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學識都 人氣:2.08W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建立更加規範的思想健康教育體系,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確保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

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師應督促學生重視心理健康,並且教會學生自我減壓的方法。教師要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瞭解自己,使其對自身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從而在大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通過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師要幫助學生提升應對壓力和挫折的能力。本文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細節展開討論,提出了有利於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效果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方法

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師應該不斷推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強化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學。並且,教師要重視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學,組織學生接受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主動為學生提供心理諮詢和輔導,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一、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經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採用德育對話的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行有效引導。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該不斷強化對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引導工作,通過積極的引導培養學生的奉獻意識。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從而使其具備強大的適應能力。

教師要對學生的情緒狀態進行調節,確保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處於和諧的狀態。教師要強化大學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性知識,培養個人正確的性觀念。同時,教師還應該加強學生人格方面的塑造,及時發現學生的性格問題,對其可能出現的心理障礙進行積極有效的預防和調控,保證學生以健康的心理狀態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各項挑戰。結合現代心理學的思想基礎,教師應採用適合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教學手段,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開展符合教學模式和教育規律的人文關懷。

二、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建立更加規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人文關懷的關鍵在於關懷內容和關懷方式。教師應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和精神生活,給大學生給予足夠的尊重和心理關懷,使學生視學校為精神家園。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建立更加規範的思想健康教育體系,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確保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靜坐休息、冥想,聆聽音樂,使其心情變得舒緩。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改善師生的交流狀態,從而提升師生間的溝通質量。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疏導時,不應只將講解理論知識作為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手段,而應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以及心理壓力過大的問題。在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師應打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學氛圍,利用板報、校級報刊和院級報刊展示心理健康小貼士;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學校可以利用廣播、文藝匯演、話劇小品和情景劇等形式,向學生宣傳心理疾病對健康的危害,從而有效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鼓勵其走向陽光,擁抱健康。

2。積極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閲讀心理健康的相關書籍,以提供書單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後學習心理研究的著作,使其掌握調控個人情緒和心理狀態的有效方法。在心理健康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將教學應用研究與基礎心理學研究相結合,通過行之有效的手段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師還應設立專門的心理諮詢室,在私密的空間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另一方面,學生應正視自己的心理問題,積極向同學、教師和專家尋求幫助。

教師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既是滿足學生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髮展特點進行有效的干預。教師要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通過日常的心理健康教學課程,努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大學生活中,學生也應積極融入班集體,養成與教師和同學溝通的好習慣,從而有效解決心理問題,顯著提升個人適應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敏燕。當前大學生心理教育的必要性及構想[J]。湖北社會科學,2011(5):174—175。

[2]洪元琪,李莉,欒海清。大學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路徑及培養機制研究[J]。江蘇高教,2016(4):119—122。

[3]王改紅,崔家新,等。“中庸之道”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