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改革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學識都 人氣:5.98K

【摘 要】學生掌握知識與提高能力的統一,是教學過程應遵循的基本模式,而從現代教育思想與高職教育的普遍趨勢看,這種基本模式應是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本文提出了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渠道,以期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工學結合改革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論文

【關鍵詞】高職教育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模式

面對着當前嚴峻的形勢,如何培養出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是高職教育急需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涵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將學習與工作結合在一起的人才培養模式。它是利用學校和企業不同的教育資源和環境,發揮學校和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各自的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和能力為主的企業教育有機結合,基本實現學生職業能力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無縫對接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二、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着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隨着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新型國家對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既面臨着極好的發展機遇,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

1.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實現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業人才,要求學生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2.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推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教育發展的需求

要完成好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任務,必須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必須走工學研相結合的改革發展之路,這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也是高職教育必須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

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實施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必將使高職院校以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己任,緊密跟蹤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變化,緊密結合企業用人的需要,加強市場調查與需求預測,瞭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辦學,緊密聯繫生產實踐第一線的實際,把實踐性教學貫穿於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3.職業教育的根本特點決定了工學結合的必要性

高職教育的特點是本身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職業教育,具有雙重屬性。高職教育的主要特點是人才培養目標的應用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和辦學過程的社會性,它是從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基礎出發,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

首先,職業教育在服務方向上主要是為經濟建設第一線服務的,我們應該根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來確定培養目標。其次,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過程也離不開企業,良好的實踐場所莫過於企業生產的現場。

三、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應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構建以下幾種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

1.學校內部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主要利用學校內部的資源,如校辦企業、研究所等,充分發揮高職院校的自身優勢,創辦自主經營、與專業對口的產業實體,使教學與研究緊密結合,促進理論教學和實踐的有效結合。

2.專業企業式培養模式

這種發展模式就是教學專業開辦實體公司,專業與公司實行捆綁制,以實驗室、模擬實習場所為主體建立工學研基地。實體公司既是教學實體,也是經營實體,學生可到公司(教室)上課,也可到公司實習、兼職。這種模式既能到達高職教育質量與效益的“雙贏”目的,又能工學結合培養人才的目的。

3.校外拓展式培養模式

這種模式就是聯合社會上的企業的資金優勢對高職院校進行合作,聘請企業或行業的顧問、專家及部分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參與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培養和實踐指導,突出實踐教學特色。

四、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渠道

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是直接為教學和社會服務,同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結合。故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應從以下幾方面探索工學結合培養的渠道。

1.課程內容要貼近實際應用

課程開發要從市場發展趨勢和職業崗位任務分析入手,把職業要求的知識、技能、態度、素質與受教育者的.認識、習得過程有機結合起來,組織、篩選相關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體現經濟現代化和社會信息化的時代特徵,使人才培養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適應,並跟蹤會計制度的更新和修改以及和國際的接軌。

2.實現共同培養人才

產業結合人才培養的基本立意在於整合校企雙方的教育資源,形成雙向參與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學校方面來講,要一切從企業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結合起來,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廣泛的服務,從而擴大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的市場與發展空間。從企業方面來説,要從職業能力培養標準制定、提供實踐教學和實習場地、參與學生職業能力考核、自始至終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去。

3.雙通道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可形成教師的雙師素質平台的建立。首先應採取積極措施,讓教師到直接參與生產第一線的工作,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使教師由單一的教學型向教學生產實踐一體化的人才轉變,其次要積極鼓勵專業教師走入社會,面向企業,主動開展項目服務,承擔項目,使理論與實踐,生產與教學得到緊密結合。

4.服務企業、達到雙贏的目標

由於市場競爭的壓力,有很多企業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已成為企業的首要問題。針對這一實際問題,如果高職院校直接利用企業的生產環境有一定困難,企業很難參與職業教育。所以要分析企業生產的特點,結合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將學校人才資源優勢和企業生產要素緊密結合起來,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應用研究開發等服務,是高職院校成為企業的人才培訓基地,乃至成為企業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依靠力量,進而實現校企“雙贏”。

5.建立多證書制度

在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中,高職院校應建立多證書制度,即要求學生不僅獲得畢業證書,而且在學校課程學習和實際工作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獲取多種職業證書,以提高自己的就業實力。同時,高職院校應積極地為學生創造各種提高職業能力的條件,積極與國際接軌,將註冊制度、認證制度的標準納入教學計劃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企業中高級專業人員進入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Z].2006-12.

[2]趙雲霞,史洪雲,魏玉潔.高職教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7,9(1):42-45.

[3]耿潔.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8)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