指導其計劃飲食,跟進患者的情況,督促患者治療,從而加強老年患者在透析治療後對其病症的重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實施優化健康教育後,患者尿素清除指數均值比實施前提高11.33%(P<0.05),白蛋白均值比實施前提高4.48%(P<0.05),血紅蛋白均值比實施前提高6.74%(P<0.05),鈣磷乘積均值比實施前下降17.4%(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優化老年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有助於提高透析充分性,延緩病程,減輕病症的不適,並且為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