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對我國建築工程經濟的深層次

學識都 人氣:2.16W

摘 要: 現階段,我國建築工程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從分析建築工程的成本制約,以此提高建築工程的經濟效益,對建築工程的經濟評價進行深入的研究,推動我國建築工程的健康發展。

試談對我國建築工程經濟的深層次

關鍵詞: 建築工程;經濟;成本制約

建築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建築生產社會化是建築生產的發展方向,其具體表現為生產集中化、生產專業化和生產聯合化。對建築成本進行制約,千方百計提高建築工程的經濟效益,對建築工程進行合理的經濟評價。

 一、建築工程的成本制約分析

1.採取組織措施制約工程成本

要明確成本制約者及任務,從而使成本制約有人負責,避開成本大了,費用超了,項目虧了責任卻不明的理由。同時還可以設立項目部成本風險抵押金,激勵管理人員參與成本制約。具體做法就是在項目開始時公司就對項目部各管理人員收取成本風險抵押金,並簽訂協議。如果該項目虧本,那麼成本風險抵押金就不能退回。但如果項目是有盈利的,成本風險抵押金不但可以退回,項目部管理人員還能參與項目盈利的分配。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項目部管理人員制約成本的積極性。其實組織措施是其他各類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麼費用,運用得當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圍繞成本目標,進行成本制約

項目在進行成本制約時應將重點放在抓施工班組的`成本支出、要積極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論和策略,提高班組工人的操作熟練程度及個人文化素質;要嚴把實耗工日數不得超過定額工日數,對各工種直接費用進行制約。材料消耗在工程成本中所佔比重很大,降低材料消耗,對於實現工程項目目標成本具有重要作用。降低材料費用,不僅僅是從材料的使用方面着手,更要綜合考慮材料的採購、運輸、使用及回收等環節,採取相應措施降低材料成本。

 二、提高建築工程的經濟效益分析

1.建築設計中節省材料來提高工程經濟效益

現代建築工程的設計程序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即初步設計階段、技術設計階段和施工圖設計階段。對於較小的工程,有時將初步設計與技術設計合併為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分兩階段進行。其實,這一設計程序的思想也正與工程設計原則的演變進程是一致的。對工程設計原則的發展方向及現行設計原則的內涵加深認識,可以使我們更清楚地瞭解我們的設計是以一定的安全儲備為基礎的,所以不需要再以感覺為基礎而加大設計結果。如果這可以説是節省材料的話,那麼再加上採用性能有保證的專業化生產構件以及應用先進的施工策略—從不同的角度講這也是充分利用材料的一種途徑,工程經濟效益的提高是無庸質疑的。

2.大力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築來提高經濟效益

節能建築含義節能省地型住宅,是指在保證住宅功能和舒適度的前提下,在規劃、設計、開發、建造、使用、維護全壽命過程中,堅持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到首位,儘量減少能源、土地、水和材料等資源的消耗,並儘可能地對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充分做到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的住宅。節能省地型住宅也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四節一環保”,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環保。節能:通過科學規劃佈局、建築朝向等設計手段,提高建築維護結構的保温隔熱性能,減少能源消耗;節地:合理規劃住宅建設用地,少佔耕地,提高土地效率,提高單位住宅用地的住宅面積密度;節水:充分考慮水資源開採利用與補給的平衡關係,通過分質供水、推廣應用節水器具等節約用水;節材:推廣可循環利用的新型建築體系和高性能的建築材料,推行一次裝修到位,減少環境污染;環保:建築和裝修中使用環保材料,提高材料的循環利用率,減少建築垃圾的數量。住宅節能潛力巨大。

 3.實現品質地產向資源地產轉型

需求也會由傳統的解決人居條件短缺、城市化短缺與移民輸入型的房地產格局,轉化為改善優化型需求為主的市場格局。如果這樣一個轉型來到了,無論是住宅的建設、規劃、管理部門,還是開發商、設計單位,都應該全面正視我們是一個能源和土地短缺國家的現實,在提升商品住宅開發建設的品質時,不僅要關注建築的風格、形式、景觀等外在的品質,更要關注建築節能理由,降低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關注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在符合衞生和節能及採光標準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建築的密集度和容積率,加大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實現城市的集約用地。同時全社會也應形成住宅節能省地的觀念,市民在購房時除了追求地段、户型、環境等,也要追求建築節能,以此推動房地產開發商不斷開拓住宅節能省地的空間。

 三、做好建築工程的經濟評價分析

1.利益費用比較法

對於可計算利益的建築工程項目,需將利益和費用的現值加以比較。①內部經濟收益率( 簡稱IRR) :用經濟分析策略將利益和費用調整後貼現的利益現值總和與費用現值總和相等時的貼現率即內部經濟收益率。 ②淨現值( 簡稱NPV) 或利益費用差的方式: 用一定的貼現率將建築工程項目壽命期間發生的利益和費用分別貼現為現值,利益現值總和與費用現值總和之差如果大於零,則該項目較為可行。 ③利益費用比率( 簡稱B/C) : 利益現值總和與費用現值總和之比,叫做利益費用比率。全部建築工程項目都進行利益費用比較是不必要的。對於不能計算的工程項目,可用其他的定性評價策略。

 2.貼現法

在建築工程項目壽命期間所發生的利益和費用,要按照一定的貼現率進行貼現,變成現值之後再進行比較。這是因為,雖然項目的利益和費用是發生在5年、10 年的長時間裏,但必須是現在比較利益和費用,決定是否投資。這樣經濟分析的前提條件是,把將來具有不確定性的,有時間價值差的利益和費用拉回到現在時刻來計算。可見,投資不同於消費,其特點是在將來一定時間內繼續發生投資效率的情況下,不是隻評價投資費用的高低,而是要進行經濟分析。

 3.費用比較策略

有些建築工程項目不能計算利益。例如: 幼兒園、學校、醫院等就是這樣。對這類建築工程項目的經濟評價策略,是把各種方案的費用貼現為現值後,比較現值的大小,選擇費用小的方案,通稱為“最小費用法”或“費用效益分析”。這種評價策略也可用來選擇利益一定的建築工程項目、來選擇那些投資高而運轉費用低的高技術密集型的項目,決定選擇使用機器還是勞力更為有利。

總之,建築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其存活之本,只有效益提高了,企業才能得以發展壯大。然而效益的提高是一個企業中各部門各系統相互作用、相互關係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須抓好企業中每一事項和環節,協調好每個部門。特別是要進行成本制約和項目經濟評價,提高企業效益。

 參考文獻:

[1]詹瑞林.建築工程中項目施工成本與效益管理探討[J].科技資訊,2009(1).

[2]林偉昌.從加強工程材料管理談施工企業的成本制約[J].四川建材,2006(6).

[3]黎源.建設工程經濟風險及防範措施研究[J].管理觀察,2009.

[4]叢培經.建築施工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